导读:正在德国波恩进行的第二轮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使“温室气体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的关注度再次上升。全球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复杂的挑战之一。IBM公司提供财政支持的一份报告指出,电力工业要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诸多挑战,包括:突发恶劣天气造成的电力中断,气候变化对输变电设施造成的渐进损坏等。在此背景下,电力行业更需要举全行业之力,共同履行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有关专家。
关键词 温室气体减排 核心提示:我国一次能源以煤为主,清洁能源比重偏低,结构性矛盾突出。 2007年,据有关国际机构和专家估计,我国电力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约为27亿吨,美国2006年的排放量为24亿吨,从排放强度看,我国电力每千瓦时排放二氧化碳0.831千克,美国为0.612千克。 2008年,我国电力行业平均煤耗比2007年减少11克,xx一项即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达到7800万吨,由此可见电力在节能减排方面的重要性。 专家解读 电力行业面临严峻挑战 在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电力行业排放量约占50%,基本上来自火电排放,烧1吨煤要排放近2吨的二氧化碳,因此,大力推进电力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刻不容缓。 从长远看,一次能源构成中,以煤为主的状况将长期存在,电源结构也是以煤电为主,煤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80%以上,煤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70%以上。 未来几十年,以煤电为主的格局难以发生重大变化,温室气体减排将成为未来电力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按照国家提出的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的目标,电力行业面临严峻挑战。 电力行业既是全社会温室气体的排放大户,也是减排大户,同时也为全社会减排温室气体提供重要的技术平台。电力行业可以通过发展和应用智能电网,尽可能提高可再生能源转换为电力的比重,从而促进工业和民用领域低碳技术的应用。此外,通过加强需求侧管理,也可有效促进全社会的节能减排。 关键词 低碳技术挑战 核心提示:我国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规模大、分布集中,大多处于边远地区,需要走集中开发、规模外送和大范围消纳的发展道路,对电网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智能化水平提出了很高要求。 另一方面,我国2000年以后建设的发电机组占65%以上,这些新建煤电机组技术水平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碳排放的锁定效应明显,再加上大部分低效机组已淘汰,使得电力行业高碳能源禀赋和高碳电力模式短期难以做出重大调整,电力工业低碳探索的艰巨性不言而喻。 专家解读 电力工业是实现低碳发展的桥梁 电力工业是通向实现低碳发展的桥梁,主要通过三个层面发挥桥梁作用。 一是在企业层面,通过将低品位的热能转换为高品位的电能,实现清洁利用并提高整体能源利用效率; 二是在区域循环经济层面,电力既是资源流、能量流、资金流的中心,也是生态工业的心脏,通过区域循环经济的建立,能够促进区域低碳发展和整体减排; 三是在社会层面,电网是电力需求侧管理和运行的主体,通过需求侧管理,能促进全社会的节能减排。同时,从全局性、系统性、长远发展的观点看,智能电网将是低碳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提高电力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亟需开展电力行业控制温室气体关键技术的研发、试点和应用,制定符合国情和电力行业特点的低碳技术路线和发展路线。 首先,要准确定位。要准确估计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及技术水平状况,重视锁定效应。电力产业具有资金密集型和生命周期较长的特点,一旦发电和电力传输模式确定,其碳排放的基本模式便已经确定,再想改变有一定难度,且会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 其次,要加强对约束性因素的研究。低碳发展的约束性因素到底是什么?哪些是生产力的约束,哪些是生产关系的约束;哪些是刚性的,哪些是弹性的;哪些是长期的,哪些是短期的等等。这些约束性因素要认真汇总,区别开来分析。 第三,要确定合理的发展路径。如,电力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及技术路线,包括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化石燃料发电的碳捕获和封存技术(CCS)路线图等。 目前,与低碳发展相关的法律有《清洁生产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和《循环经济促进法》等,还应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体系,关注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法等法规的制定。 关键词 合力应对气候变化 核心提示:为提高电力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促进电力行业实现安全发展、清洁发展,适应日趋严峻的气候变化形势,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制定了《电力行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框架》。 《框架》提出了电力行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初步目标:建立健全电力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体制机制,研究并提出电力行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和技术路线,加强电力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能力建设,开展“十二五”电力行业温室气体减排规划研究。 专家解读:集中行业智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电力行业低碳发展绝不仅仅是电力企业的事情,甚至不仅仅是电力行业的事情。但是,电力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必须有高度的团结和合作精神,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密切合作。同时,电力行业要与煤炭、石油等能源行业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当前,电力行业作为减排的重要领域,还未达成共识,基础工作薄弱,技术储备不足,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协调能力欠佳,不能适应应对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必须尽快集中行业智慧,形成行业共识,开展相关研究,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正在推进中的《框架》提出,要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 一是信息交流共享机制。研究制定火电厂温室气体排放量统计、监测、考核方法,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完善统计网络,建立二氧化碳排放数据库,开展统计分析前期工作;在业内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二是重大问题协调机制。对于行业重大问题,应在业内进行充分交流,形成政策建议,提交政府。 三是共同研究开发机制。就电力行业共同关心的技术、经济政策、温室气体减排路线图和关键技术,共同研究开发,成果共享。 在中电联层面成立电力行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协调委员会和专家顾问组,指导电力行业应对气候变化。 此外,应建立电力行业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通过标准的引导,提高效率,减少低水平技术的重复使用。 重大碳减排技术应用要示范先行,全面评估可行性、安全性,积极研究财税、金融、价格等政策,有序推进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应用。 建立指标体系。要建立低碳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把低碳经济的理念指标化。如总量指标、强度指标、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指标、控制碳排放的经济指标等。是否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应该由科学完善的指标来评价,如利用生命周期技术评估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碳足迹。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要有系统性评价,要求兼顾安全、清洁和节约;还应有经济性评价,即行为是否经济合算。 企业观点·国家电网公司 建设坚强智能电网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2010年5月26日,e8电力企业组织在日本东京召开2010年峰会,主题是“电力的智能应用:推动气候变化全球解决方案”。国家电网公司在会上提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能源的高效开发利用和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意义重大。 中国的能源发展格局、清洁能源快速发展的现状及趋势,突显了发展坚强智能电网的必要性。国家电网公司近年来在坚强智能电网战略规划、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建设、特高压及智能电网试验研究体系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 在建设绿色电网、推进节能减排方面,国家电网公司充分发挥了特高压输电技术的优势及其在促进清洁能源发展、提高能源效率中的重要作用。 地方经验·浙江 有序调停机组 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截至2009年年底,浙江电网统调总装机容量已达3600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3408万千瓦,占94.65%,燃煤机组2937万千瓦,占81.58%,高于全国水平。但浙江省95%以上一次能源靠外省调入,煤炭自给率仅为3%。作为能源大省、资源小省,浙江省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意义重大。 节约标准煤5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25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1600吨,电厂直接经济效益达2亿多元……这组漂亮的数字,是2009年浙江省电力公司交出的节能减排成绩单。 能够取得如此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节能调度”功不可没——通过有序调停燃煤发电机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成功将全省39家发电厂的用电负荷从65%提高到73%。浙江能源集团提供的数据显示,当燃煤机组发电负荷率在70%左右时,负荷率每提高5%,每千瓦时发电煤耗降低约4克。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浙江省用电量自2008年年末开始,连续7个月出现负增长,不少电厂的负荷率仅在60%~65%左右徘徊,电厂煤耗和污染物排放指标明显上升。浙江省电力公司意识到,节能减排大有可为。通过采取有序调停部分机组,提高运行机组发电负荷率,既兼顾经济性,又保证电网稳定运行。从2008年12月开始着手研究可行方案,到2009年3月初正式颁布《浙江电网有序调停》实施方法,仅用了不到3个月。 吴臻是浙江电力调度通信中心调度计划处处长,浙江省39家发电厂燃煤机组的煤耗、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台机组的启停费用,他全部了如指掌,并整理成了详细的数据库,便于查询。 吴臻说,要说服电厂配合供电企业有序调停,具体选择时要有科学数据作支撑,如将各家发电厂发电量进行统计,计划发电量排名靠后的电厂,自然会成为首先考虑的调停对象。具体实施时必须公平、公正、公开,调停的电厂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有序轮换。 浙江省电力公司与省能源集团公司等发电单位合作,开展了各类机组启停费用分析工作,确定了调停7天作为有序调停的经济平衡点,也就是说,每台机组调停的期限都不会超过7天,这样可以确保机组的解并列不会过于频繁。此外,还充分听取电厂意见,将调停以电厂为单位而不是以机组为单位。这样就给了电厂一部分自主控制权,在选择调停机组时,可存在潜在缺陷的进行短时检修消缺。 2009年下半年,当实施几个月来的数据摆在各家电厂负责人面前时,不少人都大吃一惊:半年内,合计节约标煤3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1100吨,减排二氧化碳80万吨,节约营运成本近亿元。(王娟 周艳) 声音 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担负重要责任。我们有一个低碳企业联盟,就是号召企业在国家引导下自觉节能减排。只有企业行动起来,我们才能够达到真正的节能目的。 ——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主任 杨富强 气候变化与国民经济、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比如,一场大风可能导致广告牌、建筑倒塌,也可能引起一些高压线的短路;雷击灾害可能直接造成人员伤亡,也可能导致整个供电系统瘫痪,引发一系列灾害。多灾种早期预警非常重要。 ——国家气象局局长 郑国光 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倡导的高能效和低消耗,以及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将有助于保障我国能源的长期安全。在电力生产领域,我国现阶段依然是以火电为主,通过淘汰小机组、采用超临界以及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等,能有效降低单位发电量的碳排放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