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标准防止上当(三)
我是一名不依赖xx控制血糖的糖尿病人,和病友共同开创了自助健康生活。这不是空话,从改变生活习惯开始,做到清楚饮食对血糖的影响,理解运动对控制血糖的效果,明白饭后血糖控制水平,实现营养物质供需平衡,就控制了糖尿病。糖尿病是终身病,至今还没有一种xx可以根治,但不一定要终身去依赖xx为主进行控制。实践证明,只要能够改变生活习惯,改变对糖尿病的认识观念,应用检测调整饮食和运动,寻找新的生活规律,就可以实现糖尿病人的健康生活。

 

对照标准  防止上当(三)

——(药品广告发布审查标准)实行以后——

    标准第十二条四款:含有“无效退款”等内容,几乎广告里都有这样的承诺。以 “胰活系列消糖灵”为例:“服用十五天无效者,无条件退款”。这样说法的还有“胰岛活力丸、神州胰岛xx丹、xx胰岛再生胶囊、胰活系列消糖灵、生津扶胰宝、中华活胰宝”等,惟恐人们不上他们的当。

    第十三条 药品广告不得以专家、医生、患者名义和形象作证明内容。胰岛再生宁就以上海人陈燕患者的名义为例介绍该xx的作用。几乎没有不用患者名义和形象以及专家教授作证明效果的。

    第十六条 药品广告不得含有医疗机构的名称、地址、联系办法、医疗(热线)咨询、开设特约门诊等医疗服务的内容。以上这些药品广告,他们都以医疗{zg}研究机构名誉冠名。如:中国中医医学糖尿病研究院的胰岛活力丸、国际医学科学研究糖尿病专研中心的神州胰岛xx丹、中国中医生物基因医学研究总院糖尿病研究中心的xx胰岛再生胶囊、中医药研究院的亚泰活胰康、中国航天医学xx研究总院糖尿病康复xx中心的糖立康胶囊等。都是中国xx单位,而且有咨询热线和地址。

    这里,例举的都是国家xxx,国家工商总局,共同发布“药品广告发布审查标准”实施以后,从报纸剪下糖尿病中药广告。谁来审查和检查执行这些标准,广告发布以前是否经过了审查,成为一个问题。糖尿病目前还是世界上{zd0}的难题,没有xx能够根治,媒体也曾报道不少中药类xx行为,包括致糖尿病人死亡。

    2006年11月23日,新闻30分广播“复胰降糖宁”为假药,介绍上海一位先生看到“不控制饮食,不用长期服药”,就邮购三个疗程,几天后医院检查血糖升高,根本不起作用。打电话对方说退款,第二次电话挂机,第三次电话无此号,北京找不到此地址。问北京xxx,根本没有这个单位,老先生上当到底。真情提示:别上此当。

    

郑重声明:资讯 【对照标准防止上当(三)】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