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保交所将增强中国保险话语权_万事助理雲雨浪-新理财规划.想 ...

“上海将筹建保险交易所”,近日这样一条新闻让人们对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有了更多的遐想。

  对于熟悉了证券交易所、商品交易所、产权交易所的人们来说,“保险交易所”还是一个稍显陌生的概念。保险交易所是什么?保险交易所能做什么?业内人士表示,保险交易所不仅 可 以 整 合 、 发 掘 国 内 外 的 保 险 资源 , 让 保 险 交 易 变 得 更 加 规 范 和 方便,更重要的是将有助于中国保险业在全球市场建立话语权。

  专家称保交所将采取场内交易模式

  不妨设想一下,在上海(16.68,0.32,1.96%)金融贸易区,“上海保险交易所”建好的时候会是什么模样?不过,对于保险交易所这样的新兴事物来说,目前一切都还停留在蓝图上。

  “上海保险交易所的筹建方向是实体的场内交易,主要经营内容是原保险和再保险交易、保单转让等。”作为“上海保险交易所建设研究”课题组领衔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保险系主任徐文虎如此设想。

  中国保险学会会长罗忠敏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保险交易所应该是指与保险业务相关的产品在一个比较集中的场所进行交易,像英国劳合社一样不同的保险机构都在集中的场所里办公,涉及再保、共保、经纪业务、大的代理业务甚至公共业务。

  根据英国劳合社北京代表处提供给《经济参考报》的资料,劳合社的绝大部分业务是在承保大厅里完成的,市场的参与者众多,包括保单持有人、经纪人、代理出单人、承保人辛迪加、管理代理公司以及负责监督和维护劳合社市场的社团等。

  事实上,“保险交易所”在中国并非{dy}次出现。早在2005年,一家保险电子商务网站就声称推出了“中国xx保险交易所”,这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保险业务在线平台,不同级别的会员根据自己的权限,可以在交易所发布或查找保险业务信息。

  北京也有一家名为“北京保险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的机构。在网络上,该公司发布了不少招聘信息,并介绍自己是中国{dy}家专业的保险交易和风险分散平台。记者按图索骥找到这家公司的办公地址,发现该公司已经搬走了。记者向中国保监会北京监管局官员询问,得到的回答是这家公司“有些事情没太理顺”。

  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名称上都叫做保险交易所,但这些机构和上海保险交易所的实质其实并不相同。

  再保险业务是发展重点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日前在上海“2010陆家嘴论坛”上表示:“我们正跟国家主管部门沟通,并且已取得了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的支持,要在上海建立保险交易所,服务再保险市场。”可以看出,再保险业务将成为未来上海保险交易所的发展重点。

  再保险又称为“保险的保险”,是指保险人为了减轻自身承担的风险,而将部分保险责任转嫁给其他保险人,具有很好的分散风险的功能。据了解,在美国保险服务出口中,再保险服务的占比超过了60%,在保险服务进口中的比重更是高达近90%。

  “目前中国再保险的发展比较落后,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将制约下一步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所以在上海建立保险交易所,重点发展再保险市场是必然的事情。”徐文虎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面对中国再保险市场的发展潜力,国外再保险巨头们纷纷进军中国市场,包括瑞士再保险、慕尼黑再保险、科隆再保险、法国再保险、汉诺威再保险等。而我国本土只有中国再保险集团一家,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其实在几年前,在上海建立再保险交易中心就已经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当时有的学者甚至已经为再保险中心设计出了两种运作模式:一种是通过网络发布信息,建立虚拟的交易中心;一种是参照劳合社的模式,建立松散的、非独立法人的再保险交易市场。

  信安保险代理公司董事长季成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如果在上海建立保险交易市场,需要考虑许多国际再保险企业是否愿意参与进来,这取决于整个再保险市场的交易成本、人才资源、交易平台等各方面的条件。

  保险交易将更有保障

  说起证券交易所,每一位股民都了解它有什么用,交易所里股价的涨跌与大家的利益息息相关。那么,保险交易所的建立有什么作用呢?

  “保险交易所带来的好处是规范。”徐文虎指出,“原来保险业的形象欠佳,保险交易的模式比较落后,规范之后,信息的透明度高,交易流程有法律保障,投保人可以更加放心。”

  不过季成表示,就像北京新发地(14.55,-0.95,-6.13%)批发市场建得再好,消费者也很少会去新发地买菜,保险交易所主要还是服务于保险公司,对于普通消费者的影响不大。

  罗忠敏也认为,保险交易所进行的是保险机构之间的交易,但并不做分散性的业务,零散的投保人直接去保险公司的门店就行了。

  建立保险交易所还很容易让人与巨灾保险联系起来。巨灾保险制度在中国之所以迟迟未能推出,与目前保险业的巨灾承保能力不足有不小关系。

  季成表示,巨灾保险需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分散风险,中国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面临较大的巨灾风险,如果没有足够的再保能力,风险就分散不了。

  除了再保险,国外还通过巨灾期权、巨灾债券等金融工具实现巨灾风险的转移,比如巨灾期权就可以在交易所进行交易。如果中国真正建立了保险交易所,类似的证券化手段或许就能够在巨灾保险中得到使用。

  徐文虎表示,由于近年连续出现地震、雪灾、洪水等巨灾风险,所以保险证券化目前主要考虑的就是巨灾风险的证券化。

  建立中国保险的全球话语权

  “在全球保险市场上,中国要建立自己的话语权。由于保险交易所可以让交易成本明显下降,中国的保险产品和产品交易在定价上就能够拥有更大的主动权。”徐文虎说。

  以全球的视野来看,筹建保险交易所具有战略意义。徐文虎表示,中国保险业正处于调整结构、转变经营方式的战略阶段,而保险交易所的建立可以克服以往的很多弊端,让竞争更加有序,增强本土保险业的承保和分保能力,这对于国内的保险机构将是非常好的扶持。

  对于上海来说,保险交易所的建立显得更为紧迫。正如业内人士所说,上海要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各种金融产品的交易都在先行先试,保险业的发展也要赶上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步伐。

  不过,所有愿景的实现都并非一日之功。季成表示,保险交易所有政策、税收方面的支持,有配套的措施,对整个保险行业的发展有好处,但保险交易市场不是靠意愿形成的,而是由市场容量和交易成本来决定的。

  “摸着石头过河”,这是很多新兴事物在中国发展的普遍现象。徐文虎认为,保险交易具有相当的创新成分,目前还没有xx现成的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从机制、交易模式到功能定位方面都面临着很多问题,只能在具体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和调整。

  ■链接

  国外有哪些保险交易所?

  英国劳合社

  劳合社起源于300多年前爱德华·劳埃德的咖啡馆,在那里,船东们可以见到那些拥有资金、能为他们的船舶提供保险的人士。自那以后,劳合社从水险起家,逐渐发展成为全球{lx1}的专业财产与责任险保险市场。

  劳合社本身不接受保险业务,只为其成员提供交易场所。在劳合社市场,卖方(提供保险保障的承保人)与买方(代表客户购买保险的经纪人)面对面地洽谈业务。劳合社承保的业务来自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9年税前利润为38.7亿英镑,创下历史{zg}纪录。其中36%的业务来自再保险,财产保险占23%,人员伤亡保险占20%,其他承保业务还包括海事险、能源险、汽车险、航空险以及各种复杂和特殊的风险。

  2007年,劳合社再保险(中国)有限公司获准开业,意味着劳合社正式涉足中国再保险市场。

  纽约保险交易所

  纽约保险交易所成立于1980年,是一个非股份公司的保险人的社团组织。主要业务包括三类:一是各种类别的再保险业务;二是美国之外的各种直接业务;三是国内的直接业务(被纽约自由贸易区拒保的业务)。

  交易所自开业以来,业务增长迅速,但绝大部分是再保险业务,直接业务极少。1986年交易所{dy}次获得利润,但由于只追求业务数量,忽略了业务质量,造成了高赔付率,到1986年已有5家承保组合宣布破产,到1987年开始停止接受新业务和续保。据介绍,纽约保险交易所在政府的支持下正在准备重新开业。

  纽约巨灾风险交易所

  1997年,纽约设立了巨灾风险交易所,这是一个专门通过网络进行各种巨灾风险交换、非传统风险转移工具等买卖的场所。纽约巨灾风险交易所是一种基于计算机交易的风险交换系统,允许用户交换他们的巨灾风险暴露。因此,用户能调整他们的风险分布形态,用来交易的有效风险可以在电子系统上“公告”,交易也能在电子系统中商议和完成。(田田)

  中国保险市场助推亚洲新兴市场走强

  □记者 白田田 北京报道

  瑞士再保险{zx1}一期sigm a研究报告《2009年度世界保险业》显示,全球保费收入略微下滑,中国保险市场强劲增长,推动亚洲新兴市场走强。

  报告显示,2009年全球寿险保费下降2%,至23320亿美元,原因是金融危机对投资连结产品的销售造成了严重冲击。在新兴市场,寿险保费则增长了4.2%。亚洲地区的增长最为强劲,增幅达到10%,主要受到中国和印度的增长带动。2009年全球非寿险业务仅受到全球经济衰退的轻微影响,下滑0.1%,至17350亿美元,主要归咎于保险需求和费率疲软。

  瑞士再保险亚洲首席经济师黄硕辉认为,2010年全球行业的整体保费增长将转为正面,行业盈利和资本金基础应会继续改善,尤其是寿险业务将从中受益。不过,如果亚洲地区的政府大幅加息,则可能反映一些亚洲经济体将面临通胀加速的重大挑战。利率上升将削弱保险产品的竞争力和吸引力。2010年07月02日 02:24  



郑重声明:资讯 【业内人士:保交所将增强中国保险话语权_万事助理雲雨浪-新理财规划.想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