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人生足迹》三线建设篇 十、拍照遇到的险情_伍成英_新浪博客

                     十、拍照遇到的险情

拍照虽不属于危险性的工作,但是只顾取景构图,忘记自身安全也是常有的事。

   我就因为拍爆破的片子成了“兵马俑”。情况是这样的,建设时期土石方工程特别多,爆破又代表土石方工程的气势,所以拍爆破是我经常考虑的事情。不过拍爆破有危险,从远处拍,只能拍到一点影子,大部分也是放闷炮,只是为了把土质炸松软,便于取土而已。而有冲击力的炮,要根据土质情况和工程需要而定,因此拍爆破也要赶机会。一次去矿山采访偶尔遇到了这种机会,于是我就征求现场负责人意见,答复站在远处可以,走近不行,没有先例,坚决不同意。不行也得拍,就与现场负责人解释:“爆破大都是向上45度角冲击,如果趴在地上肯定冲击不到,就是冲击物从上面落下来也没关系,可以提前准备一辆推土车,我趴在车底下拍总算可以了吧?”虽然现场负责人直嘀咕,而我坚信没有多大问题,又补充一句:“出问题我自己负责,与你们没关系。”看到我决心这么大,又想好了安全措施,没有再说什么,就这样冒险拍下了{wy}的一张爆破镜头。尽管我提前作好了准备,不过按下快门后,还是脸朝下立刻把相机保护起来,万一掉下东西砸着人,也别砸着相机,砸着后背,也别砸着脸。由于离得太近,爆破后还是有大量地灰尘土块落在我身上,成了一个活的“兵马俑”(见图上)。爆破的片子我只拍过两次,还有一次是石灰石矿大爆破,从照片上可以看到(下图),我们离现场这么远的距离,仍然有石块飞过来,险些砸着人。在当时没有长焦距镜头的情况下,用120相机拍爆破是相当危险的。不过,危险是危险,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资料,又好像对自己过不去似的,内心受到自责。

    另一张片子可以说是用生命换来的镜头。熟悉出铁场面的人都会知道,一般出铁都是一个弯曲的“√”形状,这个形状也是离平台下接铁水钢包最近的一个出铁口。还有一个出口是备用的,在{dy}个钢包盛不下的情况下,才往第二个钢包放铁水。不过第二个钢包很少用到,正常生产十次八次也碰不到一次。虽然第二个钢包不常用,但是每次出铁仍要培好沙沟。从沙沟的形状看,第二出铁路线明显勾画出一个“S型画面,于是就想拍“S型出铁画面。为了拍好这张照片,我就与炉前工做工作,不仅要要求加高沙沟,还要安排几个人站在近处配合拍照。一切准备就绪,我就跑到天车的位置上取景,为了多拍上点画面,不自主地往高处又爬了一点,并伸手向“红、黄、蓝”三色的铁条摸去,不知摸到没摸到,直觉得从胳膊到脚跟“刷”的一下子麻木了半个身子,这才意识到可能是高压线。原来只知道所有的电线是“线”状的,还没有见过高压线有板条状的,不禁冒出了一身冷汗。这三色的条形铁线是干什么用的呢?原来是开天车用的高压线。后来我还琢磨,听说人要是触到高压线,就会被牢牢地吸住,怎么我没有被吸住,而是迅速麻木了半个身子,是没抓到,还是脚下的铁梯子是导电体,电流迅速向下导去的原因,反正觉得很跷蹊,命大、捡了一条命。虽然这张铁水奔流的接片拿下来了,见过大报(天津日报)、上过大展,但它是通过生命换来的。(见图)

     还有一次拍专题差点出人命。1972年“五一”高炉投产后,“七一”拍党员,“八一”就准备拍军人这方面的镜头,军代表不能见报,只能反映转业军人的片子。不过条件是转业军人既要集中,又要是关键性岗位,通过摸底{zh1}选择了高炉煤气管道维修班。这个班不仅转业军人集中,还是投产后的重要部门,在高炉投产期间,是抽网版,打通煤气管道干得最漂亮的班组,并多次受到表扬。这个班组的工作特点,经常背上防毒面具爬上10几米高的管线检查安全阀。拍片当然要选择高空转动阀门的位置,要求做个检查设备的动作,不见得转动到什么位置上。虽然要求只做动作,但是必须和平常工作一样,全副武装戴好防毒面具,不能单纯为了摆样子,人也不用太多,管道平台也站不下几个人,去四个就可以。由于上面空间窄小,又只能通过一个圆孔才能爬到操作平台上,于是我就先爬上去找好位置,其他人才能陆续往上爬。我爬上去以后,其他人倒也迅速,一个个都跟着爬了上来。然而{zh1}一个刚爬到圆孔处,突然脸色刷白眼睛一闭,一松手就要掉下去,就在这时班长一把抓住他的脖领子,另一个人抓住胳膊把人拽了上来,随后班长又一只手拧下他的防毒面具。就在大家救这个人的时候,上来的三个人中另一个突然眼睛一闭也倒在平台上。一看这种情况我也蒙了,心想可能中煤气了,正要喊xxx万岁,准备牺牲的时候,班长又一把把另一个人的防毒面具拽下来,只见这两个人等了好半天才缓过劲来。见状我直追问班长:“怎么回事?怎么回事?”班长说:“一个氧气罐没气,一个半气。”他们认为照相就几秒钟的事,谁知道刚戴上防毒面具,一口气上不来,连抬胳膊摘面具的力气都没有了。我直埋怨班长:“你还是当兵的,出来前我一再强调,要和平常检查管线一样,不能有假还没有拍片子就出现这种现象,万一憋死人怎么办?”由于出现这种情况,也没心思再拍下去了,过了几天,一切走入正常才进行补拍的

所以在工程建设时期,为了拍好照片,除了当事人知道,这一幕幕的险情谁又会知道呢。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人生足迹》三线建设篇 十、拍照遇到的险情_伍成英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