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晚,带着炫目的光荣与满身的破绽,第十四届青歌赛赶在人们耐心耗尽之前草草收官。王丽达、陈苏威、阿鲁阿卓、撒叶儿嗬组合和武警男声合唱团分别获得了民族、美声、流行、原生态、合唱金奖。
本届青歌赛据称是史上参赛人数最多、参赛选手覆盖面最广、历时最长的一届比赛。然而,作为一项曾令国内无数xx趋之若鹜的全国{dj0}艺术赛事,本届青歌赛在收视率和影响力上却大不如前。
足球世界杯对收视人群的分流固然是原因之一,然而青歌赛自身存在的痼疾迟迟未能解决也极大地削弱了它的吸引力和xx性。从文化素质考核的纷争、比赛赛制的处处漏洞到市场推广能力的缺乏,这些软肋制约着青歌赛的创新能力,拖住了该赛事革故鼎新的步伐,令青歌赛曲终人“憾”,前路茫茫。
文化之憾:
是噱头还是鸡肋
对于青歌赛这项音乐赛事,文化素质考核和并非音乐人的余秋雨依然成为本届比赛大众关注的{dy}焦点,这不知是文化之幸,还是音乐之哀。
“唐代最擅长画马的画家是谁?”“《马可?波罗游记》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写的?”“王安石{zd0}的政治对手是谁”,这样有相当难度的问题,相信能答上来的人不多。然而,它们出现在了本届青歌赛文化素质考核中,对那些xx们来说几乎相当于一种“刁难”。而“《史记》的作者是谁?”“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是什么”这样的简单问题又几乎相当于送分。本届青歌赛文化考核一会儿取消,一会儿又恢复,而题目难易程度和考核方式也总在摇摆,显示在舆论和观众的压力下,青歌赛主办方对文化素质考核的态度发生了动摇和争议。
青歌赛的文化考核环节尽管屡屡为人诟病,然而仍然是本届赛事所依赖的{zd0}卖点。不可否认,文化素质考核环节对于央视挽救收视率有着重要意义,但这个环节对比赛水平本身的意义却见仁见智。事实上,央视所获得的更多是由于娱乐性增加而导致的收视率上升,而并非知识普及的效果和比赛的公平性。
在央视网站论坛上,许多观众都对文化素质考核的方式提出了质疑。许多人认为采取抽签的方式选题并不见得就是公平的方式,因为不同xx的知识领域侧重有所不同,题目有难有易,这种现场答题方式偶然性太大。比如北大学生抽到的是成语“黄粱美梦”的简单选择题,少数民族农民选手却需要回答《长征组歌》、南美洲国家等较偏问题。不同背景的选手知识构成差别很大,抽到难度不同的题目显得不太公平。
余秋雨再次回归青歌赛,然而深知处在舆论风暴眼的他今年“乖巧”圆滑了很多。从往届的高调、张扬、犀利,到如今变得内敛、温和、宽容,有观众戏称余秋雨从当年的“激动哥”变成了“微笑哥”。青歌赛中余秋雨影响力的削弱,实际上也是文化素质考核地位动摇的表征。
作为一项歌唱比赛,这种“答考题”的比赛方式已经喧宾夺主,令文化素质考核像是一个噱头,又像是一块鸡肋,如果不改革,就无法避免沦为一般娱乐节目的命运。
赛制之憾:
“回锅肉”腻了观众胃口
王丽达、曹芙嘉、顾莉雅、常思思、陈苙苙、汤子星、泽旺多吉……在本届青歌赛中,那些叱咤风云、所向披靡的xx们几乎都是曾经征战过好几届青歌赛的老面孔。这些面孔中,很多人都已经出过唱片、开过演唱会,与新人站在同一舞台PK,难免会让人有不公平之感。此外,这种现象造成的审美疲劳也被观众诟病。难怪他们被观众戏称为青歌赛的“回锅肉”。
青歌赛理应成为新人的孵化器、新歌的试验场,而不应是少数xx不厌其烦“镀金”的独木桥。然而由于陈旧的赛制和规则,青歌赛对这种现象并没有做出明确限定,最终导致青歌赛的可看性明显下降,这些青歌赛“专业户”最终腻了观众的胃口。
在评委阵容和评分规则上,本届青歌赛终于响应社会呼吁,采取了回避制,即同一单位、师生关系和所唱作品词曲作者没有打分权。到个人赛阶段,又发展为“双向回避制”,即不给有利益关系的选手及其对手打分。
然而,令观众不解的是,这些整晚都需要“回避”的评委依然“坐镇”在评委席上,考虑到情面关系和现场打分,这种现场施加压力和影响力的方式让评委打分很难xx反映自己心愿和xx表现。因此才出现了韩红担任副团长的空政文工团成绩遭质疑的舆论,影响了青歌赛的公信力。
本届青歌赛仍然采取团体赛和个人赛分别进行的赛制。先进行一轮团体的角逐,再派出单兵“捉对”较量。事实上,以团体为比赛单位的青歌赛已经成为部分单位争功请赏的名利场。由于各地区的青歌赛组织力量有强有弱、经济实力有厚有薄,就使那些落后地区的音乐与优秀xx犹如明珠覆尘,光彩被遗憾地掩盖。取消团体赛已经成为青歌赛的当务之急,只有xx可以凭借个人身份唱出自己的精彩,青歌赛才能成为汇聚全国音乐菁华、胸怀天下的大赛。
市场之憾:
与快男超女相比深度开发不够
第十四届青歌赛依然面临着这样的悖论:比赛看上去挺红火,但成名成角的歌星却产出得非常少。唱功了得,但“星味”不足,是本届青歌赛获奖xx的共同特点。在比赛落幕之后,青歌赛的影响力正接受着市场与观众的双重考验。
曾经,青歌赛是内地的“歌坛晴雨表”,印证着歌坛的星起星落、花谢花开。彭丽媛、毛阿敏、解晓东、宋祖英、张也、满文军、陈明、林依伦等歌坛明星都是从这项大赛开始走出来的,众多脍炙人口的好歌也从这里流传开来。
然而,最近几年的青歌赛虽然水平不低,从这里走出的歌坛xx却少之又少。青歌赛的影响力似乎只在比赛期间,比赛一旦落幕,那些风光一时的获奖者们就又黯淡下来。这已经成为青歌赛的一个怪圈。许多获奖者远远未能达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前期那些xx的成功度,在大赛中获奖的xx真正成为一线歌星的比例越来越少。不少xx仍然停留在“一首歌打天下”的状态,更多xx则在大浪淘沙中很快被人们忘却。
与“超女”、“快男”等选秀对获奖xx的深度开发相比,青歌赛往往赛完就偃旗息鼓,xx捧着一个孤零零的奖杯,依旧回到原来的生活轨迹,对歌坛的推动作用微乎其微。甚至央视自己的春节晚会都没有他们的舞台。
青歌赛不可能脱离歌坛而单独存在。当代中国歌坛并不缺优秀的xx,缺的是{yl}的作品、健全的市场机制和专业化的操作方式,然而这些却正是青歌赛最脆弱的地方。青歌赛若想脱胎换骨、化蝶而出,就无法不正视这些问题,只有摆脱旧的躯壳,才能真正越飞越高,成为中国当代音乐的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