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2010年招生专业介绍(1)

理学系

信息与计算科学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础理论、方法与技能,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熟练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与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特色人才。主要专业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统计、实变函数、离散数学、数学建模、普通物理、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结构、软件工程、计算机软件开发、数据库系统概论、信息论、理论计算机科学基础、数值计算方法、微分方程数值解、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运筹与优化等。学生经过四年在校学习并完成相应的教学计划后能够系统地掌握数学与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技术交叉的基本理论和应用软件开发方法,具备较强的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可在IT、气象、金融证券及教育科技等部门从事软件开发、行业管理及科研教学工作。

应用物理学

该专业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在物理学和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较强的英语能力、较高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以及工程技术的初步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具有较高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该专业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电子线路、近代物理、理论力学、电磁场理论、量子力学、结构与物性、固体物理、计算物理、材料物理、纳米科学与技术、激光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网络、单片机原理与应用、VB程序设计、VC程序设计、光通讯原理与技术、光电子学等课程。

学生毕业后可在物理和相关技术的企事业单位、科技公司、学校、研究所等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控制、工程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工作,具有较广阔的就业前景。

应用化学

该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毕业后能在国家事业单位、化工企业、科研部门、中等职业学校等从事分析检测, 材料和精细化学品合成、工业三废综合利用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化学教学、实验室技术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技术人才和高级技工。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熟悉化工原理、有机合成、波谱分析、xx化学、高分子化学和精细化学品合成等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与实际工作能力,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气与遥感系

大气科学

该专业依托的江苏省品牌专业、全国重点学科——大气科学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实验、实习设备齐全。该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大气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普通物理、计算机基础、英语、大气物理学、流体力学、天气学原理、动力气象学、中国天气、数值天气预报、气象统计预报、中小尺度天气动力学、现代气候学、气候诊断与预测、雷达气象、卫星气象等。

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气象、民航、海洋、水电、环保、科研、院校、xx等部门从事与大气科学和相关学科的业务、科研、管理和教学工作。

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

培养具有扎实的电气电子技术、信息系统和雷电科学与防护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雷电监测预警、防雷技术开发与应用、防雷工程设计、方案审核、防雷施工、检测验收、雷电灾害风险评估、防雷管理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的中、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方向有雷电物理、雷暴监测与预警技术、雷电防护技术、雷电灾害风险管理等。主要专业课程有雷电原理、电磁场理论、电磁兼容原理与设计技术、低压电气系统、建筑物防雷、接地技术、灾害评估等。毕业生可在气象部门、研究所、各级防雷机构及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工作。

遥感科学与技术

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完整的遥感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能够在大气、海洋、陆地等领域综合应用遥感技术的专业人才。主干课程有:遥感物理基础、遥感原理、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辐射传输理论、定量遥感、高光谱与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微波遥感、热红外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全球定位系统、自然地理学、地图学、地统计学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气象、xx、资源、环境、土地、规划、计划等部门从事遥感科学与技术相关的教学、理论研究、应用技术开发、管理等工作。

地理信息系统

该专业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空间信息专业人才。该专业是我校的重点学科,拥有得到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共建专项资金资助的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实验中心。主要课程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数字高程模型原理与方法、数字城市原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遥感原理与应用、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全球定位系统、“3S”集成、数字摄影测量、自然地理学、地图学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科研机构、气象、xx、高等院校、资源、环境、土地、规划、人口、测绘等部门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相关领域的教学、应用技术开发研究、管理等工作。

测绘工程

该专业以空间定位、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技术为支撑,培养学生掌握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表达与应用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培养具备大地测量、精密工程测量、地理信息工程、数字化测图、地籍与房产测绘、工程信息系统与工程管理、海洋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有扎实的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良好业务素质的高级测绘科技人才。主要课程有:计算机基础、测量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测量学、大地测量学基础、工程测量学、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数字图像处理、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与工业摄影测量学、数字化测绘、工程制图、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海洋测绘、地籍与房产测绘、工程监理等理论课及其相应的实践课程。

毕业生可在测绘部门、国土资源相关部门、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地震地质、交通(包括公路、铁路与水运)、房产、工业企业、海洋、航空航天、建筑、水利、电力、石油、冶金、国防、工程勘察、城市与企业信息管理等部门单位从事测绘及相关信息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工作,也可以在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电子工程系

电子信息工程

该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电子技术与信息系统基本理论和应用能力,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和气象背景,有较强的自我知识更新能力、创新能力和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开发以及相应电子工程和电子设备生产管理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主干课程包括: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高频电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电磁场理论、单片机等。该专业毕业生主要在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电子技术相关的研究、生产、教学等工作。

电子科学与技术

该专业培养具有较高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拥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以及跟踪掌握该领域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能够从事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的高级人才。主要课程有: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C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固体物理与半导体物理、工程光学、光电子学原理、微电子器件基础,微电子基础实验、传感器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光电子系统设计等。学生毕业后可到科研院所、教育单位、电子通信、仪器制造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教学或行政管理工作。

通信工程

该专业是IT产业的核心、骨干专业。其主要课程涵盖计算机软硬件、数据结构、网络数据库、电子技术、编码、纠错、容错、故障诊断、自动控制、信息兼容、信息对抗、信息安全、滤波理论、电路系统、交直流变换、程控交换技术、卫星通信、微波通信理论、光纤通信原理、网络理论、卫星遥感技术等分支学科。主要培养具备通信技术开发能力强,实践手段过硬,可以组建局域通信网,并对各种通信网络进行检测、维护、改造等技能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信息工程

该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软硬理论和技术、电子科学理论与技术、通信系统的基础知识,具有计算机软硬件和信息系统设计开发、管理、维护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开设课程主要有电路、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微型计算机原理、软件工程、操作系统、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编译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离散数学、计算方法及实现、大型数据库系统应用、JAVA程序设计实验、JAVA程序设计、Visual Studio.NET程序设计实验、Visual Studio.NET程序设计、信号与系统、嵌入式系统、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工程等。课程体系结构包含通识教育、学科基础必修、学科基础选修、专业方向选修。毕业后主要到政府机构,企业的信息管理与规划部门,高技术公司,信息服务机构等。

信息工程(系统工程方向)

该专业培养具备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在复杂的管理、生产、服务等领域从事信息系统的分析与集成、设计与运行、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与组织管理复合型人才。该专业主要学习系统工程、企业管理、软件技术与信息系统建设三大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在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指导下,具有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管理、决策的能力。主要课程有系统科学与工程、信息论、自动控制理论、管理学、运筹学、数据库、软件开发技术、Oracle软件开发、java编程、Web开发、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系统建模、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等。毕业生可在机关、事业、各类企业的信息部门及相关部门,从事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分析、应用、管理等工作

自动控制系

电子工程与自动化

该专业为宽口径引导性专业。培养能够从事电气检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等研制开发工程设计与施工、电力系统集成等工作,具有宽广知识面和较强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的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该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为: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与技术、电力拖动、电气工程基础、电力系统分析、继电保护、电气检测技术、发电厂电气、计算机技术(语言、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单片机等)、信号与系统、电力系统综合实验等。

自动化

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DSP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设计、计算机控制技术、机器人技术、PLC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检测技术与仪表、电机原理与拖动、运动控制、过程控制等课程及多门课程的专题实验。学校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自动化)可以使学生获得{yl}的实验和实践教学训练。

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是自动化与控制工程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运行、科技开发及企业管理等工作。就业领域也非常的宽广,比如高科技公司、科研院所、设计单位、大专院校、通信系统、工矿企业及政府和科技部门等从事教学和相关研究工作。

测控技术与仪器

该专业主要培养集电、光、机于一体包含传感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光学、精密机械理论与技术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学生具有利用所学的测控理论技术从事与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仪器仪表和测控系统研究、开发、设计、制造的工作能力。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精密机械设计基础、测试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智能仪器、嵌入式系统设计、可编程控制器、误差理论等。该专业的毕业生可在与测控技术与仪器相关的研究所、设计院、高等院校、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等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工作。



郑重声明:资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2010年招生专业介绍(1)】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