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黄河口共赢谋发展———首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经贸洽谈会访谈_ ...

努力在黄三角开发中实现新突破———访潍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岗

记者 葛铸聪

  按照《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潍坊市的寿光、昌邑、寒亭被列入黄河三角洲重点开发区域。近年来,潍坊市坚持把北部作为支撑优质增量投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的{zd0}战略空间,更高水平更大规模地加快开发建设,努力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和沿海开发上求突破。就实施国家战略情况,6月24日,记者采访了潍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岗。
  胡岗告诉记者,潍坊市坚持站在国家战略层面,按照转向蓝色、转向xx、转向高效、转向生态的发展理念,在北部2657平方公里的集中开发区域,规划1000平方公里的产业发展区,1000平方公里的生态优化区,600平方公里的现代农业区。重点开发以滨海区为中心,以寿北、昌北为两翼的三大产业发展板块,努力打造蓝色经济发展的主战区、新兴产业和xx产业的聚集区、黄河三角洲开发的先行区、全市科学发展的示范区,把北部建成设施配套、产业发达、功能完善、生态良好、宜居宜业的经济新区和现代化滨海新城。力争今年投入400亿元,三年投入1500亿元。
  就加快产业提升和聚集,胡岗告诉记者,潍坊市将着眼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装备制造、石油炼化、临港物流、新型能源等xx产业基地,推进新兴xx产业链条式组合、园区化布局、集群化发展。装备制造业,重点抓好潍柴滨海产业园建设,积极引进先进船舶制造企业。石油炼化产业,重点抓好弘润滨海工业园、中海油石化盐化一体化、昌邑石化改造提升和潍黄、潍莱输油管道项目建设。临港物流业,依托潍坊港扩建,加快临港物流园区建设。新型能源产业,规划建设新能源基地,新上一批海基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潮汐发电项目,抓好华能风电、国电能源、光伏发电项目园项目建设。
  胡岗表示,下一步,潍坊市将从三方面入手全面强化支撑保障建设,着力推进国家战略实施。一是加快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潍坊港总投资10亿美元,努力打造综合性亿吨大港;加速开工建设潍日高速、德大铁路,加快疏港铁路、黄大铁路、城海城际铁路、机场迁建等前期工作,打造多元化、立体化交通体系。二是加快生态环境改善。把改善生态作为北部科学发展的生命线,进一步加大治水、绿化和治污减排力度,打造海河交汇、滨水相融、蓝绿相映的生态新城。三是加快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对滨海区落实好“特区特管”政策和市级管理权限,搭建更加顺畅开放的资源承接平台。同时,进一步统筹北部开发,三大板块互相衔接、一体化发展,以{gjj}滨海区带动寿北、昌北区域整合,加快乡镇合并,争取建成两个省级开发区。

全面融入 设立飞地 借港出海———访德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袁秀和

记者 郝殷琳

  六月的黄三角热闹非凡,在主战场腾起蓄势待发的雄风。
  在首届黄三角经洽会上,记者提出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德州如何借势发展这一问题,德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袁秀和回答说:“这对于德州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庆云和乐陵两县市,将是德州主动接受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辐射、主动与之进行对接的‘桥头堡’,这对于德州市整体发展的拉动作用是非常强的。”
  至于德州市在总的发展战略方面,袁秀和说:“我们总的发展战略是全面融入、重点突破、设立飞地、借港出海。”
  按照黄河三角洲发展总体规划,德州市所辖各县市区全面融入,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等方面主动对接,争取政策、利益的{zd0}化,着力打造生态之州、高效之州、和谐之州、科技之州、合作之州。
  德州市充分整合乐陵、庆云的资源优势,借助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平台,全力打造“一区三园”。“一区”即德州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规划面积1000平方公里。“三园”即循环经济示范园、红云高新技术产业园、现代农业及旅游观光园。德州处在环渤海经济圈之中,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对接京津的“桥头堡”,德州市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接受天津辐射,与之在庆云联合建设红云高新技术产业园;乐陵市与天津塘沽区建立循环经济示范园。建设现代农业及旅游观光园符合《规划》提出的要求。目前,这一区域有全国{zd0}的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快繁中心和种薯繁育基地、7000万只樱桃谷曾祖代鸭繁育基地,有希森、汇源、中澳、鼎力等10余家规模较大的产业化xxxx,有60万亩优质金丝小枣和10万亩有机蔬菜,另有海岛金山寺、香海禅林、碧霞湖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基础条件很好,xx可以建成黄三角区域的特色生态区。
  过去德州市一直面临着缺少出海通道的困境,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德州市按照共建共管、互利共赢的原则,准备在黄三角的临港产业园中设立飞地经济园区,彻底解决这一难题,为企业走向世界创造良好的条件。德州市希望能在此次洽谈会上成功拓宽沟通渠道,建立起与黄三角内部各市的长效沟通交流机制。

高点定位 突出重点 追赶超越———访滨州市政府党组成员、市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办公室主任路军

记者 彭华

  “当前,滨州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热潮已经形成,各项工作推进也实现了良好开局。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抢抓机遇,强化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全力推进《规划》实施,努力推动我市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中迅速崛起。”滨州市政府党组成员、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办公室主任路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路军告诉记者,国家《规划》实施以来,滨州市全市上下积极抢抓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历史性机遇,解放思想、励精图治,凝心聚力、科学实干,加快实现工作指导转变,围绕高效生态建设,精心打造“四环五海、生态滨州”、“粮丰林茂、北国江南”两个品牌,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按照国家《规划》“四点”、“四区”、“一带”总体产业布局,滨州市在北部沿海地区组建了北海新区,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滨州临港产业区建设,力争一年搭框架、三年大变样、五年上水平,努力打造黄河三角洲区域和环渤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目前,起步区路、水、电、讯等基础设施正在加快配套建设,园区内9条骨干道路、5座桥梁已全面开工建设,年内完成起步区五纵两横路网的路基基础建设;4月16日,在香港与中油中泰燃气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年内全面开工建设园区内燃气管道。坚持市场化运作,加快推进港口建设,总投资25.02亿元的滨州港深水港区防波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省发改委组织的专家评审。2011年滨州2个3万吨级通用散杂货码头将建成投入运营,新增港口吞吐能力500万吨,到2015年,滨州港吞吐能力将达到2000万吨。
  路军表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特色是高效生态,核心是发展,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在下一步工作中,滨州市将牢牢把握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建设的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突出高效生态经济主题,转方式、调结构,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坚持重点项目示范带动,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环境友好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壮大循环经济,努力探索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全力打造全国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特色产业基地、循环经济示范区和环渤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0亿元以上,地方财政收入超过200亿元,初步构建起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到2020年,率先建成{gjj}高效生态经济区。


乘势而上敢争先———访烟台莱州市常务副市长鲍跃军

本报记者 郑代玉

  莱州作为烟台{wy}列入黄河三角洲规划范围的县级市,正带动烟台全市积极融入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在区域开发中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一体化发展。在首届黄三角经洽会上,记者采访了烟台莱州市常务副市长鲍跃军。
  鲍跃军说,莱州的定位是突出“高效生态、科学发展”的主题,建设魅力港城、生态莱州,提升莱州港黄河三角洲区域龙头港地位,打造环渤海地区具有高效生态经济特色的重要增长区域。“我们将以莱州港为龙头,以山东莱州工业园区、莱州经济开发区为先导,以银海工业区为新增长点,构建临港产业聚集区,由此形成莱州港、三山岛临港产业区、高技术积淀和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循环经济示范区、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滨海生态旅游区构建的‘一港五区’产业布局。”鲍跃军表示,莱州必会发挥好“桥头堡”作用,成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排头兵”。“莱州市港口优势突出,是目前黄河三角洲区域规模{zd0}的深水港口;是黄河三角洲区域与胶东半岛的连接点;拥有未利用土地24.3万亩,黄金、菱镁石、大理石等资源储量可观。机电、建材、黄金、盐化工四大支柱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7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40%,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是全国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城市。”对此,鲍跃军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鲍跃军说随着《规划》的实施,莱州发展的步伐加快。一是莱州港在黄三角区域中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目前,莱州港二期扩建工程正在加快推进,2个10万吨级泊位和5万吨级航道疏浚工程将于明年竣工,2个5万吨级华电国际通用泊位已开工建设。二是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投资百亿元的华电国际莱州电厂一期工程已于近期开工建设,投资25亿元的风电项目完成装机24万千瓦,投资220亿元的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项目已签约,投资百亿元的黄金海岸旅游开发项目已经启动。三是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莱州——— 昌邑疏港输油管道、疏港高速公路、中化工百万吨油储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引黄调水莱州段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疏港铁路完成立项,沿海大米草综合治理工程启动,11万平方米的临港保税仓库建成投运。


主动有为融入黄三角开发———访淄博市高青县县长徐培栋

记者 杨君

  高青县是淄博市{wy}一个划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区县。在首届黄三角经洽会举行期间,记者采访了高青县县长徐培栋,他表示,高青县要抢抓机遇,加大措施,主动有为融入和推进黄河三角洲开发。
  “在黄三角规划当中,高青县具有哪些独特的优势?”高青县地处淄博北部,北依黄河,南靠小清河,辖区面积831平方公里,境内水、石油、天然气、温泉地热等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四条省道过境,滨博高速公路纵贯全境,北面惠青黄河公路大桥和3座黄河承压舟浮桥直通京津地区。
  谈及今后的发展思路时,徐培栋介绍到,他们委托山东理工大学编制了高青县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并确定了打造黄河三角洲“一园三基地”的总体布局与功能定位。一是建设黄河三角洲淄博低碳与循环经济试验示范园。牢牢把握生态与高效这一主题,依托淄博老工业基地,主动承接天津滨海新区辐射,以县经济开发区为平台,在高青经济开发区内规划建设占地3000亩五年内投资30亿元的“国际低碳技术与投资示范园”。二是建设节能环保与新材料产业基地。把节能环保与新材料产业作为高青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方向和高青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依托投资5.76亿元的6万吨L-乳酸聚乳酸项目,大力培植发展生物工程产业。引进开发磁浮磁动风力发电项目与技术,利用黄河滩区风力资源把风能转化为电能,变黄河滩区为“风电三峡”。力争五年内节能环保与新材料产业年产值达到60亿元以上。三是建设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基地。努力把高青黑牛、大米、西瓜、淡水鱼培植成黄河三角洲知名农产品品牌。把10万头高青黑牛项目作为高青大循环农业结构的龙头,秸秆养牛,厩肥沼气发电,沼渣肥田,构筑和优化形成低碳与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千亩大型高青黑牛繁育基地正在建设中。四是建设温泉养生文化产业基地。发挥高青温泉地热优势、黄河生态优势和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优势,以及济南至东营城际高速与轻轨优势,搞好项目的xx策划和各类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发展别具特色的温泉养生文化产业。大芦湖温泉度假村、维钠锶温泉公园、温泉花乡和黄河楼博物馆等一批温泉养生文化产业项目正在有力推进实施。


黄三角商机无限——— 德国克拉斯驻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徐元伦一席谈

见习记者 石庆培

  首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经济贸易洽谈会不仅吸引了全省六个地市的眼球,也吸引了全国南来北往客商的目光,更受到了很多寻求投资合作商机的外籍客商的青睐。德国克拉斯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员。
  德国克拉斯公司是世界xx的农牧业机械和农用车辆制造商,克拉斯公司的收获机械世界闻名,被用户称为“FIRSTCLAAS”,在行业中享有“收获专家”的美誉。
  谈到对东营的看法,该公司的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徐元伦说:“我来东营最早是在上世纪90年代,而这次来了以后感触最深,这个城市变化很大,变得越来越美!”他说,他参加此次黄三角经洽会不仅仅是来欣赏东营的美景,更重要的是这里有巨大的商机。“这次贸易洽谈会的举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我们将通过此次洽谈会了解到黄三角地区的资源、市场、劳动力等情况,以便根据自身的需求寻找合作伙伴,达成合作协议。”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黄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贸易合作带来巨大机遇。对于这一点,徐元伦表示认同,他说,东营市这几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作为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区域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投资环境良好,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招商引资的优越环境。他们曾经与东营的公司有过非常愉快的合作,如果有机会,他们公司将会考虑在这里投资兴业,在这里开辟一片发展的新天地。
  徐元伦认为,东营自然资源丰富,具有丰富的土地后备资源和大量的未开垦土地,且土地开阔平整,适合种植青储玉米、苜蓿草等牧草饲料,具备发展畜牧业和乳业的潜力和优势,而这些正是发展农牧业机械的广阔市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东营必将充分发掘自身优势,抓住机遇,趁势而上,全力打造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他们期待着与东营实现更多方面的合作。



郑重声明:资讯 【相聚黄河口共赢谋发展———首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经贸洽谈会访谈_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