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_混凝土永凝液DPS_百度空间
沥青胶结材料的加热温度和使用温度应符合国家标准《屋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7-83)第2.2.1条的有关规定。

2.5.4 沥青胶结材料防水层可在气温不低于-20°C施工,如温度过低,必须采取措施。

在炎热季节施工时,为避免烈日暴晒引起沥青流淌,应采取遮阳措施。
第六节 金属防水层

2.6.1金属防水层所用的金属板和焊条的规格及材性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金属板的拼接或金属板与需防水结构金属连接件的连接,均应采用焊接。

防水层采用4毫米以上的钢板时,其焊接质量及技术要求应按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5-83)的有关规定执行。

防水层采用4毫米及其以下的钢板时,其焊接质量及技术要求应按有关的专门规定执行。

竖向金属板的垂直接缝应相互错开。

2.6.2 金属防水层一般铺设在防水建筑的内部。

浇筑防水建筑的混凝土前铺设金属防水层时,拼接好的金属应与防水建筑的钢筋焊牢,或在金属防水层上焊以一定数量的锚件,以便与混凝土或砌体连结牢固。金属防水层可作模板使用,但应用临时支撑加固。

在已做好的防水建筑上铺设金属防水层时,金属板应连续在混凝土或砌体中的预埋件上。

如金属防水层先焊成箱体,再整体吊装就位时,应在其内部加设临时支撑,防止箱体变形。

2.6.3 金属板的拼缝焊好后,应用探伤仪、气泡法、真空法、煤油渗透法等检查焊缝的严密性,如发现焊缝不合格或有渗漏现象,应予修整或补焊,直至合格为止。

2.6.4金属防水层应与防水建筑紧密贴和。如先施工防水建筑,后铺设金属防水层时,其焊缝经检查合格后,应将金属防水层与防水层与防水建筑间的空隙用水砂浆灌严。

2.6.5 金属防水层应加保护,所用保护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2.6.6 金属防水层与卷材防水层相连时,应将卷材防水层夹紧在金属防水层与夹板中间,夹板宽度不应小于100毫米,夹板下涂沥青胶结材料,并用沥青玻璃布油毡、再生胶油毡或软金属片等衬垫,然后用螺栓紧固.螺栓应焊在金属防水层上或预埋在混凝土中。

第七节 细部结构

2.7.1 地下防水工程墙体和底板上所有的预埋管道及预埋件。必须在浇筑混凝土前按设计要求予以固定,并经检查合格后,浇筑于混凝土内。

穿墙管道预埋套管应设置止水环,环数应符合设计要求。止水环必须满焊严密。

2.7.2 卷材防水层与穿过防水层的管道的连接处,如预埋套管带有法兰时,应将卷材粘贴在法兰上,粘贴宽度至少为100毫米,并用夹板将卷材压紧.粘贴前应将金属石棉纸板、再生胶油毡或沥青玻璃布油毡衬垫。

卷材防水层与穿过防水层的管道或设备的连接处,如预埋套管无法兰时,应逐层增设卷材附加层。在铺贴卷材前必须将预埋套管上的铁锈、杂物清理干净。在{dy}层卷材铺贴后,随即铺贴一层圆环形及长条形卷材附加层,并用沥青麻丝缠牢,照此铺贴第二层及以后各层卷材和卷材附加层。{zh1}一层卷材和卷材附加层做完后,应缠上沥青麻丝,并涂上一层热沥青。穿墙管与套管之间封口可用铅捻口或石棉水泥打口。

2.7.3 变形缝(沉降缝、伸缩缝、抗振缝等)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在不受水压的地下防水工程中,结构的变形缝应用加防腐掺和料的沥青浸过的毛毡、麻丝或纤维板填塞严密,并用有纤维掺和料的沥青的材料封缝。在重要的结构的结构中,墙的变形缝应做处沟槽,并填嵌严密。

墙的变形缝的填缝应根据墙的施工进度逐段进行,每300~500毫米高应填缝一次,缝宽不宜小于30毫米。

不受水压的卷材防水层,在变形缝处,处原有的卷材防水层外,应加铺两层抗拉强度较高的卷材,如玻璃布油毡或再生胶油毡等。

二、在受水压的地下防水工程中,当温度经常处于50°C以下并不受强氧化作用时,结构的变形缝宜采用橡胶或朔料止水带;当有油类侵蚀时,应选用相应的耐油橡胶或朔料止水带。其接缝应焊接或胶结(注:橡胶止水带技术性能的参考指标,是在抗拉延伸率达到150%时,用肉眼观察没有裂缝、孔洞和分层等破坏现象.);

三、在受高温和水压的防水工程中,结构变形缝宜采用1~2毫米厚的紫铜板或不锈钢板制成的金属止水带、金属止水带应是整条的,如需接长时,接缝应用焊接,焊缝应严密平整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安装;

四、采用埋入式橡胶或朔料止水带的变形缝施工时,止水带的位置应准确,圆环中心应在变形缝的中心线上。止水带应固定,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清洗干净,不得留有泥土杂物,以免影响与混凝土的粘结;

五、采用夹板安装在预埋螺栓上的可卸式止水带与夹板之间以及与预埋件之间均应用石棉纸板或软金属片衬垫严密。

采用埋入式金属止水带时,其两侧边缘应有可靠的锚固措施;

六、止水带的接头应尽可能设置在变形缝的水平部位,不得设置在变形缝的转角处。转角处的金属止水带应做成圆弧形。

2.7.4 后浇缝是一种刚性接缝,适用于不允许留柔性变形缝的工程.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后浇缝留设的位置及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二、后浇缝可留成企口缝、阶梯缝或平直缝;

三、后浇缝混凝土应在其两侧混凝土浇筑完毕,并间隔六个星期后再浇筑,在此间隔期间,应保持该部位清洁。后浇缝混凝土浇筑后,其养护时间不应少于四个星期;

四、后浇缝应优先选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其标号应与两侧混凝土相同。施工温度应低于两侧混凝土施工时的温度,且宜选择气温较低的季节施工。浇筑前应将接缝处的混凝土表面凿毛、清洗干净,并保持湿润。

2.7.5 水泥砂浆防水层细部处理:

一、露出基层的埋设件和管道等周围应剔处深30毫米、宽20毫米的环形凹槽(可根据埋设件或管经大小适当调整宽深尺寸),在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前,先用水泥浆及水泥砂浆将其填实,然后再做防水层;

二、地下防水工程的楼梯或门口均须做防水处理,楼梯间的装饰及踏步的防滑条等应在防水层抹完后再行施工。木制门应采用后塞口的作法,即在其他部位的防不层施工完毕后,再安装门框。

第八节 防水层的保护层

2.8.1 卷材防水层或沥青涂料防水层上的水泥砂浆或混凝土保护层,在立面上,应在涂刷防水层{zh1}一层沥青胶结材料时,趁热粘上干净的热砂或散麻丝,待冷却后,随即铺抹一层10~20毫米厚的1:3水泥砂浆保护层;在平面上可铺设一层30~50毫米厚的1:3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2.8.2 为压紧和保护外部防水层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不受损伤,应在防水层上先铺抹水泥砂浆,再用砖或混凝土板块修筑保护墙,防水层与保护墙间的空隙应随时用砌筑砂浆填实。

防水层保护墙应在转角处和每隔5~6米的地方断开,并在断开的缝中用卷材条或沥青麻丝填塞。

内部防水层一般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衬层压紧保护。

顶板上外部的防水层可用整体浇筑的低标号混凝土或用砂浆砌筑砖石、混凝土板块做成保护层。

2.8.3 防水层的保护层(保护墙)完工或防水混凝土结构模板拆除并经验收合格后,基坑应及时回填,回填土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宜采用粘性土或灰土、土中不得含有石块、碎砖、灰碴及有机杂物。回填土夯实应符合国家标准《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83)第三章的有关规定。

第三章 渗排水、盲沟排水


3.0.1 渗排水适用于地下不为上层滞水且防水要求较高的地下建筑。渗排水的排水系统必顺畅通。渗排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渗排水层中埋设渗水管时,相邻管端之间应间隔10~15毫米,使不向管内汇集后再行排走,渗排水管的坡度一般为1%,并不得有倒坡现象;

二、渗排水层所用的砂石,应根据地下不所含的不同介质选用,但地下水中游离碳酸含量超过规定时,不得采用碳酸钙石料。

石料粒径以20~40毫米为宜,砂宜采用中粗砂。

砂石必顺洁净,含泥量不应大于2%。

渗排水层总厚度一般不应小于300毫米,如较厚时,则应分层铺填,每层厚度不得超过300毫米,凡与基坑土层接触处,宜采用5-15毫米的豆石或粗砂作滤水层,滤水层厚度一般为100-150毫米;

三、渗排水层包括滤水层的总厚度的偏差不宜超过+50毫米;

四、防水建筑底板下部的渗排水层顶面应作隔浆层,隔浆层可铺油毡或抹30~50毫米厚的1:3水泥砂浆。在防水建筑财围的渗排水层顶面应做混凝土地坪或混凝土散水坡,散水坡应超过渗排水层外边缘不小于400毫米;

五、渗排水层上覆土较薄而又采用陶土管、无筋混凝土管作渗排水管时,应禁止机动车在上面行驶。

3.0.2 盲沟排水一般适用于地基为弱透水性土层、地下水量不大、排水面积较小、常年地下不位低于地下建筑底板或丰水期短期内地下水位稍高于地下建筑底板的地下防水工程,盲沟的一般作法如下:

一、盲沟的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沟内应填以粒径为60~100毫米的砾石或碎石,周围与土层接触的部位应设置粒径为5~10毫米的粗砂或小碎石做滤水层;

二、盲沟用的砂石必须洁净,无杂质,含泥量不应大于2%。

三、盲沟出水口处应设滤水篦子,以防碎石或砾石流失。


第四章 工程验收

 

4.0.1 地下防水工程中的下列各项在隐蔽前,必顺进行验收,并作好记录:

一、卷材防水层及沥青胶结材料防水层的基层;

二、防水层被土、水、砌体或其它结构掩盖的部位;

三、管道设备穿过防水层的封固处;

四、渗排水层和盲沟排水的隐蔽工程。

4.0.2 地下防不工程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防水层应满铺不断,接缝严密,各层之间和防水层与基层之间应紧密结合,无裂缝、损伤、气泡、脱层或滑动等现象;

二、管道、电缆等穿过防水层的地方应封严;

三、变形缝的止水带不应有折裂、脱焊或脱胶,预埋件螺栓应拧紧,缝隙应用填缝材料封严。

4.0.3 地下防水工程竣工验收时,应提交下列文件:

一、陷蔽工程记录;

二、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证明文件、试验报告和检验记录;

三、施工过程中重大技术问题的处理记录和工程变更记录。


郑重声明:资讯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_混凝土永凝液DPS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