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是几年前写的一篇小文,前些天有几个朋友偶尔谈起,觉得挺有意思,想让我再找出来,遍寻不见,{zh1}终于在一起原有杂志中找到了。
在北方生活长大的我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困惑:香蕉是不是橡胶树的种子?它是怎样繁殖的?这次随考察团到达海南后,我特意询问当地的导游香蕉树的生长过程。原来,香蕉树没有种子属于根生营养繁殖方式,当一棵香蕉树生长到6个月时,便有一批新树苗在其周围破土而出;12个月时,又有一批新树苗在{dy}批已经长大的香蕉树旁萌发;18个月时,香蕉树开花结果,供人享用,之后便默默的死去。而此时{dy}批树苗已然长成,周而复始……
这次在海南南山考察,我还发现了另外一种树—菩提树。据导游讲,菩提树叶形如眼,不蒙灰尘,因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坐化成佛,而被佛家尊为智慧树,颇受推崇。此树据称长成后巨冠如盖,笼荫数亩,独木成林,供动物和人类在树荫下乘凉,却没有其他任何植物能够在此树下生长。当菩提树死亡时,留下的是一片不毛之地。
望着海南这两种不同的树种,不仅掩卷沉思。菩提树独善其身,香蕉树与人为善,用自己的力量带来生生不息的后继者。这难道不是两种不同风格的学校{ldz}吗?
有的学校{ldz},自我能力很强,专业知识、社会知识都很丰富,而且具有超强的决策判断力,我们姑且把他们称之为“菩提管理者”。作为一个团队的{jd1}核心,他自己掌控着学校的发展方向,管理团队中的其他成员处于从属者角色,大家都在等待着“菩提树”来发号施令,告诉大家什么时间该做什么?怎么做?这种管理方式有利于统一学校管理资源,及时决策,集中学校全部力量攻克难关,使学校获得较快的发展。但是,随着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当学校处于发展第二曲线时,即突破学校发展的高原期时候,这种管理的弊端也就暴露出来了。一方面这种管理方式不利于发挥团队其他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久而久之,带来了整个团队决策能力的退化;另一方面,这种管理方式也很容易带来决策的失误,欲速则不达,错过{zj0}发展期。
另一种类型的管理者,我们姑且称之为“香蕉管理者”,虽然在管理初期没有上面那种类型的管理来的轰轰烈烈,而只是在扎扎实实地培养团队力量,这样管理的初期发展可能会比较缓慢,但是这种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会成为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这实际上就是可持续的管理方式。当然,如何突破学校发展初期的瓶颈也是这种类型的管理者急需要加强提高的。
记得有记者问xxx“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打败国民党的百万xx”时,xxx解释说,共产党xx的每一名战士都明白为什么要打这场战争,而国民党xx士兵却并不知道。而且蒋介石动不动就亲自指挥前线xx,影响了前线指挥官的灵活机动作战,导致了许多战役的失败。
管理是一门艺术,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不管而达到内部的自我管理。如何理解并使用两种管理方式,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