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父子情——追忆父亲- 莱芜老刘的日志- 网易博客

父亲节 父子情 ——追忆父亲

2010-06-26 14:48:01 阅读11 评论9 字号:

 

      ————写于2009年清明前夕

二00八年的八月二十九日,我的父亲走完了人生的{zh1}一步,悄然去世,享年八十三岁。两年了,对他老人家的怀念、思念之情一直在时时刻刻的萦绕。

我的家在莱芜里辛乡棋山北面的高家庄,祖先数辈务农。父亲一九二六年出生,一九四五年入党,既无兄弟也无姊妹,是家中独子。家有良田薄地数亩,生活自给自足,土改时被判定为中农,这是后话

在“大动参”进行到我的家乡之前,我父亲和我的叔伯大爷刘训典就偷偷跑到邻县(沂源县的徐家庄)报名参军。当时,我的哥哥才一岁。

(实际上,在我父亲参军之前之前,就参与过一些支持八路军打鬼子的事情,曾经听他说过,1945年春天的一个下午,父亲受政府指派,和几个民兵一起接受任务:每人从棋山观挑着两框头子手榴弹(棋山观有一个兵工厂),送到现在属于沂源的历山后,才走了不长的路程,半路上碰到了国民党的兵,他们看到他只是几个人,还挑着担子,就吆喝着追赶过来,我父亲他们几人都挑着两框手榴弹那是拼命的跑,情急之下他们几人都跑散了。国民党的兵离他们几个越来越近,十分危险,到了八大庄的岭上,恰好遇到了当时的区小队,区小队一放枪,才赶走了国民党的这些人,我父亲才顺利的将手榴弹送到了历山后,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下半夜了,奶奶看到他浑身冒热气,他的衣服上都在往下滴着汗水,——紧张、害怕加上跑了几十里的山路。)

参军以后,他一直在当时的二十六军。曾经参加过许多战役,包括xx的孟良崮战役。

 

淮海战役中我父亲的二十六军驻扎在临沂附近,负责打增援。随着渡江战役的进行,全国解放了。随后我父亲的xx又参加了抗美援朝。至今,我的家里还留着一把父亲从朝鲜战场上带回来的美xx的不锈钢汤匙,还有一些在战争年代获得的军功章,纪念章,包括抗美援朝中在朝鲜战场上获得的由朝方颁发的立功勋章。1955年,全军{dy}次授衔,我父亲被授予中尉军衔。

 (父亲授衔时的照片 。。。。。。)

 

    

 

如果没有那场“{swql}”的文化大革命,我父亲也许就在xx上干一辈子,直到退休后“荣归故里。

xx开始后,他老人家收到了一位好心的乡邻的来信,说是家乡正在清查当年的悔过问题(由于当时的组织部长刘柏戈叛变后,将共产党员名单交给了国民党,国民党要求中共党员人人“悔过”,可以免除全家的死刑,万般无奈,作为党员,我的父亲也只好悔过了),当时看来,这就是叛党叛国的“叛徒”,性质很严重。就主动和组织上交代了当时的情况,接下来是党组织让我父亲停职检查,在此期间,他写下了若干若干的检查。

1969年底,济南xx政治部做出了对我父亲历史问题的处理意见,鉴于我父亲能主动向组织坦白。从宽处理,开除党籍,按正常复原回老家。于是在1969年的元旦前夕,我们回到了老家—里辛乡高家庄村。

到了一九七一年,我们这个自然村的两个生产队,想上一个“副业项目”,实际就是一个磨面房,一台12马力柴油机,一台磨地瓜面的粉碎机,一台加工小麦面粉的磨面机,在人员的选择上,选中了我父亲和我的一个叔伯大爷---刘训恒,有他们两个人领头,加上几个青年男女劳力,就是磨面房的全部人马。

选择他们老哥俩在磨面房负责的原因,原因就是在大家的印象中,人品正,办事大公无私,不贪不沾,口碑很好。但是,他们两个人,一个种了半辈子地,一个扛了半辈子枪,现在改行开机器,难度挺大,无奈他们专门跑到沂源的姬家峪、徐家庄、光坡,到人家的磨坊里取经学习…..。

这一年干下来,到了年底一算账,全村老老少少每人净分四元钱,这就是一年来磨面房的纯收入。后来村里又上了加工棉花的机器,加工新籽棉不要钱,只是赚棉花种,随着农村“以粮为纲”政策的逐步落实,棉田逐渐萎缩,拉棉花的机器就逐渐停了下来。

到了一九七四年国家的政治政策发生了一些小小的变化,在麦季,我的家里突然来了两个不速之客,县革命委员会的一个成员领着一位军人来到了我家,找我父亲,了解情况。原来那位军人是济南xx落实政策办公室的。

一九七五年春天,对我父亲来说,又发生了一件天大的喜事,根据中央文件精神,济南xx党委,会同济南xx落实政策办公室共同作出决定:恢复我父亲的党籍,将党员关系转入家乡,参加当地党组织的活动。后来下文决定,让他转业,经当时的县革委安排,来到了隶属于基建局的一中西邻的莱建公司,曾经是莱建“向阳四号”吊车研制组负责人,后升为主管行政的副经理。

一九八二年,我父亲办理了离休手续。

母亲的去世,对他的打击是太大了,他的生活起居,一直是我们哥俩的心事,我们一直让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兴趣到我们两家住住,我哥哥在农村的老家,儿孙满堂,家前家后是一片田园风光。我这里在市中心,离公园、闹市都很近。无奈,他老人家谁家也不去,{zh1}选定了去民政局主办的老年公寓,在这里,他与一些老年人有共同的语言、爱好,公寓的几任领导、工作人员,也对他尽心尽责的照顾,在这里,他生活的挺快乐。借此机会向公寓的领导、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他的身体一直很好,只是近两年一直贫血,不能确诊,二00八年就断断续续的一直住院,直到七月份确诊为白血病,这个期间,我哥哥恰好翻盖房子,基本上是由我在陪伴他老人家住院,在八十八沂源住了一段,父亲的病情,没有进展,可以说是病入膏肓,医院由{zh0}的医生会诊、使用了{zxj}的医疗器械、xx,毫无起色。哥哥放下家里正在翻盖的房子,赶到泰安,俺哥俩一起照顾护理老父亲。我们专门咨询了医院的专家,如何让父亲的病情好转、康复、痊愈。医生讲,这类病,只有骨髓移植,但是他的年龄太高,不合适。{zh1}的日子,按照父亲的意思,我们雇用专门的救护车,将父亲从泰安八十八医院,转到莱芜人民医院,转到我父亲的老家,直到在二00八年八月二十九号去世。这期间一直是我哥俩在陪伴父亲。他老人家的主管单位、朋友、邻居、老年公寓的领导都去医院看望了他。

父亲去世以后,我们按照老家的传统风俗和{zg}规格的丧礼形式,给我父亲举行了葬礼,与我母亲合葬在老家的老林里。同事、同学、亲朋好友都表达了哀悼和怀念之情,他老人家安详的入土为安了。

我父亲去世以后,有些好心的叔叔大爷,奉劝我说,家里有老人去世,子女们的言行要注意收敛,有时候时运也受影响,对这些善意的劝说,我表示了感谢,同时,想的更多的是,家里的老人去世,子女们沉浸在悲痛之中,情绪方面肯定会受影响,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才会解脱。如果老人在世的时候,子女们尽心尽孝,尽赡养义务,做事问心无愧,那么就会相安无事,我和哥哥都认可这一点。

零零碎碎的,写下了这些文字,只是追忆我亲爱的父亲,寄托我的心情,还希望我的父母双亲大人在九泉之下,呵护庇佑我们这些后人,家家人丁兴旺,财源广进,学子辈出,幸福安康,和谐发展。作为你们的后代,我们也将继承老一辈所倡导的家风,团结邻里,尊重长辈,呵护幼童,以和为贵,以忍为高,振兴自己的家族,振兴自己的家业……。

愿我的老父亲安息~~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父亲节父子情——追忆父亲- 莱芜老刘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