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既然“心诚则灵”,为什么要为佛像开光呢?作者:佚名_李盾_新浪博客

 问:  既然“心诚则灵”,为什么要为佛像开光呢?

答:诸佛的法身是遍布一切时处,住于每粒微尘之中的。对境界及证量高的修行者来说,诸佛是常常在前的,所以这些大修行者不需要佛像。对我们凡夫来说,我们并未到达同等境界,所以还是需要依循佛说的事相而作,尤其是示忿怒相的本尊及护法像等,一定要依法装藏及启请胜住。

一个新的佛像内里应该是空的,供奉者必须请有资格的人装藏及启请圣众胜住。“启请胜住”是祈请诸佛圣众来临而入于佛像中的意思,汉人称此为“开光”,其实是从顺世俗的称法。常常有人带来佛像向法师说:“请法师‘加持’这个佛。”,令人啼笑皆非;佛是圆满的觉者,我们只是六道中的凡夫,凡夫怎么可能“加持”佛呢!在“开光”仪式中,法师所念诵的内容是启请诸佛胜住于像中,并非“加持”佛像。“装藏”是把如法的物品装填入佛像内部之意,所填入的物品包括舍利、经咒、珍宝、药材及香料等有吉祥意义的东西,装什么、怎样装及先后次序都要依佛经所述去做。如果一时并未找到有资格的人代为装藏,可以自行在像的内部写上梵文“唵”、 “阿”、“吽”三字,然后以碎宝石或檀香粉填满而暂时代替装藏,心内要生起 “此乃佛陀”之真佛想。(出自《居士学佛100问》)

 问:供佛的食物应如何处置?某天忘记供养有罪过吗?

 

答:

如果仍然是新鲜的食品,可以自己受用或送予别人;如果供品已经变坏或过期了,则只好丢弃吧!供在佛坛上的食物,不需要放太久时间,即使只放一分钟而在心中供养,也已足够了。佛经并未开示必须供多久的时间,但诸佛根本不需要凡俗的食品,所以你不需要放很久去等圣众受用完毕才撤供,略供一会儿即可以了。供养饮食的时候,不应把好的自己留起而供劣质的。连你自己也不会受用的劣质饮食品,当然不宜作为供佛之用途。虽然诸佛并不会真的受用这些供品,但为了吉祥缘起及积集功德,你仍须供上合适的供品,否则就宁可不作供。

忘了供养并无问题。诸佛不同于凡俗的众生,你毋须担心他们会生气或报复,他们也不会因你忘记供养而要捱饿。供养只为了自己之积聚功德,并不是圣众有此需要。不过修持之要诀在于恒久不辍,每天的修持及供养等{zh0}不要中断,这才能生出因恒心而得之成就。尤其是过在家生活的居士,反正每天都要买菜购物,只要把买回的食品或未食用之菜式作供即可。这样的话,既方便又易行,只要你不忘记每天吃饭,就不会忘记作供。(出自《居士学佛100问》)

供养凡夫僧有功德吗?

 

 

 

高僧传里有一则典故,有一次唐太宗请问玄奘大师:“供养凡僧也能求福吗?”玄奘大师说:“是啊!”又说偈云:“泥龙虽不能致雨,祷雨必祭泥龙;凡僧虽不能降福,求福必供凡僧。”意即你不要以为出家人还不一样是个凡夫?供养凡夫僧有什么功德可求?其实凡僧虽不是其罗汉,但他有二百五十条比丘戒、有三衣披搭在身,这就值得人天供养、求大福报。

因为凡夫僧虽未证罗汉果,仍有食嗔痴三毒,可是虽有三毒,却不敢造杀盗淫。为什么不敢?有戒律在,他知道犯戒都是害人的,害了人自已不会得到解脱,所以不敢毁坏众戒。凡夫僧因有持戒的功德,所以能堪受人天供养,令供养者得福,由此福缘,可入解脱道呢!

就如逢大旱时望天降甘霖,想求龙王下雨,那还是要焚香拜一拜泥巴做的龙王喔!有假像方能引起至诚心,这点要明白。古人的芳踪不会比我们笨吧!(妙莲老和尚开示《法海释疑》)

拜佛时为何双手翻掌

 

 

这是恭敬,是我们的观想,我们拜佛行最敬礼。我们头着地,翻掌的时候,翻出来正好希望佛的脚就立在我手掌上,是表这个意思,叫接足礼,我们接着佛的脚掌,这是最敬礼。但是这种拜佛的方式,每个动作都做到,实在讲是很好的运动。所以我们学佛的人不做其他运动,就是拜佛,拜佛是{zh0}的运动。心清净,心地真诚,只想佛,身体每个动作都做到了,全身运动量都够了。这是动静一如,心是静的,身是动的,跟其他的运动不一样。所以养生之道,养心要静,心可不能动,心动就坏了;身?身一定要动。所以佛法用轮做代表,你看轮,轮转的时候它的身要动,圆心不动,你想这个道理。所以佛家教人拜佛,是身心统统顾到,{zh0}的养生之道。

“洒净”有什么作用?

 

 

 

 

从原则上说,佛教并没有甚么教条,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戒律。

但是,佛教的戒律,并不像其他的宗教是出于神意的约命,所以也不像其他的宗教含有神秘性。佛教的戒律,是根据伦理的要求而来,所以也是纯理性的。

佛教的基本戒,就是五戒十善,虽然,佛教的教徒由于修持层次的不同而分有在家的五戒十善、八戒,以及出家的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还有大乘的菩萨戒,但其均以五戒十善为基础;也可以说其他各戒都是五戒十善的升格或详细的分科。所以,如能把五戒十善守完善了,其他的戒也就不太困难。

所谓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私通)、不妄语、不饮酒。

所谓十善,乃是五戒的扩大与加深,并且要戒作恶也戒不去行善。

总之,佛教对于戒的要求是诸恶莫作与众善奉行,凡是有害于身心、家庭、社会、国家、人类,乃至一切有情众生的事,都要在这五戒十善的范围之内,尽量不作,否则,就要尽量去作。作了恶是犯戒,不作善也是犯戒。

不过,佛教是开明的。如果不知作的是犯戒的行为,虽作了也不算破戒,如果无心犯戒,虽犯了戒,也不成破戒的正罪;如果存心犯戒,结果纵然没有破戒,还是有罪;如果女人遭受了恶人的强暴,只要女的不感受淫欲的快乐,虽被奸污了,也不算犯戒,仍然是清净。犯戒,一定要心、境、事三者的相应相成,才得破戒的正罪。(圣严法师著述)

什么叫磕长头?

 

 

磕长头,是在藏传佛教盛行的地区,信徒与教徒们一种虔诚的拜佛仪式。

在各地通往拉萨的大道上,人们不时地见到信徒们从遥远的故乡开始,手戴护具,膝着护膝,前身挂一毛皮衣物,尘灰覆面,沿着道路,不惧千难万苦,三步一磕,直至拉萨朝佛。

磕长头的信徒绝不会用偷懒的办法来减轻劳累,遇有交错车辆或因故暂停磕头,则划线或积石为志,就这样不折不扣,矢志不渝,靠坚强的信念,步步趋向圣城拉萨。

于行进中磕长头,信徒们遵循这样的程序:首先取立正姿势,口中念念有词,多为诵六字真言,读作"啊嘛呢叭咪哞",是印度佛教密宗的"真宝言"(似汉地佛教徒常诵的"南无阿弥陀佛"。一边念六字真言,一边双手合十,高举过头,然后行一步;双手继续合十,移至面前,再行一步;双手合十移至胸前,迈第三步时,双手自胸前移开,与地面平行前身,掌心朝下俯地,膝盖先着地,后全身俯地,额头轻叩地面。再站起,重新开始。在此过程中,口与手并用,六字真言诵念之声连续不断。

还有一种为原地磕长头,于殿堂之内或外围,教徒们与信徒们身前铺一毯,原地不断磕长头,只是不行步,余者与行进中的磕长头一样,或还愿,或祈求保佑,赐福免灾因不同心理意愿,而犹入无人之境;教徒们认为在修行中,一个人至少要磕一万次。叩头时赤脚,这样才表示虔诚。

还有一种是围绕着寺庙,依顺时针方向自寺院正门开始,面向寺庙侧向行进磕头,亦是三步一磕,绕寺而行;或侧向寺庙,向前叩进,亦为三步一磕,仪式中诵唱佛经,以六字真言为多。

磕长头当与藏传佛教有关,更与汉族的磕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跪拜礼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使用年代最长、最繁缛的一种基本礼节。《周礼·春官·大祝》中记载了九种拜礼:"一日稽首,二日顿首,三日空首……",说明了远在周代这种礼节已成熟而被广泛推广。

"神腰及股而势危者为跪,因跪而益至其恭以头着地为拜。"跪从字面上讲是足之势成危状,对于被行礼之人,行礼者处于人身不安全之状,首先以此姿态证明自己对被行礼之人无伤害而无需防范;拜,则从其意而观之,是说明行礼者对被行礼者表示谦恭,口服心服,甘于受制于人,俯首低视,双手下垂及地。直到1912年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才宣布取消君臣之间膜拜之礼。

唐与吐蕃相通后,两优秀民族之间展开了更大规模的相互学习。磕长头,应当是"稽首,服之甚也"的沿续,在佛教的威召下,信徒们为表明其信仰之虔诚,而将跪拜礼更加繁缛化,加上全身俯地,益示臣服。慢慢地,这种仪式不但在宗教领域被推广,而且社会各阶层普遍接受并加以采用。这种播种虔诚,随着社会的发展终究将只是一种历史现象而已。

如何对待假冒僧人?

 

 

知幻即觉:

阿弥陀佛!
      顶礼了幻法师!
  1.佛当初在世的时候,度了不少的众生!魔王波旬劝佛祖早日涅磐!并且说:现在是你的正法时期,我无可奈何!但到你的佛法末期,我要我的魔子魔孙来出家毁坏佛法!佛听了也留眼泪!

一切外道不能毁坏佛法,只有狮子虫,自食狮子肉!

现在我们湖北黄石的太子镇(与我们镇相邻)有一个和尚村,村里的年轻人都到沿海地区去当假和尚,以经忏为生!他们在那里建了庙宇!收入可观!他们的村子都是别墅式的洋房!还有不少假和尚买了昂贵的小车!在该村的影响下,现在我们镇也有不少人去沿海地带当假和尚!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人在金钱物质的贪婪下是无止境的!有结婚不久者,甚至干脆把自己的老婆也带过去!在当地附近租房住!有一个居士的儿子,在沿海地带打工,碰到他本村的伙伴!在当地做和尚职业!他们白天俨然一个僧人的面孔给人拜忏!晚上关起门吃肉喝酒!

在一个以经济竟争的年代,人们的精神压力也很烦闷苦恼!不知道生命是为了什么?

有的人,本来是想在宗教找人生真理的答案!但是看到这些,他们不敢相信!认为佛教是骗人行善的!甚至会毁谤佛法!佛法末期众生福报浅薄!能遇善知识者少也!许多人认识宗教是从外表去看的,他们不会从经典教理去了解的!

所以许多人都误解佛教是迷信!我认为我们的佛教还是缺少一个精密的上下组织管理!

虽然各地有佛教协会组织,但各寺院都是独立自主的,没有统一僧才规划!所以才有一些假僧人混进佛门毁坏佛法!

 

请问法师,佛教协会是不是可以通过调查,向当地政府反映"假和尚"事例!而给予取缔呢?

请问法师,在家弟子为了护持正法,而说假和尚种种不如法!是说僧人过吗?当然佛教认为,魔子穿着袈裟毁坏佛法,虽堕地狱,但因今生现出家相,种下善因,过无量世,还会出家修行成道!

我个人认为不是为了诽谤假和尚,而是为了护持佛法,让误解佛教的人明白什么是正法!应该不是说僧人过!小剩佛法对于持戒是论事,而大剩佛法是论心不论事对吗?阿弥陀佛!

 

 

了幻师傅好:
 末学看了上边的人贴后自己回了一个:(如下)

 南无阿弥陀佛

 我们要向正信的佛教师傅学习,多看好的佛弟子的样子,

比如<印光大师>文钞里的内容就很正确,为我们指导正确的道路还有要向真正的善知识学习,不知道末学这样回答可以吗?

 

  有时候末学说自己信佛,身边的朋友也会说和上面人贴子一样的话来回末学
  末学口苯,总被噎着,好象理亏一样
  南无阿弥陀佛

 

 

了幻法师回复如下:

 

知幻即觉:


  1
、佛法是神圣的,现实的世俗佛教则并非如是。这都是去佛甚远,五浊恶世之众生业力所感,不如法的现象比比皆是,佛教徒当据正信,不被邪行所惑,持正见,以自化他。

 2
、假冒僧人,为了眼前利益,不惜借佛敛财,果报必在三恶道,所谓因果不饶人。

 3
、问:佛教协会是不是可以通过调查,向当地政府反映"假和尚"事例,而给予取缔呢?


  
答:各地佛协早就禁止僧尼外出化缘。
  1993
年中国佛教协会通过的《全国汉传佛教寺院共住规约通则》中第十一条规定:禁止私自化缘募捐或向香客游人索要钱物。
 

   但假僧人在社会上骗钱,巳是长期存在的问题了。在国内,僧人的宗教活动被局限于寺庙,寺庙外的事管不了。各地宗教部门虽然也协助禁止。但面广量大,可谓禁而不止。公安部门因社会治安事件多等因素,一般也没有主动打击取缔。
  佛教协会的建立,迄今不过数十年,尚未达到有力、有效地监管寺庙及保护佛教合法权益。看来此类现象,需要四众弟子今后共同努力,拿出护教热诚,依靠政府职能部门,找到有效方法,以维护自身权益、惩治邪恶。

附:《全国汉传佛教寺院共住规约通则》


4
、问:法是论心不论事,对吗?
 
答:无论小乘佛教还是大乘佛教,都是佛陀弟子,均应遵从佛教教言,以戒为师。
在汉地,因守持大乘菩萨戒,在戒律上有开遮持犯,因时因地有戒的开许,重摄心,但主要戒律不可毁犯。

 


了幻法师回复陈燕

陈燕居士:
  你的认识是对的,每个佛弟子都应当“向正信的佛教师傅学习,多看好的佛弟子的样子。”
  三界犹如火宅,我们要痛念无常,依佛陀的教导修行,以戒为师。

  当然,佛门也要反省,如何保护自身权益,维护佛教的纯洁与神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佛门兴衰,教徒有责!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既然“心诚则灵”,为什么要为佛像开光呢?作者:佚名_李盾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