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茶_紫砂收藏_新浪博客

一、黄芽茶


 


    可分为银针和黄芽两种,前者为君山银针,后者为蒙顶黄芽、莫干黄芽等。安徽的霍山黄芽现有部门改制为绿茶。


 


    1.君山银针:产于湖南省岳阳洞庭湖的君山小岛。君山银针全由肥嫩芽头制成,制法特点是在初烘、复烘前后进行摊凉和初包、复包,形成特征。君山银针形状芽头肥壮挺直匀齐,满披白色茸毛,光彩银灰绿油润;贮放后,芽身金黄,称“金镶玉”;内质汤色浅黄清亮;香气清鲜,滋味鲜醇甘爽,叶底嫩黄明净,芽头匀齐。冲泡后芽尖冲向水面,悬空直立,继而垂垂下沉杯底,状似群笋出土,又如刀剑林立,汤色茶影,交相照映,极为美观。


 


    2.蒙顶黄芽:产于四川雅安。鲜叶采摘尺度为一芽一叶初展,初制分为杀青、初包、复锅、复包、三炒、四炒、烘焙等过程。形状芽叶扁较直匀齐似大刀状,肥嫩多毫,光彩嫩黄油润;内质汤色浅黄清亮,香气清香带嫩毫香高爽持久,滋味鲜醇尚厚甘爽,叶底嫩黄绿明净,芽较壮匀呈雀舌状。


 


    3.莫干黄芽:产于浙江德清县莫干山。鲜叶采摘尺度为一芽一叶初展,初制分摊放、杀青、轻揉、闷黄、初烘、锅炒、复烘七道工序。形状紧细稍变匀齐,茸毛显露,光彩黄绿油润;内质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醇爽可口,叶底幼嫩似蓬心。


 


    4.蒙顶的一种,产于四川名山县蒙顶茶场。形状微扁而直,芽整洁肥壮,光彩褐黄,汤色黄明,甜熟香,滋味甘醇,叶底显芽,光彩嫩黄。初制流程:杀青、初包、复锅、复包、三炒、摊放、四炒、烘焙。


 


    5.霍山黄芽:的一种,产于安徽霍山县大化坪金字山、金竹坪等地。形状细嫩多毫,形似雀舌,光彩黄绿,汤色嫩黄,甜熟香,滋味醇和,叶底嫩黄。


 


    二、黄小茶


 


    黄小茶的鲜叶采摘尺度为一芽一二叶,有湖南的沩山毛尖和北港毛尖,湖北的远安鹿苑茶,浙江的平阳黄汤等。


 


    1.沩山毛尖:产于湖南宁乡县沩山。初制为蒸汽杀青、闷黄、轻揉、烘干、烟熏等工序。形状芽叶相抱,叶缘微卷成朵块,白毫显露,光彩黄亮油润;内质汤色黄亮,香气有浓厚的烟香,带有嫩香,滋味醇滑甘爽,叶底黄亮,芽叶肥厚。


 


    2.北港毛尖:产于湖南省岳阳北港。初制分为杀青、锅揉、闷黄、复揉、烘干等工序,形状紧细弯曲,白毫显露,光彩褐绿油润;内质汤色杏黄明亮,香气高清,有嫩毫香,滋味醇厚爽口,叶底嫩黄明亮,芽叶成朵,耐冲泡。


 


    3.远安鹿苑茶:产于湖北远安县鹿苑一带。初制分杀青、炒二青、闷堆和炒干等工序,“闷堆”工序是形成品质特征的枢纽。形状条索紧结弯曲呈环状,光彩金黄带鱼子泡,锋毫显露;内质汤色杏黄明亮,香气高爽持久,有栗香,滋味醇厚甘爽,叶底嫩黄明亮,嫩软。


 


    三、黄大茶


 


    黄大茶的鲜叶采摘尺度为一芽三四叶或一芽四五叶。产量较多,主要有安徽霍山黄大茶和广东大叶青。


 


    1. 霍山黄大茶:鲜叶为一芽四五叶。初制为杀青与揉捻、初烘、堆积、烘焙等过程。堆积时间较长(5~7天),烘焙火功较足,下烘后趁热踩篓包装,是形成霍山黄大茶品质特征的主要原因。


 


    形状叶大梗长,梗叶相连,形似钓鱼钩,光彩褐黄稍润;内质汤色深黄明亮,香气有凸起的高爽焦香,似锅巴香,滋味醇浓爽口,叶底黄亮,耐冲泡。


 


    2.广东大叶青:以大叶种茶树的鲜叶为原料,采摘尺度一芽三四叶,初制为杀青、揉捻、闷堆、干燥,形成了品质特征。形状条索壮,紧结重实完整,光彩青润带黄或青褐较润,显毫;内质汤色深黄明亮,香气纯正,滋味浓厚回甘,叶底浅黄明亮,芽叶完整。


 

更多详细资料:

郑重声明:资讯 【黄茶_紫砂收藏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