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_自由飞行家_百度空间
人生没有几个十年,而在职场中的十年亦是酸甜苦辣,今天来给你分享网易营销总监献给应届生的十年职场经验总结。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我毕业也快10年了。总体来说有成功的经历也有好多失败的教训,失败大于成功。如果成功大于失败的话,我早就不是现在的我了。细想一下还是很有感触,总结下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我要将来要干什么?

    用一个时下比较专业的名词就是——定位。毕业{dy}个选择就是就业和再深造,不管选择什么方向一定要基于自己的现状和目的。比如,我将想早早毕业走上社会工作,将来做个高级职业经理人或者小老板、大老板。这个也是一个目标或目的,那在就业压力大的环境下去考研就业也是勉强之举,或者是无奈的选择,等真的要踏上社会的时候还是被动的就业。用时下{zss}的词叫——被就业!

    定位是个很没有趣味而不讨巧的词,但这是一切的终点和起点。

    俺就是在毕业前一年早早就想好了,不考研、不出国。毕业之后直接找工作,这样心态更能平和一些。

    接下来是再深造,这个俺就不细说了,找俞敏洪问问去,不行再去报个新东方啥的。俺就只说说将来就业的一些琐事。

    就业面临的{dy}个问题就是求职。首先是需要自己为什么选择某家单位, 然后要同样清楚为什么这家单位要选择你(它能给你什么, 你能给它什么)。准备功课一定要做,不是说我把简历写的多好,我有多少的荣誉证书,这些当然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要弄清楚几件事情:

    我选择的工作, 能养活我吗?(如果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需求都不能满足的话,那就算了。)
    我喜欢做这份工作吗?(不管被动的喜欢还是主动的喜欢。)
    我的能力足够做好这份工作吗?(一般新毕业生)
    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比如要住别墅,独栋不要联排)

    有些应届生告诉我,找工作{zd0}的困惑是不知道什么工作是适合自己的,怎样才能找到一份既符合自己的专业兴趣又提供不菲收入的工作。俺一直比较赞成做自己比较喜欢的事情,{zh0}是这样!

   二、要选择什么行业

    在现实中,一方面,用人单位为找不到合适的人填补重要岗位的空缺而xx,另一方面,大量的求职者在苦于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在那些发展迅速的行业,这种矛盾越发凸显。

    有的人认为好的行业不容易进入,俺不这么认为。

    人才的繁殖和成长需要一定的周期,一定时期一定范围的市场上,就是那么些合乎要求的人。如果行业的增长较快,人才的供应往往不能满足行业快速增长的需求。

    我个人观点供大家参考,在中国,比如互联网,通讯,能源,教育等,都是看好的行业,持续盈利能力强,附加值高,一定的抗周期性通货膨胀冲击的能力。

    三、有关专业、兴趣和收入

    大学里主要是培养思考的方法,其中学到的东西10%能用于工作,其他的90%都是要靠再学习!你的专业是你喜欢的,并且是符合宏观经济的大趋势需求的;否则,这更是得慎重选择职业的时候了。

    面试的时候我喜欢问应聘销售的新人两个问题:
    ――你认为新人做销售首先会面临的{zd0}问题是什么?
    ――你为什么选择销售这个职业?

    在我曾经无数次面试的人中,答案也是无数种,比如:可以锻炼自己;自己比较适合做销售等等,这些答案让面试官听完了不以为然。还不如直接回答:就业压力大,销售好就业;销售可以多赚点钱等。

    俺在若干年前,在{dy}家公司上班时候,面对面试的销售主管,问了N多问题都对答如流,{zh1}一个问题是:你是农村的吗?俺连想都不想说是!结果通过了,在我之前的武汉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的高材生就被拒之门外!后来有幸问了这个主管,当时为什么要问这么一个问题?他说农村孩子能吃苦做销售是好料,那些被惯坏了的城市孩子都不行,干不两天就累跑了,这个是我们几年的工作总结下来。

    有的新人,在学校成绩很好,人际关系也不错,是各种社团活动的活跃分子,但是一被客户赶出门去,下次就再也不愿意去见客户了,客户的冷脸給他的羞辱感让他简直痛不欲生,他甚至觉得这样的人生没啥意思。还有的人一到月底,想到尚无着落的指标,就烦躁厌倦。这样的人,和销售的高收入是无缘的。千万不要为了一时的求职压力就去应聘销售。

    市场部的职位是最理想热门的职位之一,同时具备了收入高权利大的职业特征,那么有志者需要了解到,几乎所有的市场经理都做过销售,并且做销售的时候是TOP SALES。

    而且有一点,假如你想要安逸淡泊的生活,市场部是最不合适的,虽然它没有每个月承担指标的压力,也不用求人还老被销售求。做市场,需要那种天天带着振奋的精神状态,满怀SHAPE THE MARKET的激情追求理想的人,对逻辑和战略思维高度的要求自然也很高。虽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做销售,我还是很愿意推荐新人从销售开始职业生涯,让我給大家几个做销售的理由。

    一, 超过70%的CEO出生销售;

    二, 假如你能好好的做个三年销售,以后你转行做什么都不浪费,你将属于最强大的群体, 具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能力;

    三, 销售是晋升机会最多的职业,大大的多于其他任何一个职能,比如财务、比如HR;

    四, 销售是靠打工能带来最丰厚收益的职业,尤其在职业起步阶段,它能帮助你迅速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

    五, 销售是最容易找工作的职业, 到处都需要销售,而且职业生命周期长,可以HAPPY的干到五十岁, 等于变相的增强职业安全感.

    举例说吧,一个新人,假如能进一家五百强公司,起薪不外乎是3000到6000元, 技术奇才的话, MAXIMUM MAXIMUM给你8K。(外企年薪大多14-16个月不等).没有获得升迁的话,每年结合你的业绩表现,主要还是参照CPI的上涨速率获得加薪,这些年8%是很多外企采用的平均加薪幅度,因此你很容易算出3年后,5年后,你能拿到多高的薪水。(北京或者上海的房价我就不说了)假如你做销售,你的收入将DOUBLE, 因为你有可观的奖金。同时, 你获得晋升的概率将至少翻倍.

    四、多用动动脑子

    人有四种出身:家庭,长大的地方,教育,职业。比如你是北大的毕业生,你已经证明了学习能力和你的见识。从概率上说,你的IQ应该多少高于平均水平,英文应该不错,看过相对多的主流书籍,有机会听到更多的主流观点,因此更了解和宏观趋势有关的信息从而有更好的见识。所以在新人群体中,概率上说你应该更有挑选好职位的优势。

    但是,教育出生仅仅是一张门票,让我们来看看你还没有证实的是什么:你的影响力,你的适应能力,你的承受压力的能力。总而言之,你的生产力要能高于平均生产力对用人者才有意义,到那时候,你将不是企业的人力成本, 而是人才, 否则你的教育出生只是你的事情。

    好的职位总是存在的,关键是你是否是潜在的人才。这个问题就说回来了,你未来能做什么?你现在能做什么?总体上我个人感觉, 现在的应届生成熟度还是有所提高的, 早两年, 新人来面试, 简历上时髦: “给我一个支点, 我能撬动地球”, 或者: “给我一个机会, 还你一个惊喜。”

    去年我忽然意识到大家现在都不撬地球了, 也不提供惊喜了。有时侯我在面试中向新人要录用他的理由, 对方往往把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作为主打优势。这显然是一种进步。不论你打算进国家机关,还是事业单位,或者知名外企,哪里都喜欢要聪明得体的人。当你去面试,或者你刚到一个单位工作的时候,得体是很重要的基本游戏规则。如果你要一份体面的前程,首先你需要明白一些得体的小规矩,

    ――面试的时候身体不要乱动,语速语调适中
    ――男生穿着黑皮鞋就别穿白袜子
    ――学会倾听
    ――诚恳和礼貌
    ――知道自己的强项是学习能力、逻辑,以及激情,并且展示自己正常的人际关系
    ――了解自己需要在承受压力和面对挫折方面让对方放心,并备有实例准备说服面试者
    ――了解行业的累积对自己很重要,而且 HR通常对一份不到两年就跳槽的简历有CONCERN,除非那份工作太烂,或者新工作真的好。
    ――新人喜欢问你们公司提供什么样的培训?但是其实70%的知识来自于实践而不是课堂
    ――{zh1}一条是,要知道人们喜欢新人的激情和冲劲,但并不欣赏没有根据的勇气和信心(比如对一份15万的年收入嗤之以鼻;不重视很多人一辈子也挣不到一千万的客观事实,或者以为那是因为“那些人比我蠢”;或者把IBM和MS的OFFER贴到学校的BBS上并告诉全世界“我DECLINE了他们的OFFER”)。

    五、IQ的竞争,更是EQ的竞争

    所有大公司录用的, 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 IQ{jd1}高, EQ更加高;志存高远就不用说了, 为人处世都非常得体。

    坦率的说,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职场上,人们时常听到对八十后的批评和担忧,但是职场不可能把80后剔除出去,70后和60后也有很多自己那一代人的毛病,我有个朋友就和我说,80后自我,70后自私,60后不少已经没干劲了。80后的优势也明确存在,比如创造和想象。

    当我听到管理培训生们坦然诚恳而感恩的评价客观世界,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一个清醒的自我认知,我感觉到对八十后的担忧是多余的,这一代自会有这一代的{lx}。

    最近我遇到一件事情,有一位销售要离开公司,因为有更好的发展。小伙子是三年前应届毕业的时候被招进来的,他的教育出生很普通,毕业于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高校,当年为了找工作小伙子和大部分应届生一样颇经历了茫然与苦恼。不过短短三年,在得到较好的培养和磨练后,他这么快就被竞争对手挖走了,我确实惋惜,但也为他高兴。事实上他的年收入已经达到了18万,我只能设想竞争对手用20万以上的收入来挖他,同时让他的工作强度低于目前。

    我想说的是,找工作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也就是难那么一年,最多两年,假如你正确的努力,并且,这份努力,算不上什么惊天动地的努力,也就是一份说得过去的努力,只要你开始入对了行。


郑重声明:资讯 【求职_自由飞行家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