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29 09:52:19 阅读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第五章 技术设计方案
一、 食用菌基地生产过程
1.选育和引进优良菌种 一方面通过常规育种和先进的育种手段,不断畏纯、复壮原有的当家品种,发挥良种的优势,不断提高产量。另一方面积极从国外引进,并重新筛选、培育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新茵种(株)。逐步实现菌种优质化,规范化和区域化。
2.广辟培养料来源 用玉米芯、棉籽壳、锯末栽培平菇,利用蘑菇废料、稻草、牛粪栽培双孢菇等,在综合利用农副产品,促进良性生态循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此外,合理配制培养料,适当添加氮源等,对速生高产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3.提供良好的生态条件 一方面在管理上进行科学的调控光、温、水、气、酸碱度,使食用菌在生长发育期间所需要的生态条件处于{zj0}状态。另一方面从改进栽培方式入手,如地沟和坑式覆土栽培平菇、畦沟栽培金针茹、短段木栽培灵芝等,都是人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食用茵的生长发育和周围环境能够互相协调,从而实现了多出茹、出好菇和常年出菇的栽培目的。
4.推广立体栽培,间作套种 在稻(蔗)田间果(菜)园里、林地、瓜棚下间作套种木耳、蘑菇、平菇等食用菌。这种栽培方式的优越性,一是可以充分利用时空间,充分利用复合群体的生态优势,来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物质生产量。如湖南、江苏等省采用的平茹—丝瓜—扁豆立体化栽培,使茹瓜豆都普遍得到增产。二是可以节省建造专用菇房和场所的开支,在农村很有发展前途。
5.改进栽培技术 采用如上海等地采用的“平菇两面出菇栽培新技术”,就是改厚料为薄料(部分用蘑茹废料);改一次播种为两次播种,改一面出菇为商商出菇,使平菇产量大幅度增加。
6.采用或推广先进的科技成果 如黑膜在室外栽培的应用;蘑茹增温剂的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香茹喷施25ppm的杆檬酸、10ppm的三十烷醇、20ppm赤霉素都能促进子实体原基的分化,增加产量。双袍蘑茹、平茹等施用蒽肥,喷施健壮素、喷施宝。丰产素等,也都有提高质量和产量的效果。
7.提高管理水平 主要是抓好发菌期和出菇期的管理。通过科学调控生态条件,使茵丝体生长健壮,子实体发育良好。如金针菇采用自然(或机械)吹风,短暂抑蕾的方法,诱导分生众多侧枝,从而达到了出来整齐、健壮和高产的目的。又如平菇在采收一、二潮菇后,搬至室外进行覆土栽培和精细管理,仍可继续出菇,且菇体大产量高。
8.认真防治病虫害 主要是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搞好栽培场所的环境卫生;选用优质、新鲜、无霉变的原辅材料;采用机械化拌料、装袋,提高工作效率,缩短从装料至高压的时间,减少培养料酸变的百分率;保证高庄(或平压)彻底;推广二次发酵;辅之以xx、物理等综合防治,把病虫危害降低至最小限度,这也是取得速生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9
9.搞好产品保鲜、加工 如双孢蘑菇采用0.1%焦亚硫酸钠或0.1%农用xx素等保鲜剂,浸泡 25分钟,捞出晾干,再用聚乙烯保鲜袋包装,可以保鲜2-3天,这对缓和罐头加工厂在产菇高峰期加工的矛盾和解决鲜菇长距离运输问题,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10.发展鲜茹出口和采用异地出菇方式 基地可以借鉴沿海城市的经验。比如,近几年来欧美各国已兴起食用鲜香菇的热潮,日本、香港的鲜香菇销售量逐年增多,浙江、福建等香菇主产区于1989年开始,将香菇经冷冻处理,空运至日本、香港等市场销售。
二、 质量保证和控制
1、 成品检验:包括 A物理检验 菇型的完整性,包装外观、重量、包装袋密封性。 B 化学检验 ph值、重金属、营养成分、残留农药等。 C 感官检验 组织、形态、色泽、味和香。 D 微生物检验 致病菌、腐败微生物、霉菌等。 为保证产品达到应有的特性要求。需要建立品质控制机构,确立判定品质的依据(标准),检验是否符合标准及对不符合标准的进行处理等。质量保障和控制是基地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2、控制组织机构:建立一个有效、健全的质量控制组织机构,组织机构可有各种形式,对于一个场,大体上由场长、从事质量控制及生产有关的部门的主管及销售、基地或工序质量检验人员组成。
3、判定依据(标准):食品品质的判定依据为各级政府部门颁发的法规条例和标准规范以及企业制定的标准、规程、技术要求等,如国家食品卫生法等等。判定内容包括:
4、食品检验:通过感官或理化、微生物等方法来衡量食品(或原料)特性。常用的检验方式有过程检验和抽样检验。 A 过程检验:从原料(包括材料、辅料)到成品的各个工序都要检验。 B 抽样检验:随即抽取部分进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