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稀土做成“玩具”卖给老外?(ZT)_看看有谁共鸣_新浪博客

把稀土做成“玩具”卖给老外?
朱达志


日前,有媒体报道了韩国浦项制铁财团收购中国稀土企业一事。据悉,有媒体(《每日经济新闻》)从包头市工商局了解到,被收购中国企业包头永新稀土公司现已更名为“浦项(包头)永新稀土有限公司”,浦项中国董事长兼总经理郑吉洙为新公司的负责人。


稀土其实不是土。18世纪末稀土元素刚被发现时,由于其储量稀少,因而得名稀土。因其对于工业和军事制造业而言太重要了,有“工业维生素”之称,而且又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因此有人认为稀土“比石油更昂贵”。中国虽然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占全球储量的四成以上,但是,鉴于其不可再生性,以及开采过程中将造成对环境的严重破坏这一情况,中国目前对稀土的开采和出口已采取了比较严格的限制措施。


xxxx不久前发表文章称,中国为了保护环境拟限制部分稀土矿的无序开采,一些国家的政府和全球公司近来对此表达担忧。其实美国的稀土储量也很大,仅次于中国;但是,美国为了保护自家的环境和资源,基本上不在自己国土上开采稀土,而选择主要从中国进口。而且,美国等西方国家从中国购买稀土比其在本国开采还要便宜得多。难怪他们会对中国近来的稀土限制措施“表示担忧”。


其实,早有专家痛心疾首地预测道:中国拥有全球近50%的稀土储量却“透支”出了全球90%的市场份额,其价格早晚要暴涨;但那时中国的稀土储量很可能已所剩不多,还得高价从国外购买,这对同样也是稀土消耗大国的中国而言,不啻为噩梦一个。


韩国是稀土使用大国。由于“受到中国稀土产品出口配额限制,如果是韩国的稀土公司直接到中国投资,会相当敏感,但是通过钢铁公司,敏感性就没那么强。”这就是他们要和中国公司合资生产稀土产品的原因。具体说,浦项和包头的合资公司将生产出来的稀土产品加工成铁合金,然后出口到韩国,而中国对铁合金的出口是不加限制的。很明显,合资公司是在钻中国法规的空子。


相关报道用了一个耸人听闻的标题:“浦项财团入主包头永新稀土 6千万撬动10亿项目”。说的是,永新稀土项目总投资10亿元,但是韩国浦项财团却以6千万元左右入股,获得60%的股权。这实在是匪夷所思。而记者多方查证,也未探得其中蹊跷。不过这个暂且不说,更大的问题是,外商为什么总是能够找到中国的政策空子去钻?


据说,《外商投资稀土行业管理暂行规定》只对稀土矿产品范围、稀土冶炼、分离产品范围、稀土深加工及应用产品范围作了界定,并没有精细到具体的产品名称。一位稀土企业高管表示,政府要将所有涉及产品以目录的形式呈现,存在技术难度。所以外资就很容易打擦边球。这样的逻辑简直令人崩溃。假如有个国家明令禁止粮食出口,于是商人们就把粮食加工成各式各样可食用的“玩具”,譬如十二生肖玩偶饼干之类,是不是该国就拿他们没办法了呢?


包头市国家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李兴表示,一般外资企业要并购或者参股稀土企业,首先要得到当地政府稀土管理办审批,然后才能到工商局领取营业执照;而要真正获准生产,还需要通过商务、外经贸、海关等部门的审查。我不知道,浦项财团是怎样过五关斩六将,顺利获得合资生产稀土铁合金这个“玩具饼干”的?
 
附文:
浦项财团入主包头永新稀土 6千万撬动10亿项目

2010年06月18日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谢晓萍 实习生 李娇凤 发自北京


  日前,有媒体报道了浦项制铁财团收购国内稀土企业一事,《每日经济新闻》调查后发现,被收购企业并非媒体报道所称江苏永信稀土贸易公司,而是包头永新稀土公司。


  昨日,《每日经济新闻》从包头市工商局{dj2}获悉,包头永新稀土已经更名为“浦项(包头)永新稀土有限公司”,浦项中国董事长兼总经理郑吉洙为新公司的负责人。


  对于双方合资之后的生产计划等相关细节,浦项中国相关人士表示,“我们已经成立了新的公司,目前正在招聘新的人员加入包头公司,其他的一概无可奉告。”

 


  永新稀土已完成更名


  相关资料显示,包头市永新稀土有限公司注册时间为2002年,注册资本为50万元,生产范围为“稀土化合物、永磁材料”等。日前,包头永新稀土已经更名为“浦项(包头)永新稀土有限公司”。


  《每日经济新闻》在采访中了解到,永新稀土于2008年在包头市稀土高新区建设的钕铁硼微晶合金及钇镁合金项目,得到包头市发改委的批复。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全部由企业自筹。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400吨钕铁硼微晶合金及100吨钇镁合金的生产能力。2008年5月开工建设,预计于2009年12月竣工,但此项目是否已经竣工,记者并未从相关人士方面获得有关信息。


  业内人士在看到相关信息后,也产生疑问,一个能投资10亿元项目的公司,为何韩国浦项财团能以6千万元左右入股,获得60%的股权?记者多方查证,但未得到确切回复。


  北京安泰科信息开发有限公司分析师陈家作表示,“韩国受到中国稀土产品出口配额限制,如果是韩国的稀土公司直接到中国投资,会相当敏感,但是通过钢铁公司,敏感性就没那么强。”


  赣州华京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高管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很多稀土金属都可以和铁做成铁合金,原来铁合金出口要收10%的关税,现在出口关税有所调整,而且出口不受限制。以前就有外资入股中国稀土生产企业后,将生产出来的产品加工成铁合金,然后出口到自己国家。


  虽然中国目前已经采取了比较严格的限制措施,但是却依然难以阻断外资通过同本土企业合资与入股获得稀土资源的热情。

 


  政策的缺失被外资钻空子?


  外资并购中国的稀土企业要经过哪些审批程序?


  包头国家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李兴表示,一般外资企业要并购或者参股稀土企业,首先要得到当地政府稀土管理办审批,例如:是否符合投资条件、产品生产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出口配额问题等;得到政府稀土管理办同意之后,才可以到工商局审批获得营业执照,而后还需要经过商务部主管部门外经贸、海关等部门的审查。
  然而,即使层层审批仍然难以阻止稀土资源被外资变相出口。对此,李兴表示,政府对稀土相关加工产品定位模糊造成了今天的尴尬,“行业管理规定中只是粗略记载了大概的稀土加工产品范围,如果将所有禁止生产的产品以目录的形式表示出来,将有利于相关部门的管理。”


  据《每日经济新闻》了解,《外商投资稀土行业管理暂行规定》中,只包括对稀土矿产品范围、稀土冶炼、分离产品范围、稀土深加工及应用产品范围,而并没有精细到具体的产品名称。


  一位稀土企业高管表示,目前来说,中国的稀土加工技术比较落后,大多数都是一些中小企业,跟国外有明显的差距,一定程度上,政府要将所有涉及产品以目录的形式呈现,存在技术难度。


  上述高管认为,由于政策界限不是很严密,外资就很容易打擦边球,“政府对铁合金的出口是没有限制的。”多年来,外资在中国投资稀土实际上并没有带来多少技术,都是很初级的技术,并不是xx技术。浦项制铁是钢铁公司,不太可能有稀土方面的技术。


  “应制定企业准入门槛,严格控制外资企业进入稀土开发领域。”政协十一届全国委员陈凯此前在两会上谈了他对保护稀土方面的建议。他在提案中说,“对于稀土的开采利用,国内企业、外资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想方设法参与其中。虽然政府对此也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往往效果不甚明显。为了保护稀土资源,必须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设立企业准入门槛,对于一些外资企业利用参股等形式对稀土进行开采的行为尤其要加大监管力度,有效保护稀土的开采和利用。”


  北京大学博士青岩撰文指出,“从长远计,xxx而且最容易实行的方式,莫过于立刻禁止稀土出口,只维持国内生产以及研发所需的产出规模,或者干脆从国际市场购买。”


 
 
韩国浦项财团近6000万收购中国稀土贸易公司
2010年06月11日  {dy}财经日报  曹开虎


  在中国逐渐收紧稀土出口的政策压力下,外国企业不得不通过其他途径曲线从中国进口稀土资源。


  韩国资源公司(Korea Resources Corp)昨天表示,该公司与浦项制铁组成的财团已经以5976万元人民币收购了江苏省宜兴市永信稀土贸易有限公司(下称“永信稀土”)总计60%的股权。


  这家公司在一份公告中称,永信稀土目前持有新公司Posco Kores Yongxin Rare Earth Metal Co。的40%股权,浦项制铁持股31%,韩国资源公司持股29%。


  在昨天晚间接受《{dy}财经日报》采访时,永信稀土负责人李效平不愿承认双方已经签署了重组协议,“(与韩国资源公司)谈了,还没有到那一步。”他表示,需要看到韩国资源公司的公告后再谈论此事。


  公开资料显示,永信稀土成立于2003年3月份,是以销售各种稀土产品为主要业务的贸易型公司。


  稀土被称为“工业味精”,广泛应用于特钢、风电设备、汽车尾气净化设备、精密仪器制造、国防等领域。
  中国是世界上{zd0}的稀土储量国、生产国和出口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稀土矿产品产量为12.5万吨,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产量为13.5万吨。而2008年,中国稀土消费量只有7万吨,而世界稀土消费量为13万吨。


  为了保护好国内资源和环境,最近几年尤其是从去年开始,国内开始大幅收紧稀土出口量。
  韩国企业入股永信稀土的目的即是通过这家公司,从中国获得稀土资源。


  但是记者注意到,在前两年商务部发布的稀土出口配额中,永信稀土并没有出口配额权。“没有出口配额,就没有权力出口稀土。”内蒙古自治区稀土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张安文告诉本报。


  分析人士认为,没有稀土出口配额的公司,可能通过参股或者其他方式与国内具有稀土出口配额的公司进行合作,进而打“擦边球”从国内出口稀土资源。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把稀土做成“玩具”卖给老外?(ZT)_看看有谁共鸣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