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营销的两极思维阿里巴巴huguanyu的博客BLOG

欢迎光临大司南在线管理咨询

 

 好久都没有参加阿里巴巴的活动了,找个原因说忙吧,那是可能连我自己都不太相信的借口,说实话是因为没了兴趣吧,又恐得罪一些容易得罪的人。好在还有象独身一代为数不多的阿里巴巴老友尚记得有散人这号人在,于是就欣然接受下了参与【中国管理模式】的社区活动邀请,答应下来后再一看活动时间,额的个娘呀,哪有时间能写出一篇质量象点样的文章?搜索片刻后忽然想起2007年我曾向一帮行情中人卖弄过我的“中国式管理”膏药,今天就从中找出一帖来请大家重温一下,虽然文中案例有些过时,但原理是相通的,望大家谅解。

 

        品牌营销的两极思维 

 

 前段时间就营销之中国芯的讨论,闹得是天翻地覆,期间散人重点强调的是品牌营销,而品牌营销之重点就是要敢于颠覆。说实话,我非常反对和谐营销一说,和谐营销的提出是大企业的阴谋。什么是和谐?和谐就是遵守规矩。而规矩又是什么?规矩就是人们为了维护其既得利益而为他人制定的行为准则。而还没有获得利益的中小企业如果不去颠覆,去讲和谐,那你就死定了。退一万步讲,就是非要讲和谐,那你也只能是先颠覆再和谐。

 如此,就有人站出来说话了:品牌营销是个高难度动作,特别是在国际竞争日益本土化,广告、价格等各种营销手段极度泛滥的中国市场!即使是品牌成熟度{zg}的电子行业,最近也是麻烦事不断,还举例说:

 报道一:据《南方日报》{zx1}消息,2006年1~8月中国电子xxxx11家亏损,其中有6家亏损额超亿元!

 报道二:信产部经济运行司、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和赛诺市场研究公司10月31日联合发布了一个数据:“今年9月,国产品牌主流液晶电视32、37、40、42英寸的全线产品,净利润均为负数;明年彩电更或将全行业亏损”。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的平板电视必将重蹈中国手机行业的覆辙。

 报道三:长虹集团因无法忍受“赔本赚吆喝”的折腾,全面收缩空调战线,退守川渝市场。这个曾经是中国家电行业{dy}个吃价格战“螃蟹”的品牌,最终逃脱不了成为空调价格战炮灰的宿命。

 报道四:《北京商报》消息,素有“价格屠夫”美称的格兰仕微波炉开始反省自己的价格战策略,正在暗中放弃价格战。

 如果,再鼓历企业去颠覆,那中国市场就更乱套了。可是,散人认为有人是曲解了本人之颠覆说,或者只是以广告战、价格战等一些营销手段来狭隘的理解了散人的颠覆说。众所周知,中国的电子行业是中国品牌价格战的发源地,应该说价格战对于行业品牌的优胜劣汰,以及反击外国品牌功不可没。但毕竟价格战只是品牌营销的一种方式,并且是一种比较低级的方式,谁都知道价格战是把“双刃剑”,无休止的、恶性的价格竞争必然对品牌造成巨大伤害:由于价格的不断下降,一方面企业为了生存,绝大部分都会选择“偷工减料”,使产品品质不断下降;另一方面,消费者购买完之后发现又降价了,于是不信任感自然产生。这些都是对品牌美誉度的致命打击。但是不打价格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作为“上帝”的顾客以及处于{jd1}强势地位的国美、苏宁等终端市场,谁会相信“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誓言呢?

 价格战已经使中国的电子行业陷入深渊,但是受害的远不止电子行业,几乎所有中国的品牌都陷入难以自拔的价格漩涡。近年外资对中国品牌的并购屡屡得手,这其中就有价格战种下的恶果。价格战必然导致品牌利润空间大幅度下滑,于是中国的很多品牌在“前有狼后有虎”的国际化竞争中步履维艰。面对价格战的漩涡,面对强势的终端,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我们不能空谈放弃价格战,那只是自欺欺人的说法。

 中国品牌的管理者需要“品牌营销的两极思维”:在品牌的定位坚决不变、产品的品质坚决不破位的原则下,一方面通过开发有突出卖点的、差异化的、精致化的产品,结合大力度的产品推广造势,或者通过与品牌核心诉求相符合的品牌事件营销等方式展现品牌的品位化,提升品牌的美誉度;另一方面不断推出xxx好、有价格优势的产品,打击竞争对手,从而在“品牌推广与价格战的此消彼长”中保证品牌的重心不会因为价格战而下移,使品牌形象不会因为价格战而受损。

 品牌推广的造势活动是将品牌的重心往上拉,提升品牌的美誉度,当然,这里要求不管是新产品的推广还是品牌事件营销,都必须满足品位化和提升美誉度的要求,因为毕竟有一些事件营销只是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而已。每一次价格战都是将品牌的重心往下拉,或多或少使品牌的美誉度受损,所以价格战必须把握好分寸:降价不能降品质,外观简约但不简单。因此,在品牌营销的过程中,企业必须平衡好品牌重心问题,做好品牌营销的两极工作,从而避免出现“叫好不叫座”或者在无休止的价格战中“战死沙场”的结局。

 所幸的是,中国已经有一些有先见之明的品牌成功地运用了“品牌营销的两极思维”,并且因此带领企业超脱价格战的泥潭。家电行业的海尔开发健康、节能、环保的双动力洗衣机,摆脱了中国产品传统的低价形象,进入国际xx市场。乳品行业的蒙牛,虽然在终端和伊利打得难分难解,但在品牌的高品位营销方面下足了功夫。2006年10月22日,世界乳业大会在上海召开,蒙牛凭借着自主创新的xx产品“特仑苏”一举夺得四年一度的世界乳业{zg}奖“新产品开发奖”。百年历史的全球乳业“奥运盛典”的颁奖台上,{dy}次由中国人捧起了奖杯!我们曾经担心爱玩“航天员专用奶”和“超级女声”噱头的蒙牛能走多远,而今,已开始在xx发力的蒙牛给了我们足够的信心。

 伟大{lx}xxx先生曾经告诉我们“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对于深陷价格战漩涡的中国品牌,只有抓好品牌营销的两极,才可能突破“前有狼后有虎”的困境。



无显示 无显示
郑重声明:资讯 【品牌营销的两极思维阿里巴巴huguanyu的博客BLOG】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