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模具设计.橡胶模具设计- 中国机械网

橡胶模具设计.橡胶模具设计 - 中国机械网

2010-06-23 10:24:21 阅读18 评论0 字号:



  橡胶模具设计 2009-07-12 22:20 随着我国橡胶制品工业的成长,橡胶制品的种类日益增多,产量日益扩大,促使着橡胶模具设计与打造由传统的经验设计到定见计较设计。尤其是橡胶生产装备的不停提高与生产工艺的不停改进,橡胶模具越来越多,模具的打造程度与模具庞大程度也越来越高越精致。高效率、自动化、精密、长寿命已经成为橡胶模具成长的趋向。

  一、 橡胶模具的分类

  橡胶模具根据模具结构和制品生产工艺的不同分为:压制成型模具、压铸成型模具、注射成型模具、挤出成型模具四大经常使用模具,以及一些生产特种橡胶制品的特种橡胶模具,如充气模具、浸胶模具等。

  1. 压制成型模具

  又称为平凡压模。它是将混炼过的、经加工成一定形状和称量过的半成品胶料直接放入模具中,而后送入平板硫化机中增大压力、加热。胶料在增大压力、加热作用下硫化成型。

  特点:模具结构简单,通用性强、施用面广、操作利便,故在橡胶模压制品中占有较大比例。

  2. 压铸成型模具

  又称传递式模具或挤胶法模具。它是将混炼过的、形状简单的、限量一定的胶料或胶块半成品放入压铸模料腔中,通过压铸塞的压力挤压胶料,并使胶料通过浇注系统进入模具型腔中硫化定型。

  特点:比平凡压模庞大,适用于制作平凡模压不能压制或勉强力压制制的薄壁、细长易屈曲的制品,以及形状庞大、难以加料的橡胶制品。采用这种模具生产的制品致密性好、质量优越。

  3. 注射成型模具

  它是将预加热成塑性状态的胶料经注射模的浇注系统注入模具中定型硫化。

  特点:结构庞大、适用于大型、厚壁、薄壁、形状庞大的制品。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能实现自动化生产。

  4. 挤出成型模具

  通过机头的成型模具制成各种截面形状的橡胶型材半成品,达到初步造型的目的,而后经过冷却定型运送到硫化罐内进行硫化或用作压模法所需要的预成型半成品胶料。

  特点: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能实现自动化生产。

  二、 成型装备

  模压法模具施用平板硫化机。(蒸汽硫化机:一般饱和蒸汽的{zg}压力可达0.6~0.8Mpa,硫化温度在158~168范围内。电阻丝加热平板、油压平板硫化机)

  压铸法模具施用压铸机。

  注射法模具施用注射机。(注射机工作压力一般为100~140Mpa,硫化温度为140~185,硫化时间为1~5分)

  挤出法模具施用挤出机。

  压制成型模具的设计原则

  为了保证制品有正确的几何形状和一定的尺寸精密度,在设计模具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1. 掌握和了解橡胶制品所选用的橡胶材料(牌号)硬度(邵氏)和收缩率。

  2. 设计的模具结构合理、定位可靠、操作利便、易于清洗和制品修边。

  3. 模具中模腔的数量适当、便于机械加工和施用。

  4. 在保证模具强度和刚度情况下力求模具轻便。

  5. 模具设计符合标准化。

  二、 压制成型模具的结构

  1. 开放式

  哄骗上下模{zj2}吻合时的压力压制制品,多余胶料从分型面益出,制品有程度方向飞边。

  适用于硬度较低,具备较大流动性的胶料和形状简单的制品。

  结构形式

  2. 封闭式

  封闭式模具型腔上端带有一定高度的,模具共同高度,压制历程中胶料不容易外溢,能充分地充满型腔,制品致密性好。

  封闭式模具适用于夹布、及其他织物的制品、胶料硬度较高、流动性差的制品。

  结构形式

  3. 半封闭式

  模具一端带有一定深度锥面共同。特点是操作安全、定位可靠、不容易拉毛共同面,施用面广。

  适用于上下带有型腔、制品同轴度要求较高的单腔模具。

  结构形式

  4. 搭钮式(合叶式)

  适用于制品件较小或模具中的镶块暴露在凸模上,操作时容易碰伤的情况。

  结构形式

  5. 外箍压紧式

  适用于夹布胶带、平胶带等带夹织物制品。

  结构形式

  橡胶模具设计

  一、 橡胶挤出机模具设计步骤

  1. 模具结构的选择

  2. 分型面的选择

  3. 型腔尺寸的确定

  4. 镶块及型芯安装方法的确定

  5. 其它尺寸的确定。

  模具结构的形式直接关系到制品质量、生产效率、模具加工难易、施用寿命等。制品不同,模具结构不同;制品不异,施用的装备不同、加工工艺不同,模具结构也不同。

  二、 分型面的选择

  1. 分型面:分开模具,取出制品的面。

  2. 分型面选择位置的不同直接影响到胶料的填充、制品质量、模具加工、模具施用、制品修边等。

  3. 分型面设计原则

  ⑴橡胶挤出机保证制品顺利取出与脱模

  具体结构见下图。

  ⑵模具的分型面应只管即便闭开制品的工作面 具体结构见下图。

  ⑶同一类型制品不同分型面的选择

  同一类型制品的分型面选择必须考虑到制品的取出。制品能否取出决定于制品厚度、断面与内径的巨细。

  具体结构见下图。

  ⑷分型面选择的{zd0}特点

  分型面的选择在制品的非工作面上,或者在制品的边角、圆弧突出点的面上。突出点在边角或圆弧订交的制品,分型面一般设置在边角或圆弧订交处为宜。如图所示。

  (5)夹布、夹织物制品的分型面

  夹布、夹织物制品的分型面的选择,既要考虑胶料与夹布织物的安顿与填充,又要考虑胶料与织物的压紧和压实,因此,分型面必须有适当的嵌入的深度。经常使用的嵌入深度H=3~6mm。如图所示。

  ⑹橡胶制品中各类套管、防尘罩、橡胶轴承分型面的选择

  上述制品分型面的选择应根据工厂的实际情况考虑,但一定要保证模具导热匀称,制品取出利便。分型面可分为立式、卧式。具体见下图。

  对一般细长套管(两头大、中间小,或带有台阶的各类保护套),当立式分型面加料困难,且模具闭合高度跨越模具宽度而影响导热时,通常采用卧式分型面的模具结构。如图。

  橡胶挤出机对海浪形的防尘罩,分型面采用卧式两瓣模结构。模芯由多件(5~6块)镶块组合。如图所示。

  如果防尘罩台阶较少,此中一端口径较大,制品厚度小于1.5mm,也可采用整体模芯结构。这样模具加工容易,操作利便。也可采用圆片形拼合模芯结构。如图所示。

  别的,橡胶轴承制品分型选择应根据制品高度确定。当制品高度跨越60mm时,模具应采用卧式分型面。如图所示。

  经常使用O型圈分型面 的选择,一般按施用要求可分为180°和45°分型面的结构。如图所示。

  180°分型面一般适用于固定(静态)密封的场合,45°分型面一般适用往复直线、旋转运动的动态密封场合(固定密封也可施用)。

  三 模具定位模具型腔一般由多块模板组成,要确保制品在型腔中获得准确的形状与位置,必须采用不同的方式的定位,不然难以压制出准确的制品。

  橡胶挤出机模具定位的结构方式:

  1. 圆柱面定位

  结构形式如图所示。

  特点:通用性强,加工利便,定位可靠。

  设计要求:

  (1) 定位共同长度h应大于制品的高度H,否则易压坏模具。

  (2) 圆柱面定位有单向定位、双向加强定位结构。

  单向定位:如图。

  合理结构因为制品在硫化特殊情况钻缝,导致出模时制品边缘拉伤以及钻缝残留飞边,影响制品外观质量。

  双向定位:适用于长壁管类的制品。

  特点:双向定位加料利便、并具备良好的定位机能、制品壁厚匀称、型芯不容易歪斜等。

  定位方式有球面定位和圆锥面定位,如图所示。

  2. 橡胶挤出机圆锥面与斜面定位

  结构形式:

  特点:机能可靠,精密度高,加工较难,操作利便,斜面共同不容易损伤、拉毛,模具施用寿命长。

  技能要求:

  (1) 圆锥面、斜面定位采用6°~15°,经常使用10°。共同定位高度为6~10mm。

  3. 导柱、导套定位

  结构形式:

  特点:适用于多腔模具。

  技能要求:

  (1) 导柱排列方式:三孔丁字形排列(比后者好,因此应用较多));一大一小对角排列。

  (2) 导柱直径:6、八、12、16mm;长度:24、2八、34、3八、44、48mm,比模具闭合后短1~2mm。也可视模具高度而定。

  (3) 共同精密度:见图:

  4. 镶块与V形挡板定位:适用于压制异形胶管、护套、空芯嵌条等卧式模具,它既解决了模具加工困难,又能拉紧模具。

  结构形式:

  特点:能解决加料后型芯的定位问题,从根本上防止上下模或型芯压坏的现象。

  5. 螺钉定位

  形式较多,特点是既可起调节作用,又可起拉紧、定向作用。

  (1) 螺钉调节高度定位

  带有金属嵌件活门的杂件制品,因为嵌件尺寸误差不相一致,如嵌件为上偏差,导致压胶时嵌件高度变形;如嵌件为下偏差,导致制品缺胶或出现微孔不致密状态;如增加胶料,则制品飞边增厚。用螺钉调节嵌件高度,可以制止压胶时造成的飞边增厚、变形、缺胶等现象。

  橡胶挤出机用螺钉调节嵌件定位高度,操作比力麻烦。压胶前必须先压紧上模,待螺钉高度(压紧嵌件状态)调整后,再卸下压紧螺钉,而后加料、增大压力硫化。否则嵌件与模具高度H必须作到一致,将比力困难。如图所示。

  (2) 骑缝螺钉定位

  带方形或异形的型芯要求定位时,可用骑缝螺钉或骑缝圆柱销定位,如图所示。

  (3) 嵌件或型芯螺钉定位

  此方法适用于制品中带有镶件制品,或用卧式模具成型的制品中型芯用螺钉拉紧定位的情况。

  四 胶料收缩率的确定(1) 胶料收缩率的定义

  胶料在压制、加热硫化历程中,胶料内部发生变形和交联,由此产生热膨胀力,硫化胶料在冷却历程中,应力趋于消弭。胶料的线性尺寸成比例缩小。因此,在模具设计中,成型部分的尺寸需响应地加大。收缩率比例一般采用百分比表示。

  (2) 橡胶挤出机影响胶料收缩率的因素

  橡胶的热膨涨、制品的结构形式如端面壁厚、有无金属非金属嵌件、制品的含胶率、硫化温度、胶料的致密程度、硫化工艺等。

  ① 制品收缩率随所用胶料量的增加而增大。如图所示。

  ② 制品收缩率随硫化后的橡胶硬度增加而成马鞍形变化。如图所示。

  ③ 制品收缩率随硫化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④ 半成品胶料重量与收缩率的关系 (3) 胶料收缩率的一般规律

  ① 硫化温度越高(跨越正硫化温度),收缩率越大。在一般情况下,温度每升高10°C,其收缩率就增加0.1%~0.2%。

  ② 胶料压延方向和在模具中流动方向的收缩率大于垂直方向的收缩率;流动间隔越长,收缩率越大。

  ③ 半成品胶料量越多,制成品致密度越高,其收缩率越小。

  ④ 胶料的可塑性越大,收缩率越小;胶料的硬度越高,收缩率越小。(高硬度例外,据实验测定,胶料硬度跨越邵氏90度以上,其收缩率有上升的趋向)

  ⑤ 填充剂用量越多,收缩率越小;含胶量越高,收缩率越大。

  ⑥ 多型腔模具中,中间模腔压出制品的收缩率比边沿模腔制品的收缩率略小。

  ⑦ 注射法制品比模压法制品的收缩率小。

  ⑧ 薄形制品(断面厚度小于3mm)比厚制品(10mm以上)的收缩率大0.2%~0.6%.

  ⑨ 一般制品的收缩率随制品内外径和截面的增大而减小。不同类型橡胶的收缩率巨细依次为氟橡胶、硅橡胶、三元乙丙胶、xx胶、丁晴胶、氯丁胶 。(以上橡胶类型按胶种而言,不是按胶种配方牌号)。

  ⑩ 经常使用的橡胶制品的收缩率

  ? 棉纱织成的布经涂胶后与橡胶分层贴合的夹布制品,其收缩率一般在0~0.4%;

  ? 夹氯纶线制品,其收缩率一般在0.4~1.5%;

  ? 夹锦纶丝、尼龙布制品,其收缩率一般在0.8~1.8%;

  ? 夹层织物越多,收缩率越小。

  ? 衬有金属嵌件的橡胶制品收缩率小,且朝金属方向收缩,其收缩率一般在0~0.4%;

  ? 单向粘合制品其收缩率一般在0.4~1.0%;(如骨架油封结构中嵌件粘合部分其收缩率一般在0~0.4%;唇口部分(纯胶部分)收缩率为阶梯形式,离嵌件一端越近,其收缩率越小,反之越大。)

  ? 硬质橡胶(邵氏硬度大于90度),含胶量约在20%时,制品其收缩率一般在1.5%;

  ? 橡胶与塑料拼用像塑制品的收缩率一般在1.1%~1.6%;约比同类橡胶制品小0.1%~0.3%;

  ? 带槽方形制品,因为橡胶压制时挤压方向关系,B向比A向收缩率大0.2%~0.4%,如图。

  (4) 橡胶挤出机胶料收缩率的计较方法

  胶料收缩率随胶种、模具、工艺条件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现在还没有1个准确的、完善且具备实用价值的计较公式。有经验的设计职员常凭经验数据预计和积累实际测定数据为参考。

  经常使用的橡胶收缩率计较公式如下。

  1. 橡胶制品与模腔响应尺寸计较公式:

  C=(L2—L1)/ L1 X {bfb}

  C—制品胶料的收缩率:

  L1—室温时测得的橡胶制品尺寸;

  L2—室温时测得的模具型腔尺寸。

  2. 以邵氏硬度计较制品胶料收缩率的经验公式:

  C=(2.8---0.02K)X {bfb}

  K—橡胶的邵氏硬度。(查《橡胶模具设计打造与施用》,虞福荣编。)

  3. 以橡胶硫化温度计较制品胶料的收缩率的一般公式:

  C=(α—β)ΔT ?R X {bfb}

  α—橡胶的线形膨胀系数;

  β—模具材料的线形膨胀系数,

  ΔT—硫化温度与丈量温度差,

  R—生胶、硫磺、有机共同剂在橡胶中的体积百分号(%)。

  α、β常见值见下表

  五 模具型腔尺寸计较收缩率对制品成型尺寸影响很大,别的,制品尺寸的波动还取决于合模压

  力、硫化历程中的工艺条件,也取决于模具结构和工艺历程。所以考虑模具尺寸 时应综合考虑,并配以经验数据,以得到合理的成型尺寸。

  计较模具型腔尺寸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橡胶挤出机厚、薄制品模具型腔内外径尺寸计较

  制品厚、薄、断面宽度对胶料收缩率有一定影响。实践证明:制品越厚,收缩率越小;断面宽度越大,相对收缩率也越小。制品厚度、断面宽度对胶料收缩率的影响(又称补偿值)见表。

  表 制品厚度H、断面宽度W对胶料收缩率S补偿值S

  厚度范围H ≤3 >3~6 6~10 10~20 20~30 30~40 >50

  断面宽度W

  收缩率S补偿值S(%)

  S

  S -0.1 S -0.2 S -0.3 S -0.4 S -0.5 S -0.6

  在上表中,当H、W不在同一数值范围内时,S 值取H、W中尺寸范围小者为补偿值。如:H=3、W=25时,应取H=3相对补偿值S = (S -0.1)%。

  厚、薄制品的模具型腔外径尺寸按下式计较:

  D = D+(D×S)

  式中:D —型腔外径尺寸;

  D—制品外径尺寸;

  S —胶料收缩率补偿值。

  厚、薄制品的模具型腔内径尺寸按下式计较:

  d = d+(d×S)

  式中:d —型腔内径尺寸;

  d—制品内径尺寸;

  S —胶料收缩率补偿值。

  2.衬有金属嵌件制品的收缩率 衬有金属嵌件橡胶制品,其收缩率较小,且朝金属嵌件方向收缩。对一般带有金属嵌件的制品,可以按下列经验公式计较其自由收缩值。

  制品形状如图所示。

  双向制品时:U≈+ (W? S)

  单向制品时:U≈H?C+ (W? S)

  式中:U—自由收缩最深深度;

  H—制品胶料厚度(嵌件粘接高度);

  S—胶料收缩率;

  W—制品断面宽度。

  3.橡胶挤出机橡胶O形圈模具型腔内径及断面尺寸计较

  3.1 O型圈型腔内径尺寸及公差的计较,可按下列公式计较:

  d = d (1 + S )±Δ

  式中:d —型腔内径尺寸;

  d—制品内径尺寸;

  S—内径收缩率;

  Δ—型腔内径公差(提高精密度后公差,其值约等于O形圈制品内径公差的0.3倍)。

  3.2 型腔断面尺寸及公差,可按下列公式计较:

  W = W ( 1 + S )±Δ

  式中:W —型腔断面直径;

  W—O型圈断面直径;

  Δ—模具型腔断面公差取±0.05(包括上、下模合拢后型腔断面错位量)。

  型腔尺寸计较应遵循的原则:

  1. 差表以硬度为基准,计较收缩率近似商;

  2. 提高型腔的加工精密度,一般制品要求提高2~3级,其公差值约等于制品公差的0.3 倍左右。

  3. 在新开的模具,尽可能留有修模的余地。

  橡胶模压制品的废、疵品分析其原因首要有:

  1. 橡胶收缩率计较不准。

  2. 成型、硫化工艺不正确。

  3. 模具结构不合理。

  4. 胶料本身有缺陷。

  5. 制品尺寸公差太小。

  橡胶模压制品的废、疵品分析见下表

  序号 废品类型 废品 特征 产生的原因

  1 尺寸不准 制品厚度不均,外形尺寸超差,其尺寸不符合图样要求 1. 装备、模具平行度不良

  2. 橡胶收缩率计较不准

  3. 模具加工不良

  2 挤出机缺胶 制品没有明显的轮廓,其形状不符合图样要求

  制品有明显的轮廓,但存在局部缺刻、欠缺 1. 装入的胶料重量不足

  2. 压制时上升太快,胶料没有充满型腔而溢出模外

  3. 排气条件不佳

  3 飞边增厚 制品在模具分型面处有增厚现象 1. 装入的胶料超量过多

  2. 模具没有须要的余料槽或余料槽太小

  3. 压力不够

  4 气泡 制品的表面和内部有鼓泡 1. 压制时型腔内的空气没有全数排出

  2. 胶料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或易挥发性的物质

  3. 模具排气条件不佳

  4. 装入的胶料重量不够

  5 凸凹缺陷 制品表面有凸凹痕迹 1. 模具加工时留下的加工痕迹

  2. 胶料本身有缺陷(如黏度大或超期)

  3. 模具排气条件不佳

  6 裂口 制品上有分裂现象 1. 启模时取出制品时,制品被划伤

  2. 因型腔内涂刷断绝剂过多而造成胶料分层现象

  3. 模具结构不合理

  4. 胶料成型方法不合理(特别是氟橡胶与高硬度丁晴橡胶)

  7 皱折裂纹、离层 制品表面皱折

  制品表面和内部有裂纹、离层的现象 1. 型腔内装入了脏污的胶料

  2. 型腔内所涂的断绝剂过多

  3. 不同胶料相混

  4. 工艺操作(成型、加料方法)不正确

  5. 胶料超期

  8 杂质 制品表面和内部混有杂质 1. 胶料在塑炼、混炼及保管、运输中混有杂质

  2. 模具没有清理干净(包括飞边、废胶未清理干净) 9 分型面错位 制品在分型面处有较大的错位 1. 模具打造精密度误差和加工精密度不够

  2. 45度分型胶圈因为飞边增厚

  3. 模具定位不良

  10 卷边 制品在分型处有明显的向内收缩的现象 1. 胶料加工机能差(如氟橡胶)

  2. 模具结构不合理(厚制品应采用封闭式结构模具和合理开置余料槽)

  11 挤出机粗糙度不够 制品表面粗糙度不符合有关标准的响应要求 1. 模具粗糙度不够

  2. 镀铬层有部分脱落

  3. 有些胶料腐蚀模具表面

  12 结合力不强 金属嵌件与橡胶结合不好 1. 金属嵌件镀铜或吹砂质量不好

  2. 没有严格执行涂胶工艺规程(包括施用超期镀铜件、胶粘剂或混炼胶)

  3. 压制地点的相对湿度太大

  4. 胶料与金属粘接剂选择不当

  13 孔眼 制品有孔眼缺陷 1. 杂质脱落

  2. 气泡分裂

  3. 装入的胶料重量不足

  14 接头痕迹 制品有接头痕迹 1. 成型、加料不正确

  2. 模具结构不合理

  3. 胶料流动、结合性差

  橡胶模具设计几种经常使用胶料易产生的缺陷及特点序号

  经常使用胶料 易产生的胶料及特点

  1 xx胶 易产生粘模、卷边、闷气现象,扯断力差、伸长率大,易于取出制品、硫化流动性好

  2 丁晴胶 易闷气,结合力差,在接头处易产生痕迹而影响制品的强度

  3 氯丁胶 因黏度大,制品表面易产生凹痕(如低洼麻点),制品取出历程中变形量大(特别是热模,强制拉出制品)

  4 丁苯胶 该胶料(特别是3160胶料)对模具型腔腐蚀性大,型腔表面易发黑,故而制品表面光明度差

  5 硅橡胶 收缩率不容易掌握,故而制品尺寸较难保证。6144胶料粘模、硬度低、飞边薄,并且扯断力差,制品取出比力困难

  6 氟橡胶 收缩率变化范围大;与其他胶料比拟,加工工艺性差(如硬度大、流动性小、结合机能差)、不容易变形、硫化定性快,在分型处易卷边(缩边)和产生裂痕(缝)

  7 乙丙橡胶 三元乙丙橡胶(1023胶料)硫化启模后,气息难闻、制品易撕裂,所以有的制品采用冷却后取出

  8 聚氨脂橡胶 混炼、成型、硫化加工工艺性差,易起泡、发粘、开裂、流动性差

  9 丁锂橡胶 该胶料(2840胶料)硫化启模后气息难闻,易粘模,硬度偏低,胶边(飞边)易卷边和粘合

  第三节 橡胶挤出模具橡胶挤出模具的特点

  橡胶挤出成型是橡胶制品生产工艺历程中的1个环节,它为下1个工序提供所需的半成品或预成品。按提供给挤出机胶料的不同可分为冷喂料和热喂料,施用的挤出机亦分别称为冷喂料挤出机和热喂料挤出机。

  挤出原理就是胶料在挤出机中进行加热和塑化,并在螺杆和机筒间受到强烈的剪切,并通过螺杆的旋转不停地向前运送,然后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通过挤出模具(亦称口模)挤出而得到所需的制品形状。

  橡胶挤出成型的特点:

  胶料通过挤出机螺杆的旋转得到进一步的混炼和塑化,保证挤出的半成品胶料质量更致密、匀称;

  应用面广,通过变换口型模,可以挤出各种断面形状的橡胶型材和供压制模具施用的预成型半成品;

  挤出成型的制品速率快,生产效率高,有帮助于自动化生产;

  挤出成型不受长度限制,可以餍足因为装备的限制而不能采用模压打造的超长制品。

  通过挤出模具胶料的变形与膨胀规律。

  胶料通过挤出机口模时间非常短,胶料在离开口模的瞬间压力获释,因此胶料具备瞬时应力松弛的特点,这种应力松弛导致胶料在离开口模后长度方向收缩、断面方向膨胀,这种变形通常称为膨胀变形。

  橡胶挤出膨胀变形有以下规律:

  ①硬度较低的橡胶(邵氏硬度50~60度),膨胀变形大,挤出尺寸不稳定;硬度较高(邵氏硬度70度以上)的胶料挤出变形小,挤出制品形状尺寸比力稳定;

  ②可塑性较好的胶料,挤出后膨胀变形较小,挤出尺寸稳定;

  ③硅橡胶挤出的型材和半成品尺寸形状一般不膨胀,反而有所收缩;

  ④挤出型材的膨胀与制品巨细有关,不异断面形状在不异工艺条件下,膨胀率与型材尺寸成正比。

  ⑤挤出型材膨胀与制品断面形状有关,一般圆断面的制品挤出后断面形状不变,尺寸因膨胀会增大;矩形或其它异形断面形状的制品,挤出后膨胀变形,其断面形状发生改变。因此设计挤出模具时,应充分考虑膨胀变形的因素,力求设计出符合制品要求的断面形状。

  按胶料硬度挤出型材膨胀率见表1。

  表1

  胶料硬度(邵氏A型) 膨胀范围

  50 15%~20%

  60 10%~22%

  >70 5%~20%

  第四节 橡胶注射模具的特点

  橡胶注射硫化工艺是橡胶制品生产中的一项新型加工技能。其{zd0}特点是:缩短硫化时间,减小生产中的准备工序,减缓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橡胶注射硫化的原理是橡胶的线形大分子在硫化交联剂的作用下交联成网状或体形结构的历程,其历程是一种化学反映。化学反映完成的时间随着反映温度的增加而缩短。橡胶硫化历程每当温度升高10°达到同一硫化程度所需要的时间就缩短约一半。当然,橡胶在硫化历程中的化学、物理机能的变化是与温度和时间有关的,选择合理的硫化时间和温度是保证注射硫化制品的机能的关键。

  (一)、塑料橡胶模具分类

  不同成型方法成型的制品施用的模具结构与成型原理是不同的。按成型加工方法的不同,橡塑成型模具

  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1. 注射成型模具

  在注射机的料筒内加入物料,物料在注射机螺杆或柱塞的作用下,向前运送,经螺杆和外部加热装置的作用,由固态变为熔融状态,然后在注射机螺杆或柱塞的作用经模具的浇注系统注入型腔中定型。塑料中热塑性塑料多用注射模具生产,橡胶制品中也越来越多的施用注射模具生产。

  特点:模具结构庞大、适用于生产大型、厚壁、薄壁、形状庞大、尺寸精密度高的制品;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能实现自动化生产。 关闭当前页




引文来源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橡胶模具设计.橡胶模具设计- 中国机械网】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