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区电视志节目编排整理(一)_乡村老田_新浪博客

 

中区电视志节目编排  电视部分

市中区有线电视台

序言:

1991 我国有线电视发展的形势  我国有线电视,自60年代中区开始研究,经过70年代的实验和技术准备,到80年代后期迅猛发展,已成为我国广播电视事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dy}节:设施

播出机房54平方,播音室15平方,节目制作为18平方,演播室49平方,总面积为136平方米。

2006

随着我区广播电视事业持续发展快速发展,事业规模也不断扩大,现有办公设施已不能、、、、为满足广播电视发展的需要和日常广播电视宣传需要,建立中型电视演播室,先进技术设备得到了充分利用,将区政府原浴室修建为中型播演室。

中区广播电视局位于中区政府院内,办公场所为二十世纪70年代建设的砖混结构三层楼房。

二是继续深化自办节目改革,实行制片人制度

2000年,我台自办节目推向市场,实行制片人制度。   

2000年述职报告:

增加设备投入 保证机器设备正常运转和安全优质播出。

为充分发挥我局现有机器设备的作用,克服机器设备短缺的困难,根据制作室、演播室、机房管理制度要求,年初加强了对制作播出各环节的管理,严格了制作时间安排和播出程序,并对制作室、演播室和摄象机实行了专人管理,并负责做好维护和保养工作,保证了机器设备的合理使用和节目制作播出任务的完成。同时,在经济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积极增收节支,全年共投入资金55万余元用于机器设备维修和购置非线编、电视幕墙、台标机、播音提示器、光发射机、切换器、制作台、节目带等设备,建立了全局计算机网络,保证了日常宣传工作需要和安全优质播出。    

 

====================================================

第二节:设备

1989年,电视台已有前端机器一套,卫星地面接收设备一套,采访摄像机两套。主要测试和检修仪器还有场强仪、扫描仪、矢量示波器、脉冲示波器、超高频豪伏表、电视测试信号发生器等。另外固定了机房、录播室等。初步具备了收、转、录、播的条件。

  从试播起,电视台每天按时转播,现在可接收转播8套卫星和开路电视节目;闭路电视一套,每周一、三、五播放文艺节目,星期五播放本区新闻。

济宁广播电视志

 

1989年,电视台已有前端机器一套,卫星地面接收设备一套,采访摄像机两套。主要测试和检修仪器还有场强仪、扫描仪、矢量示波器、脉冲示波器、超高频豪伏表、电视测试信号发生器等。另外固定了机房、录播室等。初步具备了收、转、录、播的条件。

1991年已有美国尤尼卡300兆赫和北京300兆赫发射设备各一套,有摄像设备6套,收监机25台,字幕机2套,匈牙利产采访机2台,卫星接收天线3套。

1991年,有线广播电视共缆传输的发展势头很好,已架设有线电视主干线6条,约50公里,采用美国500平方米,部分采用国产75—9,线路已覆盖整个城区。用户已达3万多户。建有3座卫星地面接受站,采用一套300兆,美国尤尼卡邻频前端为主机,一套北京电视设备厂产邻频前端为备机,已开通12个频道,传送15套电视节目,一套有线广播节目和一套调频广播节目。并成功地进行了双向传输现场直播。

 

1991

在克服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困难,投资70多万元购置了专用设备,其中3/4摄象机两部,3/4编辑线两条,大1/2摄象机两部,大1/2编辑线一条,字幕机、{tx}机各一台,收监两用机十二台,卫星地面站三座,卫星接受机八部,国产和进口临频设备两套。架设电视电缆主干线路长达22公里,支干线长达17公里。传输线路已覆盖城区的80%,现有用户一万九千户,有1/4的城区群众收看我们的有线电视。

1991年已有美国尤尼卡300兆赫和北京300兆赫发射设备各一套,有摄像设备6套,收监机25台,字幕机2套,匈牙利产采访机2台,卫星接收天线3套。台长冯兰魁。

市中区太白路3号

增加设备投入 保证机器设备正常运转和安全优质播出。

为充分发挥我局现有机器设备的作用,克服机器设备短缺的困难,根据制作室、演播室、机房管理制度要求,年初加强了对制作播出各环节的管理,严格了制作时间安排和播出程序,并对制作室、演播室和摄象机实行了专人管理,并负责做好维护和保养工作,保证了机器设备的合理使用和节目制作播出任务的完成。同时,在经济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积极增收节支,全年共投入资金55万余元用于机器设备维修和购置非线编、电视幕墙、台标机、播音提示器、光发射机、切换器、制作台、节目带等设备,建立了全局计算机网络,保证了日常宣传工作需要和安全优质播出。    

91年 机器设备的增加

有线电视是重装备、高消耗的事业,由于我们处在初建阶段,机器设备缺口比较大,影响着事业的发展。199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多方筹资,从省计委争取20万元,区共商、粮食、劳动、物资局等单位给予了大力的资助,共投资50万元购置了急需的3/4摄象机三部,3/4编辑线一条,以及字幕、{tx}机等高等进口设备。为了提高传输质量保证安全优质播出,购进了美国邻频前端和高质量的主干线电缆。

1992年, 现有摄、录、编设备

1、摄象机:日立EONE   3/4摄象机一套  日立FD---C3/4机两套  大1/2机三套

2、编辑线:VO——9850线两套 大1/2编辑线一套

3、字幕机:新奥特3000型一套  普乐5型机一套

4、特技台:WJ—AVE5F二台  MX12一台

5、播出录象机大1/2机八台,3/4机二台

采用300MHI系统邻频前端,(北京电视设备厂生产12频道一套,美国尤尼卡产15频道一套),卫星地面接受站6.5米一套,3.2米二套,目前用12个频道传送15套节目,24小时转播。一套调频立体声节目(98.2MHI)采用音频功率传送有线广播节目音频总功率为9.6千瓦。采用共缆传输方式。频道设置如下:

1992年:

C1:中央一套

C2:中央二套 新疆台

C3:云南贵州台

C4:

C5:四川西藏台

C6:自办节目一套

C7:中教一套

C8:嘉祥台

C9:山东台

C11:自办二套

C12:济宁台

Z7: 中教二套

Z8:兖州台

1992年:有线电视台的事业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已投资近三百万元,建起了三座卫星地面接受站,配备了邻频前端传输设备两台,摄象设备五台套,制作设备两台套,特技机一台套,同时配齐了字幕机,监视器等其他辅助设备。架设主干线近百公里,支线约500公里。发展有线电视用户两万五千余户。在节目传输上,采用进口美国前端设备传送中央一、二套节目,中央教育一、二套节目,及山东台、云南贵州四川等地方台。

有线电视台自办两套节目共开辟十二个频道。传输十五套节目,每天播出20个小时。92年开办了一个新频道,自办第二套节目,主要播送电视连续剧、电影故事片等供观众收看。

92年以来,新安装25000户,目前有线电视开通14个频道,其中10个电视频道4个增补频道,传送17套电视节目,自办两个电视节目频道。

1992年开通〈企业xx〉,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为我区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和经济建设提供新成就、新经验。

93年对上发稿  共被采用420多件,〈全国少儿体操比赛在济宁中区举行〉

〈济宁领带随奥运健儿到蒙特卡罗〉等6稿件被中央电视台采用。

〈济宁水泵xxxxx市场〉等40件被省电视台采用。

进入80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政治经济形势发展很快,对外开放向更高层次迈进,各种信息量传递加大,对有线电视这一现代化传播手段要求越来越迫切。是年,月日 向区委区政府呈递了申请报告。月日,向省、电视部等提出申请。

{dy}节           电视台的建立与发展

中区电视是从1990年正式成立。电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1989年,  用  频道转播央视{dy}套节目,有效覆盖面积  公里。1996年,

1990年,广播电影电视部地方管理司和广播电影电视部科技司(92)  批复了中区建立有限电视台。山东省广播电视厅,于是年  月  日 特发了  文件。电视台的建立,为招远市的经济腾飞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其他无可替代的“出进”与“助推”作用。

  

电视的制作过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采编和制作是电视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编辑

 

第三节:有线电视网络发展

济宁市市中区有线电视台于1988年7月试播,1990年1月正式开播。至1991年底,共有电视用户32000家,电缆主干线75公里,支干线236公里。公用10个频道播出中央一套、二套,中央电教一二套,云南贵州西藏新疆山东及济宁市、兖州、邹县等电视台12套节目。每天从早晨8时开播至次日2时结束。

1991年11月,全省有线广播电视技术经验现场会在我区召开,全省16个市、地和部分县市区的广播电视会议成功举办,这是对我区广播电视工作的促进,也扩大了我区影响力知名度。

1992年,我市有线电视用户已发展到45000户,干线已达100公里,城市覆盖已达75%以上。

《信息总汇》等。全国有线电视共缆传播技术研讨会在济宁召开

1992年12月9日至10日,全国有线电视共缆传输技术研讨会在济宁市举行,广电部地管司科技司及12个省﹑市广播电视厅、局的领导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我国有线电视共缆传输技术进行了研讨,并通过了由山东省厅科研所、地播处、济宁市中区局研制的有线广播多节目传输系统的部级技术鉴定,该项技术在架空铁件上具有同时传输三套节目的功能,系国内xx。

  有线台自办二个电视节目频道,传送一套调频立体声节目,平时转市中区有线广播节目。

  采用空间分割法回传信号,有十个实况转播点,全城区有四万七千个用户,广播干线与电视干线同杆架设,广播音频,调频广播,电视射频共线或共缆双入户。

全国十一次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以后,四级办广播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电视台雨后春笋般得到发展。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居民小区的开发使得原有的线路大多报废。经济形势的好转,使得城市家庭大多买了彩电、收录机,电视机的普及率达90%以上,人民群众的收视收听工具发生了改变,

  中区局是从88年4月开始搞有线电视联网的,我们搞的是广播电视一体化传输的,到用户端,及即可看到7套节目,又可收听市中区有线广播,用户还是很欢迎的。

  1994年1月26日,区政府召开关于电视大楼奠基准备工作会议,

为了更好的加快我区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强化精神文明建设的手段,扩大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扩大中区对外影响,更好的为中区经济建设服务,兴建广播电视大楼,2672.48平方米。

济宁市中区首届“双信杯”业余主持人大赛

1990年1月1日,全省{dy}家行政区域性有线电视台诞生了。

1984年市改区以后,中区新建立的电视差转台收到市里

1989年元月建成了能接受三套节目的6.5米卫星地面站,同时利用摄像设备搞起了自办新闻节目和录制文艺节目,1990年1.1日省广播电视厅正式批准建立,济宁市中区有线电视台,并成为全国最早的有线电视台之一,和全省{dy}家行政区域性有线电视台。

   1991年11月,全省有线广播电视共缆传输技术经验交流会在中区召开。

   1992年12月,承办了全国有线电视共缆传输技术研讨会。

   截止1996年,有线电视已进入城区80%家庭,覆盖面积达{bfb},中区52个村居全部看上了中区有线台的节目。

电视台91年的发展:联片成网,形成广播、电视兼容的系统,城区住宅集中,楼层愈来愈高,周围市县电视台较多,互相干扰,想多看、看好电视节目,比较好的办法就是发展共用天线和卫星地面接收站,使其连篇成网。这样,既经济又便于维修和管理。从一九八八年四月份开始,就采取“联户成片、联片成网、扩大系统、一线多用”的方法,发展有线电视用户。为了增加有线电视的吸引力,我们于一九八九年元月建成了能接收四套节目的卫星地面接收站,同时利用摄像设备搞起了自办新闻节目和文艺节目。一九八九年底,经省厅正式批准建立了全省{dy}家县级政府办的有线电视台。一九九零年,我们又集中人力、物力和时间,投资十万元,架设钢丝线约二十公里,挂电视电缆线十五公里。把电视电缆通到四个乡的广播站,使部分村与城区有线电线联网。有线广播电视电缆传输网络,已覆盖了70%的城区,1989年9月我们购置一套新设备,使我们的可用频道增加了在有线电视内有9套节目可供选择收看,传输信号质量也越来越高。

中区电视台的建立使区委区政府又增加了新的宣传舆论工具,在对有线电视台的管理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山东省有线电视管理办法》和省厅的《暂行规定》,严重遵守广播电视宣传纪律,坚持以转播为主,全天转播中央、省和市电视台的节目,尤其是对上级的新闻节目和重要新闻,做到了及时、安全优质的转播,与此同时,每周三次自办节目。

在夹缝中求生存  在困难中求发展

  济宁市市中区是1984年行政机构改革前的济宁市(县级市),地处鲁西南,是济宁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鲁西南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城区居民近7万户,人口约27万,城区是全市广播电视较早较好的地区之一,到84年建成百瓦差转台,有线广播线路四通八达,84年机构改革后,市里收去了百瓦电视差转台。

  实践证明,走有线电视与百线广播共缆传输的路子,1988年,开始搞共缆传输的,在争取了领导的同意和广大用户的了解以后,安装工程很快在全区铺开,首先,我们兵分两路,一路搞机房设备的安装,一路搞传输电缆的架设,仅用了了一个月是时间,完成了这两项工程。

1991年11月,安装了三套卫星地面接收天线,采用北京电视设备厂和进口?频前端各一套,用10个频道传送13套节目。

1频道全天卫星收转中央{dy}套节目

2频道全天卫星收转中央第二套节目

3频道全天卫星收转云南台节目

4频道全天卫星收转贵州

5频道全天卫星收转四川西藏.

60频道全天卫星收转本台自办节目

7频道全天卫星收转中央教育台{dy}套节目

8频道全天卫星收转嘉祥县台的节目

9频道全天卫星收转山东电视台节目

10频道全天卫星收转中央教育台

11频道全天卫星收转新疆台的节目

12频道全天卫星收转市电视台节目

1996年12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意见,区委区政府同意将中区有线电视台已建成的6万户有线电视网和对网络的安装、管理、维修、收费职能移交给市有线电视台,56名工程技术人员随网到市台工作。1998年,中区有线电视台克服了资金缺乏、设备老化等困难和收网给全局各项工作带来的冲击,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提高节目质量,积极开展创收,闯出了一条适合中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路子,较好的发挥了广播电视舆论导向作用,丰富了市区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使之成为市区人民不可或缺的宣传文化载体。

围绕重点 把握导向 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关于建立有线电视台的申请报告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多层次多渠道的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精神食粮,充分有效地发挥现代化宣传工具的作用。根据我局筹建情况,特提出申请建立  :济宁市市中区有线电视台,呼号为:

  1984年市改区以后,我们就考虑筹建市中区电台、电视台。电台已于88年5月正式建立。接着就筹建有线电视台,经过近两年的工作,目前我去有线电视入户已达2800户,占市区总数的5%。

   有线电视于今年元旦开始试播,从而得到了领导和社会各界及用户的欢迎。1989.11.2号提出申请。

决定有线电视台为副局级事业单位,台内机构设总编室、新闻部、专题部、文艺播音部编制人员二十人左右。区政府先后两次拨款共15万元,购置了基础设备。

 

设有总编室,新闻专题部,技术部,文艺播部,

 2000年工作总结

进入200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十五大、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全区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强化喉舌意识、特色意识、创新意识、精品意识和服务意识,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全区两个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一:围绕中心 把握导向,充分发挥喉舌智能作用

一年来,广播电视宣传工作力争以{zd0}容量,最快速度,传递时事动态,政策信息和社会新闻。围绕全区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在《中区新闻》节目中先后开辟了“新千年新举措”、“绿亮清”工程、“依法行政”、“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等系列报道和“劳模风采”、“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专题访谈等节目,集中进行了人口普查的宣传。

在全区“三讲”教育活动中,共播发有关稿件40多篇,做到了宣传及时,报道面广、量大,没有出现任何差错,受到省市区“”三讲”教育领导小组的高度评价。

为进一步提高新闻节目质量,适应当前媒体激烈竞争的要求,年初,电视台通过对新闻栏目进行改版,开办了《新闻特写》、《记者见闻》、《记者观察》等社会新闻栏目,节目力求“新、奇、快”,咨讯丰富

,视角独特,包装精美,增强了新闻节目的时效性、评论性、贴近性和可视性。

2000年,电视台向市台发稿450分,保持了在全市中上游位次。其中稿件“全国青年篮球比赛在济宁举行”在中央电视台“体育新闻”播出。2000年,是我台深化改革的第三个年头。

   1994年,狠抓有线电视台的维护管理,安装了有线电视用户4000多户,联网100多户.

广播电视的根本任务,是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广播电视是党的喉舌,是掌握在党和国家手中的宣传工作.

1995年

我区的有线电视台从1988年开始试办,89年12月经省厅批准成立了全省{dy}家有电视台.用户已达5万户

1993年

关于xxx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93年,宣传工作中,我们不断强化精品意识,敢于创xx,想《中区新闻》《共渡好时光》已得到观众认可.

1993年工作总结

开辟了一些有重大影响的新闻节目

如《学习xxx文选》专题报道等,为了搞好建区十周年的庆祝活动,安排了《改区十年百家谈》《知我中区、爱我中区、兴我中区》知识竞赛。《喜看中区新变化》新闻摄影。

1993年 ,有线电视用户安装又有新进展,93年新安装3000多户,使整户数达到5万多户。93年有线电视已传送16套节目。

 我区的广播电视事业特别是有线电视的发展,是沿着我们自己的探索的有线电视共缆传输的路子向前发展的。1993年,全局干部职工团结一致努力工作,在搞好新闻宣传工作的同时,使安装有线电视用户又有了新的进展。共计安装3000多户,电视 用户达5万多个。为了保证收看效果,抓质量抓维修抓服务,列入了全局主要工作议程,除了加强对工程技术人员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职业道德教育外,还采取具体措施,把维修广播和维修有线的电视用户分开,成立了4个维修组,建立健全了维修服务规章制度,做到了维修大故障不过夜,小故障能够及时排除,保证了人民群众的收看效果。

1993年4月,我区有线电视节目与市台有线电视节目实现了联网,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打破了原有的互相竞争,两败俱伤的局面。得到了用户的普遍赞扬。

走自我积累 自我发展的道路

广播电视是技术密集型的事业,它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资金的高投入。

93年总结及明年的工作打算

精办自办节目:提高节目质量,以此满足不同对象,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要注重社会效益,在听取和利用丰富的频道资源,进一步办好第二套自办节目。

1993

在市、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发展很快,有线电视干线已达150多公里,用户已达近5万户,覆盖城区已达90%以上,城区内的有线电视像水、电一样已经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区有线电视的发展得到了广电部和省厅的充分肯定和表彰。

91年和92年,先后在我区召开了全省和全国有线电视用户现场会,对有线电视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有线电视是一项高投入、重装备、高消耗的事业,由于我区的有线电视建设的比较早,线路设备已进入了老化期。

1991年:

目前有线电视台接受和传输系统已基本建成,主干线已覆盖城区的70%,用户达 

目前我市有线电视用户已发展到12000户,干线达50公里,城市覆盖率已达50%,采用{zx1}研制的前端设备,可同时开通28个频道,现已开通10个频道。

1991年

我过有线电视发展的形势 。我国有线电视,自6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经过70年代的实验和技术准备,到80年代后期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广播电视事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办节目:是指有线电视台自制或交换、购买的供本台播出的新闻、专题、文艺、电视剧、电影、录象制品、教育、服务等节目。

在节目方面,开辟了十个频道,含十二套节目,每天从早上八点开播到次日凌晨两点结束,除全天转播中央一套、二套、中央教育一套、二套和云南、贵州、新疆、四川、山东、济宁、邹县、嘉祥、兖州台的节目之外,还有自办的《中区新闻》、《共渡好时光》、《济宁日报一周要闻》、《学习与辅导》等节目。由于在自办节目中注重社会效益,由于我们采用有线广播与有线电视共缆传输,用户既能听好广播,又能看好电视。为进一步提高传输质量,保证群众看好电视,最近又投资30多万元购置了进口的前端设备和电缆线。

1991年:

自我区建立全省{dy}家有线电视以来,发展形势很好,很快。现在主干线已达20多公里,已经架到四个乡,已有一万两千用户,由于采用邻频传输,可向用户传送中央一套。

根据省关于有线电视台建台条件,和实际需要,急需增加以下机器设备:

(1)、更换邻频前端一套10万元

、、、、、、、、、、、、、、、

91年:关于在全区职业妇女中开展“八五”巾帼建功杯竞赛活动,激励广大妇女进一步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立足本职工作,争创{yl},为繁荣中区经济、促进中区发展,实现“八五”计划,做出更大的贡献。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中区电视志节目编排整理(一)_乡村老田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