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署ECFA将积极推进两岸汽车业发展-翟勤-搜狐博客
姓名:翟勤 河北石家庄人    职业:自由人          年龄:不老不小         位置:名山大川          个性介绍:车旅文化作家,试车手,汽车评论员,旅行家,自由撰稿人。              已安全行驶近百万公里,撰写了《车行天下》、《驾驶学习一点通》、《新手上路一点通》等驾驶技术专著,在各种媒体上发表过600篇以上的汽车评论文章与试车报告,100篇以上的自驾游记。 长期研究汽车产业和产品,从事相关的产业与产品评论,新产品的研究推广,并在广播、电视的汽车节目中从事过大量的工作。    在试车和车旅文化推广工作中,跑遍了西藏,新疆的各个角落和台湾省以外的全国各个省区。     酷爱历史文化和旅游探险,酷爱古典音乐,读书与行路相结合,工作之余就到音乐中汲取灵感与激情。

签署ECFA将积极推进两岸汽车业发展

  2010年6月29日下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重庆签署了举世瞩目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据悉ECFA包括序言和5章16条及5个附件,内容涉及双方合作措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经济合作等程序内容。双方同意在不迟于协议生效后6个月内,就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建立适当的争端解决程序以及建立投资保护机制等问题展开磋商,并尽速完成、达成协议。

  根据协议内容,ECFA的目标为:加强和增进双方之间的经济、贸易和投资合作;促进双方货物和服务贸易进一步自由化,逐步建立公平、透明、便利的投资及其保障机制;扩大经济合作领域,建立合作机制。在协议中,双方同意逐步减少或xx双方之间实质多数货物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步减少或xx双方之间涵盖众多部门的服务贸易限制性措施;提供投资保护,促进双向投资;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和产业交流与合作。

  ECFA的一大亮点是,根据早期收获计划,大陆将对539项原产于台湾的产品实施降税,包括农产品、化工产品、机械产品、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纺织产品、轻工产品、冶金产品、仪器仪表以及医疗产品等十类。台湾将对267项原产于大陆的产品实施降税,包括石化产品、机械产品、纺织产品等四类。双方将在早期收获计划实施后不超过2年的时间内分3步对早期收获产品实现零关税。

  据“中央社”报道,马英九29日说,签署ECF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显示两岸和平繁荣已不是“天边玫瑰”,“已经可以让我们手摸得到”,这是签署ECFA非常重要的意义。马英九表示,在制造业方面,要把大陆从世界工厂转变为世界市场,签署ECFA后,台湾有500多项货品销往大陆,这些产品中,很多是台湾具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

  就在ECFA签署之前马英九就强调过,ECFA对台湾经济发展生死攸关,协商ECFA对台湾而言非常急迫。他进一步指出,签署初期无需协商所有清单,很可能在初期仅将石化、汽车、纺织、机械等受冲击较大产业纳入“早期收获”项目中。与此同时,台湾经济部投资审议委员会执行秘书范良栋表示,当局正在考虑酝酿向大陆投资者开放岛内汽车产业。而在首届海峡论坛大会上,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宣布了“八项惠台政策”,其中{dy}项即是推动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汽车制造业成为政府鼓励和支持赴台投资的行业之一。

  其实两岸的汽车行业,早就存在着相互取长补短的历史背景。台湾的汽车企业虽小,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都练出了一身好功夫,其中在零部件制造方面已具备了国际竞争力。与大陆汽车产业相比,台湾汽车产业在系统化的零部件制造、电子控制器及车用电子领域等方面更具优势。近年来,台湾汽车电子的发展,呈现出功能多样化、技术一体化、系统集成化和通信网络化的特点,在GPS导航系统、CAN-BUS总线、自动变速控制系统、防盗系统、车载TV、汽车空调、安全气囊、检测总线等方面,都可以与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齐头并进。台湾多家工业计算机厂商已全面进军车用电子控制类产品领域,并取得了傲人的市场业绩。

  但是在整车的设计和制造方面,特别是在整车的自主汽车品牌打造方面,台湾本土汽车企业由于地域方面的弱势,特别是在台湾低端汽车的研发和制造方面,台湾汽车企业自有的市场份额也一直处于空白。毕竟对于像丰田等跨国企业占领着绝大多数市场份额的情况下,所xx的问题是在中xx市场能获取更多的利润。与之相反,中国的自主品牌企业在中低端市场有较大的价格优势,尤其是以奇瑞、吉利为代表的大陆自主品牌,一是产品线比较丰富,其产品价位{zg}也就在七、八万元人民币左右;二是已经在海外市场上进行过开拓,对开发大陆以外的市场并不陌生。

    在开发低端汽车市场方面,台湾巨大的消费潜力还没有被挖掘。台湾摩托车密度为世界{dy},台湾有2300万人口,摩托车的数量竟超过了1400万辆。一旦象奇瑞、吉利这样的大陆自主品牌企业进入台湾,并能维持其质量稳定性,在台湾市场赢得一定的口碑,很可能直接促使1400万“摩托车一族”升级为有车族。这样一来,两岸在汽车制造和汽车零部件方面的合作,将会在很大的程度上互利互惠,取长补短。特别是在在汽车制造业方面,台湾可以把大陆从世界工厂转变为世界市场,签署ECFA后,台湾有500多项货品销往大陆,这些产品中,台湾具有竞争力的汽车零部件将会受益匪浅。

    台湾汽车产业主要采取竞争与扶持兼容的产业政策,上游零部件体系在整车生产的带动下,台湾汽车零部件企业形成少量多样、弹性制造的专业细化分工模式,零部件研发力量和品质也已具国际竞争力。但是由于台湾岛内汽车市场规模有限,台湾汽车零部件大多销往北美、欧洲及大陆等地,主要外销产品有钣金件、轮圈、车身、发动机与刹车零件以及碰撞零件等,并以供应汽车售后服务市场为主,且在全球售后服务市场占据重要份额。

    相比之下,台湾岛内汽车需求量已趋于饱和,远不能适应日益扩大的生产规模和产能要求,行业的利润空间已经越来越小,因此大陆市场是他们的首要目标。据统计显示,目前台湾汽车零部件业有超过200家厂商在大陆投资,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和江苏等地,约占82%。台湾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如东阳、六和、大亿、江申、和大等都已在大陆投资设厂,并逐渐成为国内汽车零部件的主要生产商。

  而大陆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经济车、A0级、A00级轿车的设计制造方面,通过多年来与合资企业的同台竟技,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实力和基础,对于台湾的低端轿车市场来说,双方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xx可以打破日系车在台“一枝独大”的局面,可以把这块市场空间牢固地掌握在两岸同胞自己的手中。反之在一些关键零部件的攻关方面,有了台湾企业的帮助,大陆企业也可以早日结束被人“卡脖子”的局面。

  总之签署ECFA,对于海峡两岸的汽车企业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利好并打开了各自的发展空间。只是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还有一些具体的问题要逐步地加以解决。但是签署ECFA首先在战略层面上为两岸的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合作基础,并打开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只要在接下来的操作过程中,逐渐地协商解决一些具体的法律、法规方面的问题。

    可以看得出来的是,整车制造和零部件作为海峡两岸在新形势下互利互惠的重要经贸项目,之前双方就进行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对于可能存在的瓶颈问题也已经进行过研究。现在看来,已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障碍,只是怎么样来把互利互惠,取长补短的市场前景落到实处了。

版权声明:系搜狐汽车{dj2}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编译使用,不得转载。

  

郑重声明:资讯 【签署ECFA将积极推进两岸汽车业发展-翟勤-搜狐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