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灵通退市问题的思考- lizhimin86的日志- 网易博客

小灵通退市问题的思考

2010-06-14 18:44:41 阅读11 评论0 字号:

  我家有一部小灵通手机,前些天接到一条短信说:请到XX业厅办理小灵通升级业务,我去营业厅问了一下营业员,营业员小姐说:“交200元预存话费换CDMA手机号码,送一部手机。”我说:“拿来看看什么手机。”营业员拿出来了,我一看手机,还是原来搞活动送的那种小学生手机。我问原来的小灵通号码怎么办? 营业员小姐说:“作废,但系统会提示你的新号码,时间3个月。”我全明白了,交200元预存话费送一部CDMA小学生手机 是早就开展的活动。现在是“升级”无可厚非,到真正退市不知采用什么方法。
   CDMA手机{dy}价格高而且跟联通、移动手机卡不通用, CDMA双卡双待手机价格特高,一般工薪阶层用户很难接受,再说CDMA基站相对较少,信号覆盖也不理想,尤其是落后地区、山区,使用费用与联通、移动没有什么诱人之处,试问还有多少人傻得再化一千多元买一部信号、费用都不理想,通用性极差的CDMA手机。对小灵通用户来说号码变更,现有小灵通手机变成电子垃圾都是损失,如果没有切合实际的补偿,实行实际的无条件退市的后果将造成用户对当地电信的不信任和失望,不仅仅会流失小灵通用户而且对以后的CDMA3G业务将会造成深远的影响。这不仅直接违背了运营商“用户至上”的宗旨,也带来了一个严肃的法律问题:政府为了建设高速公路需要拆掉农民的破房子,但应当给予拆迁补偿;同样的道理,政府为了发展新技术而淘汰落后技术,也应该给予用户合理的补偿。现在小灵通确定要退市,那就该像房地产拆迁那样,给予现有用户合理的补偿。具体理由如下:
  首先,强制退市侵犯用户的财产所有权。因为用户都购买了小灵通终端设备,即PHS手机,在运营商网络停止服务后,这种手机就成了电子垃圾。
  其次,小灵通的用户已与电信运营商建立了电信服务合同,只要正常缴费和使用,运营商理该提供正常服务。依照合同法,运营商若擅自提前终止服务是违约行为,应当依法承担违约责任。
  而且,小灵通的运营商在中国建设小灵通网络时,就已明知这种技术是被淘汰的落后技术,当时还是违反国家政策的,应该说运营商对今天的退市有过错,负有责任。
  其三、小灵通用户已合法取得了所在无线电频段资源的使用权,用户每月资费实际包含码号和频段占用费,从2000年国家出台电信网码号资源管理的相关政策后,运营商也都向国家缴纳了上述费用,未经法定程序任何人无权剥夺。如果运营商要收回,理该提供补偿。这一点与我们现在使用的固定电话和手机是相同的。如果可以任意收回小灵通的频段资源,那么也可以随便收回我们现在使用的GSM或者CDMA手机的频段资源。这一点,相信广大用户是很难答应的。
  其四、小灵通用户已合法取得码号资源使用权,并正常支付费用,非经法定程序,任何人不能剥夺。这个道理和我们现在使用的GSM或者CDMA或者其他制式的手机号码也是一样的。如果可以任意取回小灵通的号码,那么我们的固定电话、现在的手机号码岂不是也可以随意收回?
  上述第三、第四点所说到的无线电频段资源和码号资源是否属于我国物权法意义上的“物”,现在还没有看到有什么xx的说法。但是,物权法第50条明确规定,“无线电频谱资源归国家所有”。据此,认为无线电频谱就是物权法保护的对象应该没什么问题。但这并不影响笔者关于补偿的分析,因为土地也是国有的,只要用地手续合法,拆迁也是要补偿的。并没因为土地是国家所有就可以不补偿。物权法没有直接提到电信码号资源,但是现在国家是根据政策收取费用的,把这种公共资源理解为国家所有应该也没什么问题。同理,只要合法取得,也不能侵犯其使用权利。
  关于小灵通退市政策各地电信都有不同的政策,距离国家规定期限还有几个月时间,电信部门也随时可调整相关政策。笔者认为善待现有的小灵通用户给予适当合理的真正补偿,延用原来的4-5位尾号,就是善待消费者,善待未来的3G用户,不管这种用户是资费付出多的xx用户还是资费付出少的低端用户,如果不善待这些用户,又有谁能放心使用电信的3G业务呢?小灵通用户也因积极支持配合运营商的改造升级,不做钉子户,共同创和谐。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小灵通退市问题的思考- lizhimin86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