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处:《中国冶金报》
建筑业是国家重要产业之一,它对国家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带动作用。在我国建筑业中,工业、民用、水利、电力、桥梁、市政等建筑结构形式多为混凝土结构,且占{jd1}主导地位。目前,全国每年用于砼结构的钢筋总量超过5000万吨,因此,如何改变中国混凝土用钢材生产、使用处于低水平的状态?冶金行业混凝土用钢材深加工向何处发展?如何提高利用有限资源?不仅仅是建筑施工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更应引起冶金行业的关注。为此,记者专访了世界第二钢筋深加工机械制造集团——意大利Shnell集团公司总裁Alessandro Rupoli先生及国内钢筋加工领域专家——中国工程机械协会钢筋及预应力机械分会秘书长张学军高级工程师,并就欧洲、亚洲及中国的建筑业混凝土用钢筋的发展历史、现状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探讨。
钢筋深加工的发展受加工机械改进的影响
Alessandro Rupoli先生首先分析了欧洲混凝土钢筋加工发展历史。欧洲混凝土钢筋加工工业有许多发展阶段,其主要原因是钢筋加工机械技术的不断改进。40年前,主要是依靠人工来进行加工,但随着一些小规模钢筋加工企业以及第三方供货商的出现,使钢筋加工工厂化。这些加工工厂开始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缩短供货周期而重新组织每个钢筋加工工序。建筑施工公司也认识到从供货商提供的成型钢筋——商品钢筋所带来的质量、经济、管理、灵活性等众多方面好处。20世纪70年代,由于钢筋加工机械有了较大的改进发展,无论大型企业,还是小型企业都广泛开始使用机械式、独立工序作业的钢筋加工设备。钢筋原材料主要以线材为主,因此冶金领域生产盘圆、建筑施工单位使用盘圆成为欧洲70年代发展的一个特征,并且延续到80年代。但是盘圆的深加工由于受设备的制约,主要是拉伸、定尺切断。20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进入电子控制时代,钢筋加工机械使用了改进的电子组件,机器有更多的功能,可进行简单的组合作业。这些机器适合于大型或者中型的建筑公司,解决过去所面临的大规格的钢筋切断、弯曲、机械弯箍问题。中期进入计算机程序划时代,软件被应用在钢筋加工业上。正如其它工业领域一样,要求低生产,高产量。应用软件的出现实现了节约原材料、优化钢筋加工组合、减少浪费材料、节省工作时间、减少错误与“混乱”。计算机打印出“成品标签”说明每一条钢筋位置、工地名称、制作形状以及制作工作。这些应用软件最初产生于法国与德国,其后出现在意大利与西班牙。后期生产出一些较传统钢筋加工更优越的特殊形状,其中最典型的是钢筋笼,被广泛应用于基础、桥梁桩等领域,很快传遍欧洲及其它先进的国家。20世纪90年代,钢筋商品化加工在欧洲以及其它发达国家都有很大的发展。
商品钢筋配送是冶金行业供应建筑用材的{zj0}方式
建立商品化钢筋配送中心,虽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广阔市场,但是应注意一些问题,张学军秘书长具体指出以下几点:
通常,工程需要钢筋供应周期较短、批量大、规格多,因此商品钢筋配送厂家,选择设备要特别注意生产工艺及适应性。购置设备除性能、产量外还应考虑技术服务、技术支持等方面因素。目前国内实际既能提供高性能的热轧带肋钢筋焊接网成套设备,又能提供大规模的钢筋加工商品配送成套设备的,仅有中意(合资)施奈尔——天津建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在分析了我国钢筋加工商品配送的发展形势后,张秘书长还就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如何应对机遇和挑战,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首先,随着紧急全球化的迅速发展,钢筋的深加工及供应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钢筋加工的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发展钢筋加工商品化配送可以大幅度改变我国钢筋加工分散落后的面貌。以先进技术实行行业化、规模化经营,提高钢筋加工质量、供应速度,为实施先进的施工技术提供物质基础、技术保障。其次,发展钢筋加工商品化配送是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紧迫需要,也是实行专业化、规模化经营,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只有促进钢筋加工商品化发展,才能带动国内施工企业及钢筋机械制造企业的技术进步,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第三,中国建筑工程市场很大,我国若要求占有更多市场份额,必须形成规模化生产,才能满足用户需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结论——商品化钢筋加工配送是必然趋势
国家将钢筋深加工作为今后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加大发展力度。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国内大、中城市施工现场刚进原料加工条件如:存储场地、加工场地、噪音限制、环保要求、市区运输限制、工程质量等日趋要求严格。像北京奥运会场馆、上海世博会场馆、地铁、轻轨等重点、大型工程,更需要集中化、专业化的钢筋加工配送。因此,发挥优势、资源互补,顺应国际建筑业的发展趋势,是钢筋再加工走工厂化、专业化、现代化的道路,是中国建筑用钢材深加工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