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波应用中具有温度稳定性石英晶体切型的{zx1}发展3

 K切石英晶体

 

    在九十年代研究LST切石英晶体“午休”期间,一种新型静态、动态的温度稳定性石英晶体切型被发现。1996年,Takagi等介绍了欧拉角为 (0º, 96.5º, 33.8º)石英晶体切型,其能够提供比ST切石英晶体更好的两阶温度系数 (0.028 (-TOT)2),接近室温TOT (theta max)和适度K2,见表2。

 

    该切型仍属于单旋转Y切石英晶体,只是波不沿着X轴方向传播,这样其流量角 (Power Flow Angle, PFA) 较小。利用欧拉角为 (0º, 96.5º, 33.8º) 石英晶体切型的152 MHz表面波谐振器测量得到的相速度为3308.2 m/s。作者在2004年综述文章中计算得到的结果如下:


相速度 (短路):3305.7981 m/s
相速度 (开路):3307.7022 m/s
机电耦合系数 (K2):0.001151
PFA:3.63º


    机电耦合系数和PFA值非常接近表2报道值。平均相速度为3306 m/s,比ST切石英晶体相速度略高5%。K切石英晶体是首次被考虑用在固定频率为表面波振荡器中的切型,以抗衡基于体波的振荡器。基于体波的振荡器如果要达到100~150 MHz频率,需要使用三阶泛音的体波AT切石英晶体谐振器。虽然K切石英晶体能够提供比ST切石英晶体更好的频率温度性能,但是它仍旧不能与传统体波AT切石英晶体谐振器提供的立方Δf/f vs T 稳定性相媲美。尽管这样,表面波振荡器的相位噪音看上去要好于三阶泛音石英晶体振荡器的相位噪音。到目前为止,虽然关于何种技术能够提高产品性能的问题,仍旧讨论不休[26, 27],但作者相信,根据应用的不同,每一切型都能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消费者。

 

平面旋转33º Y切石英晶体

 

    2002年,Kanna等人提出了平面旋转33ºY切石英晶体切型,该切型拥有更小的两阶温度系数0.014 (T-OT)2,见图11。


    理论上讲,这种切型在-30~110 ºC温度操作范围内,频率Δf/f的该变量能够低于±50 ppm。该切型的欧拉角为 (0º, 123º, 39~44º),因此其仍旧属于单旋转Y切石英晶体。Kanna曾实验了一个频率为644 MHz,阻抗为11 Ω,品质因数大于10000的该切型表面波谐振器。但是,遗憾的是,当首次提出这一切型时,表面波的一些参数并没有报道。作者在2004年综述文章中计算了欧拉角为 (0º, 123º, 39~44º) 切型[1],得到的结果如下:


相速度 (短路):3251.5286 m/s
相速度 (开路):3253.4841 m/s
机电耦合系数 (K2):0.001202
PFA:1.35º

    其平均相速度是3252 m/s,比ST切石英晶体的相速度高3%。机电耦合系数与ST切十分接近且其有较小的PFA。现如今,这种切型正被应用到高频率表面波振荡器当中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表面波应用中具有温度稳定性石英晶体切型的{zx1}发展3】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