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伴奏·京胡·曲胡

戏曲伴奏·京胡·曲胡

2010-06-25 09:41:40 阅读9 评论0 字号:

 

(一)

  戏曲是门集诗歌、音乐、舞蹈等文艺形式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其中它们相互配合,相互支撑,才能演绎出一出出好戏来。观众坐在剧场里欣赏戏曲,看到的是舞台上演员的表演,听到的是演员的念白及唱腔,感受到的是戏曲给你带来的美感和愉悦,但看不到坐在侧幕后面的乐队伴奏们。

  戏曲演员的唱腔、表演都离不开音乐伴奏,武功演员的开打也必须有音乐伴奏。演员在台上的唱、念、做、打,一招一式,一举一动,都须臾离不开乐队。难怪梨园圈内流行有两句行话:“一套锣鼓家什半出戏”及“三分唱,七分场面”,足见音乐伴奏的重要。

  要说到乐队伴奏有两个关键人物不得不提。一是乐队(也称“文武场面”)的指挥——鼓师(也称司鼓),他左右着一出戏演出的节奏、气氛和意境的烘托、渲染,直接影响着演员的唱腔与表演的发挥。二是琴师,演员开始唱之前,从过门起,就要全看他的了,其他乐器都要跟着他走,更直接影响着演员唱功的发挥。过去琴师是名老艺人家里的常客,共同琢磨唱腔,看怎样使用弓法、指法,能使名家唱起来顺当,让观众听起来好听,所以说琴师与名家之间往往形成一种固定关系,名演员外地演出,也要带着自己的琴师。

  现在戏曲的文武场面的伴奏,各剧种已相差不大,我们河南地方戏中锣鼓都是从京剧这学来的,听起来与京剧已无什么区别。要说的是,由于各剧种受地域文化、语音、民俗、民情等限制,形成了鲜明的声腔艺术体系。这种声腔艺术固然要靠整个乐队伴奏来体现,但主要要靠琴师及演员来共同完成。而琴师手中所操的那一把琴,也因剧种不同,形状、大小、制作工艺也不同,而有不同的叫法,京剧琴师主要是拉京胡,豫剧里主要用板胡,河南曲剧用的曲胡是主弦,越调伴奏主要用四胡等等。他们手里的那一把玩意儿,会在琴师的操纵之下,拉出悦耳动听、美妙细腻的声音,把剧种特色给显示出来。

(二)

  我最早喜欢上的是京胡,别看它琴杆很短,琴筒也小,给人的感觉是小巧玲珑,但它被琴师拉起来,那声音棒极了。所以小时候听喜欢京剧的老人说,你听戏(那时老人们看戏不说看戏,而说听戏)不要光听唱得,也要听拉的。现在我还记得,儿时看京剧时,有一把年纪的老戏迷会微闭眼睛,随着京胡伴奏,或翘起二郎腿,用手扣击着膝盖,或有时还要摇晃着脑袋,当听到绝妙的腔弯、拖腔、压板,他们会高声喝彩,使劲儿地鼓掌。这掌声不仅是为演员拍的,也是为琴师拍的。这就养成了我以后看戏,不仅要听演员唱得好不好,也要听琴师拉得好不好,因为二者密不可分,是声腔艺术的两个方面。所以看京剧时,遇到琴师拉出的好听的过门之类的伴奏时,我会啧啧赞叹,有时也会送去几声喝彩。我还清楚记得上小学时,在开封看过京剧xx武生杨慧超的妹妹杨淑萍演出的《花木兰》,其中一段唱腔中压板处理得简直棒极了,分不清是演员跟着弦子走,还是弦子跟着演员走,那配合得严丝合缝,引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当今京剧演出中,为琴师喝彩也是常有的。当你听到梅大师(或他的再传弟子李胜素等人)演唱的“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 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的优美唱词,京胡中洋溢着丝竹旋律,美妙动听,再看到杨玉环手执折扇,婀娜多姿的表演,你就不为舞台上所呈现的诗情画意所陶醉吗?这种艺术呈现是综合性的,你可能没有给琴师叫好,但观众不会忘记其中也包含了琴师的功劳。

     与梅大师合作多年的琴师徐兰沅、姜凤山先生,至今没有被戏迷所忘怀,仍把他们列入京剧艺术家行列。当今已近七旬,仍活跃在台上的琴师燕守平先生,更为广大戏迷所熟悉,他已不是隶属于某个人、某个流派的艺术家,而是属于整个京剧。从为他举办的伴奏专场上看,他技艺高超,能为生旦净丑各个行当、不同艺术流派的演员操琴,可见他的功力。他培养的学生众多,已对京剧发生了深刻影响。

(三)

  看河南地方戏时,我最喜欢的是河南曲剧的伴奏。曲剧琴师所使用的主要伴奏乐器是曲胡,它比起京胡来要大许多,琴杆长,琴筒粗,其音域宽广,音量浑厚、音色圆润,音质优美,尤其擅长演奏质朴、自然、婉转、柔美,悠扬缠绵,抒情性强,生活气息浓郁的唱段。特别有人说,曲胡所发出的声音最接近人的声音,而曲剧演员多用本嗓,因此最容易把乐器和人的声带融合在一起,做到琴嗓合一,这种说法似乎也有他的道理。

  不管怎么说,河南曲剧的音乐是{zh0}听的。京剧中有人为琴师的演奏技巧叫好,在河南地方戏中,有人给曲胡的伴奏鼓掌,我是亲眼经历过的。上世纪60年代在洛阳,我看渑池县曲剧团演出的连台本戏《小八义》,其中一出戏说的是一位说不准名字的英雄,被一位淫妇百般挑逗而“坐怀不乱”的故事,{zh1}也记不清咋结尾了。其中扮演淫妇的那位演员,风情万种,在台上又唱又舞,琴师和着她的唱腔和表演,把她的“浪”劲表现得淋漓尽致,琴师真的把曲胡拉疯了,那样活跃,那样跳动的音符征服了观众,观众连续给了他几次掌声。不知道这位琴师是否还健在?

     渑池县曲剧团是由曲剧名家马骐、周玉珍早年经营的剧团,于1974年调入洛阳后,更名为洛阳地区曲剧团。这个团的乐队在全省说来是{yl}的,你听马骐老师演唱的《寇准背靴》、《九令救主》、《十五贯》、《搜书院》等十来出戏的唱腔,都唱得好。经过细听相比而言,我个人认为,还是那段“下朝来”及“花园”一场与周玉珍的对唱{zh0}。之所以说它{zh0},一是这些唱腔都唱出了人物;二是就音乐这一块说,唱腔的音乐伴奏特别地好,把曲剧音乐的特点发挥到了{jz}。

    目前我省曲剧界知名曲胡演奏家有应该学学燕守平老师的台风,端庄大方不好吗!

             (2010年6月26日初稿于洛阳)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戏曲伴奏·京胡·曲胡】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