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铜镜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它本身是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又是我们民族工艺的代表,一面面瑰丽堂皇的铜镜,不仅展现了我国几千年来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和历史发展的轨迹,也反映了中国古代能工巧匠的构思奇巧的装饰艺术水平和人们对理想与未来的追求。 镜子古称“鉴”或“镜”,宋代因避宋太祖祖父赵敬的名称,曾将“镜”字改为“照”,故词镜也称“照子”,唐朝有书《本事传·情感》,有“破镜重圆”的故事,描写了一对患难夫妻的悲欢离合,这些都是古人使用铜镜的真实写照,古人大都相信来世,相信神灵,且以为铜镜不光用于生活,还有降妖辟邪的作用。因此,也常将它用来作随葬品,以便随身常带,所以绝大多数出土的铜镜都得之于古墓之中,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铜镜,有各自的时代特征,出土的铜镜在今天不仅是我们认识和研究古代社会可靠的实物资料,也成了古代墓葬断代的一个重要标准。 古代的铜镜种类纷繁有,纹饰多样,从形式上看,以园形为主也有方形、亚字形、桃形、葵菱花形、鼎炉型、带柄形等,从背面的纹饰上看有龟、蛇、龙、虎、凤、鸟、牛、马、鹿、鹅、鱼等动物形象;有大自然中的花卉、草、叶、树木、果实等植物纹样;有线条方圆弧角格局的几何图形,以及神奇传统的仙人故事图案等。从铭文的内容看,有祝福、祈祷的吉祥语句;有铸镜工匠的名代,局坊和铸镜年代,以及铸镜的含金成分等款识。铜镜的正面叫镜面,磨光发亮,用以照容,镜面的反而叫镜背,多铸纹饰,有的铸有文字,镜背多数有台座,也有无纹饰和铭文的铜镜,称之为素镜。 从实物资料看,古代铜镜最早是齐家文化的铜镜,至今发现两面。春秋战国时期,是张祖仁国铜镜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这个时期铜镜多圆形,镜铸细小,大都无铭文,大致可分为13 类:素镜类、纯地纹、花叶镜类、山川镜类、菱形镜类、禽兽纹镜类、蟠螭纹镜类、羽鳞纹镜、连弧纹镜类、彩绘镜、透雕镜类、金银铭纹镜类、多棱镜类等。 汉代是我国古代铜镜发展的第二个鼎盛时期,汉代有十五类,除以上类外还有星云镜类、连弧纹铭文镜类、重圈铭文镜类、四乳禽兽纹镜类、神兽镜类、龙虎纹镜类等等,四兽纹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四种图形及禽鸟等各种纹饰,东汉后期,有神兽镜、画像镜、龙虎镜,采用浮雕的手法,形象逼真,生动自然,画像类有西王母、东王父、玉童、仙女及仙人王子乔、赤松子等神话传说故事。表现了盛行于汉代的升仙思想。铭文有“大乐贵富,千秋万岁”“宜酒食”“常相思,毌相忘,常富贵,乐未央”等。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铜镜铸造处于衰退时期,这个时期基本沿袭汉镜,这个时期佛教盛行,因此铜镜有佛兽图案纹饰较多。 隋唐时期是我国铜镜发展史上第三个鼎盛时期,唐代铜镜铸作精细,工艺华美,铜镜的圆形居多,有生肖镜类、瑞兽镜类、瑞兽葡萄镜类、花鸟镜类、神仙人物故事、盘龙镜、八封镜、万马镜、贴金银镜,金光闪闪鳞艳夺目。 宋金时期,由于时局动荡,铸镜受到限制。南宋出现带柄镜、长方形镜、鸡心镜,多铸有商标号的纪名。如“湖州真石家念工叔照子”等。还有双鱼镜、童子攀枝镜等,人物故事镜有柳毅传书、达摩渡海镜,元代有双龙镜、飞鸟镜等。 明代有表示吉祥如意的镜。如镜背有龙、凤、鹿、花草、人物纹饰等,铭文有“状元及第”“为善最乐”“长命富贵”“五子登科”等,大多为黄铜质。 清代的铸镜业已欠佳,而且纹饰精略,这主要是我国明末清初以后,玻璃镜被广泛采用,铜镜逐渐被冷落了,这时镜铭文多是“金玉满堂,连生贵子”等,铭文镜多为嫁女之用,质料亦粗糙不佳。 综观我国铜镜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各个历史时期的铜镜都有着自己朝代的特征,透过一面面铜镜,人们不仅能够摸到中国封建社会的演变情形,而且能从中窥见中国古铜艺术的高超,并受到美的启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