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选择志愿的原则« 高考分数线-招生录取-高校信息-志愿填报 ...

一)量身打造是前提

目前高等学校招生录取主要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在考分入围的情况下才依照专业志愿情况 安排专业。因此考生实事评估自己的实力与特点,摆好自己的位置,是填报志愿的依据。如 果说自己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在学校乃至省市都处于前列,高考成绩在省内能达上等, 那么填志愿时所有学校和专业都在其挑选之列。如果某考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尚可,平 常学习成绩处于中等水平,高考成绩虽能达到普通本科分数线,但到不了重点线以上,那么 适合该考生的学校志愿是普通本科院校,重点学校不适合该考生,可免予考虑。又如某考生 平时学习成绩平平,估计高考成绩顶多在本科线附近,那么他选择志愿的学校便大受限制, 重点xx大学固然不适合他,省级重点院校也不适合他,志愿填好了可以上普通的本科院校,普通的专业。所以量身很重要,填报志愿时的量身需要考虑若干要素,首先是分析待选择院校的投档线水平,估计自己条件够得上的学校才予以列选。这就应该考虑到以下一些因素:

1、掌握该地当年的招生院校、专业、人数,弄清哪些属统招院校或专业,哪些属定向招生,哪些属委托代培等。

2、近年来该院校招生录取的{zd1}控制分数线以及近年来该院校在本省市录取新生的{dy}志 愿报考人数、实际录取数、录取分数线等数据。不仅要从横向看近几年的专业设置,招生政策和招生人数上的变化,还要从纵向去了解所处的相对位置,因为即使同一学校同一专业,不同年的录取分数线也不相同,要仔细分析。

3、根据考生本人学习成绩和统考发挥情况,推断自己在本校、县、省考生中的位置。恰如 其分地确定自己的相对位置,在实力具备的基础上考虑志趣。

4、了解《体检标准》,以及考生身体状况有无限报的专业。了解哪些院校在政审方面对考 生家庭成员及社会关系有些特殊的限制性条件。

在此基础上,各考生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1、专业方向及毕业生去向。如专业方向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和性格特长,符合自己的优势相关科目,毕业后就业前景如何等等,将专业、将来的工作、志趣理想与实力联系在一起。

2、院校的名望和办学条件,毕业后考研条件,以及所在地的地理环境、自然气候、饮食 习惯、生活条件及交通情况。

3、院校的助学条件,包括收费标准,奖、贷学金发放办法,勤工助学措施,以及学生自 己家庭经济状况等。

以上各因素都是每位考生选择志愿的重要依据,考生在填报志愿前,一定要认清形势,找 准位置,确定目标,实事求是。

(二)符合个人志向和兴趣

志向和兴趣隐藏着学习的动力,符合自己的事,做起来便有兴趣,即使有再大的困难都能克 服,有毅力、有持久的动力去做好。但考生一定要明白自己的志向在哪里,从大的方面讲 是志在理工、文史还是艺术,小一些说对政法、医药、经济或工程等哪一类更感兴趣?是毕 业后立即投身于某一类职业还是打好基础后继续深造?志向和兴趣越具体,志愿的目标指向 也越明确。

从以往的情形看,有一小部分考生只埋头复习备考,对填报志愿的事情很少考虑,甚至把填 报志愿的事情xx推给家长或学校,而有些家长也乐此不疲,而且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家长说了算,结果是有些考生虽考上大学,但对所学专业一点也不感兴趣,由厌学而弃学,造成了不良后果。所以无论自己考虑志愿或家长参谋都要顾及考生的志向和兴趣所在。

(三)把准{dy}志愿

1、由于绝大多数院校的生源从{dy}志愿考生中即可录满,特别是xx院校,热门院校、热 门专业一般不招第二志愿考生,因此考生要慎重填报各录取批的{dy}志愿,如果填报不好, 可能这一批志愿都要落空,所以切记,{dy}志愿是靶心,选错目标,就不可能中的。

2、大量事实证明,各个院校及各个大学的每个系,都愿意录取{dy}志愿的考生,这是可 以理解的。从心理学角度上看,你{dy}志愿就报了我的院校(或系科),说明你信任我这所 院校,热爱这个专业,我当然欢迎这样的考生。同时,这样的考生到校后不闹专业情绪,安 心学习;这样的考生相关科目好的比例高,成才可能性大。从录取体制上看,随着高校录取 体制改革,扩大了学校录取新生的权利,使{dy}志愿的重要性更为突出了。特别实行网上录 取后,{dy}批录取院校在{dy}批院校的控制分数以上,调阅考生档案及考生录取与否均由学校决定,遗留问题由学校处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办实行必要的监督。第二批录取院校,除少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外,在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根据志愿,按比例投档”的录取方法,即根据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按学校招生人数的120%提供档案,由学校按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第三批录取的院校,有的地区实行“根据志愿,按比例投档”的方法,有的采取“分段录取”的方法,即在达到{zd1}分数线的考生中,从高分到低分分段,参考考生所报志愿顺序,学校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三批录取院校,不同的录取方法,决定了{dy}志愿不同的重要程度,其中{dy}批录取院校的{dy}志愿最为重要,因为调多少份档案、录取与否,由学校决定,由学校说了算。总之,无论哪批录取院校,选好{dy}志愿都至关重要。

3、填报各批{dy}志愿时,(1)依据基本类别,范围内要“稳”,范围外要“冷”。就是说, 如果估计自己{zd0}可能在第二批院校录取,那{zh0}在第二批院校内选招生数多的,估计自 己的考分高出其近几年录取平均分数的院校为{dy}志愿。如果估计的考分在其平均分附近, 被该院校(或该批院校)录取的可能性不大,那就应该在该校中选其“冷”的专业,或者在该 批院校中选冷的院校,(2)选报{dy}志愿时,不要过高、过专、过热、过偏,要根据自己的 情况,着眼录取。

(四)第二志愿要稳妥

名校或重点院校{dy}志愿录取率很高,但并不是所有本科院校都拒绝录取第二志愿的考生, 而且不少重点高校都预留出一定比例招收高分二志愿考生,事实上每年二志愿录取率都达到 20%左右。因此认真对待第二志愿是明智的,往往第二志愿能决定一个考生的命运,使他起 “死”回“生”。选填第二志愿要遵循以下原则:

1、要与{dy}志愿有梯度;

2、要填报有招收第二志愿考生历史的院校;

3、{zh0}填报本省的高校或分数级差小的高校;

4、专业应选择服从调剂。

在以上原则基础上,也要注意一些技巧。对于那些分数高又无十足把握上{dy}志愿,但又不愿上二、三流一本学校的考生,第二志愿 可以考虑填报一些特意为高分第二志愿的考生留出名额的重点院校甚至xx高校。其实现在 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对第二志愿高分的考生产生兴趣,像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近年来他们在对待“高分二志愿”问题上都表现出积极态度。而且教育主管部门早有说法:不得拒录高分二志愿考生,教育部也从机制上对此加以保证。对于分数达到一本的考生,在选填第二志愿时有两种选择:{dy}种是一本{dy}志愿“赌”一 所较好的重点高校,但不把希望全部寄托于它,第二志愿填一所本省较为一般的重点高校, 确保能上重点;第二种就是一本志愿全“赌”好的重点高校,但做好“输光”的心理准备, 关键的二本{dy}志愿填一所较好的普通高校,像北方工大等。{dy}种选择适合看中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之分的考生,第二种选择适合看中学校真正实力的 考生。每个考生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去选择。对分数在一本和二本之间的考生,基本不用过多考虑一本的志愿,关键是填好二本志愿,那 些高考发挥得不太理想,但有非常强的考研愿望的考生,可考虑北京一些相对一般的普通高校。不管怎么说,第二志愿的录取率远低于{dy}志愿的录取率,第三志愿的录取率更小得多,因 此,不如采取“冲{dy},保第二”的方式,把第二志愿作为保底专业对待更稳妥。

(五)梯度要合理

同一批院校中,各院校的名气、实力不同,教学设备、条件不同、师资力量强弱不同,招生 专业有“冷”有“热”,学校所处地理位置不同等,使得同一批院校录取分数有高有低,自 然形成了分数高低的梯度,决定了各类院校的顺序与位置。如果志愿梯度不合理,如果{dy} 志愿落选,要不后续志愿失效,要不就志愿“狂跌”。

既然填报{dy}志愿十分关键,那么考生是否可以放弃第二、第三志愿了呢?回答是否定的。 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有一个理科考生的考分是565分,重点院校志愿顺序是北京大学、浙 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因为当年北京大学{zd1}录取控制分数线为570分,这位考生565分显然不够北大的实际录取线,所填的第二个志愿和三个平行志愿的参考志愿, 均因{dy}志愿报这四所院校的人数已够计划招生数,他也就失去了被这四所院校录取的机会。因此,第二、第三志愿不能随意填写,更不能放弃。无论{dy}志愿录取的比例有多高,但毕竟未达到{bfb},有些重点高校预留一定名额招第二志愿考生,也有些学校设定级差招第二志愿考生,因此,总有一部分考生是由第二志愿和第三志愿录取的。只要有一丝希望,考生就应牢牢抓住。2001年起,部分高校试行自主录取,如江苏的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诺,有条件的录取第二志愿考生。更何况在每年的录取中存在这种情况:并不是所有高校的{dy}志愿档案都绰绰有余,有的高校如农业、林业、矿业、石油等院校以及某些外省(自治区、直辖市)院校,尤其是边远地区的高校,往往由于考生对其缺乏认识和了解,报考{dy}志愿的考生可能不多,相应地第二志愿、第三志愿就会起作用。还有另外一种情形:报考{dy}志愿的考生数量较志愿学校录取计划数量多,但上线者并不多,这时录取学校就得考虑第二志愿、第三志愿了。

如果考生上了线,很可能被志愿学校录取,虽然考生填报的是第二、第三志愿。教育部有规定,相邻志愿的分数级差不宜过大,最多不能超过20分。也就是说,当第二志愿考生总分高出{dy}志愿考生20分时,若其他条件符合录取标准,就要录取第二志愿考生。据此各省在录取程序上作了相应的安排,对{dy}志愿未能录取的考生及时按第二志愿参考志愿顺序向有关的高等院校投放。可见,第二志愿是“补救”志愿,当然,第二志愿具体能起多大作用,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dy}志愿、第二志愿所报学校,其{dy}志愿考生档案在多大程度上接近或超过录取数量;二是考生自己{dy}志愿、第二志愿与第三志愿是否存在从高到低的梯度或梯度是否合理。所谓梯度就是三个志愿院校的录取{zd1}分要从高到低拉开档次,形成梯度的目的是增加录取机会。假如{dy}志愿录不了,有可能第二志愿接住;假如第二志愿录不了,还有第三志愿接住。这样就可能有三次录取机会。一般说,梯度越大录取的可能越大,但梯度太大容易使志愿报得太低,故必须保持合适的梯度。既然允许报三个志愿,那么三个志愿就各有各的用途。在{dy}、二志愿都没有录取的情况下,第三志愿有时也能发挥一定作用。第三志愿是{zh1}一个志愿,假如这个志愿录取不了,则会落到下一批录取院校,这样就整个地降低了一个录取档次,甚至落榜。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三志愿是保底志愿。但是,从以往经验或实际结果来看,{zh1}一个志愿保底远不如第二志愿保险,因为{zh1}一个志愿被录取的几率微乎其微,不如“冲{dy}、保第二”。有人说:“不报白不报”,这种说法存在一定道理,录取新生工作大体分三批进行,{dy}批 录取院校为全国重点大学(含经国家批准的部分非重点本科院校)。第二批录取为本科一般院 校(不含本科院校里的专科)。第三批为专科院校(含本科院校的专科)。每个考生在每批录取 院校栏可按顺序填写两个志愿学校,再填二至三个平行的参考志愿。每个院校可填两个专业,每一批录取工作结束后,所有未被录取的考生档案全部退回招生办公室,重新整理,从高分到低分排队,参加下一批录取。这就是说,报了{dy}批录取院校的志愿,虽未被录取,不会影响到第二批院校录取;同样,也不会影响到第三批院校录取。因此,人们常说的“不报白不报”有一定道理。 综上所述,所谓“梯度”要合理就是指在报同一批院校的志愿时,必须选择{dy}、二、三志 愿院校之间的录取分数有足够的差距,以确保前面志愿落空时,后续志愿能发挥作用。为做 到有适当的梯度,有几点需要考虑:

1、尽量了解以往该批院校在本省市的录取情况和院校、专业之间形成的自然梯度。

2、同一院校的不同专业之间也要按“冷”、“热”拉开档次。

3、xx大学和生源充足、热门院校不能填作第二志愿。

4、如果认为自己考得不理想,不好拉开档次,可以平行填报,但一要选“冷”的,二是避开填报地域相近,声誉相当的院校,才不至于前面志愿落空后,连拾遗补缺的机会都没有。

(六)慎填“服从分配”

在考生志愿信息卡上,每一批次的志愿栏后面都有“服从”栏。设置该栏,是为了增加部分 考生被录取的机会。考生当然都希望按志愿录取,但是由于受信息材料,预测、决策方法等 因素限制,有的考生会把志愿报得较高,有的考生则处理不好三个志愿之间的“梯度”关系,以致{dy}和两个并列二志愿相继落空。“服从”栏则有利防止不应出现的落选问题。因此,在填报志愿时,“服从”二字{jd1}不可忽视,特别是对竞争能力较差的考生,更是如此,“服从”二字,有时比第二、第三志愿录取几率还高。

“服从”栏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学校服从”:当所填的各个志愿学校都未录取你时,是否 同意调配到其他院校;二是“专业服从”:当你的档案被某所大学调入后,所填的各个专业 均未录取时,你是否同意调配到其他系科学习。考生如果确认“服从分配”,则一方面给自 己增加了被录取的机会,另一方面接受了必须按调配入学的义务,极可能调剂录取的学校或 专业与报考初衷相差甚远,要有心理准备。填了服从就会按服从在缺额的招生计划中优先调配比较好的学校或专业。服从调配者一旦被录取,就必须到录取你的院校就读,否则,会影响国家招生计划的完成。因此,对于这一栏目,考生既要充分重视,又要慎重填涂,表态具体明确。

“服从”栏填写应注意三点:

1、填写“是否服从”栏时不可含糊不清,要明确表态,也不可空着不填,凡“空白”将按 不服从分配对待。

2、填写要具体,写明服从哪些学校,哪些专业,可以按自己意愿多写几个具体专业。这样 填,有关专业的招生人员容易下决心。

3、有范围的表态,可填服从除哪类院校或除哪些专业之外的任何专业。

我们注意到,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近几年,在填报志愿中,越来越多的考生“不服从”调 剂,致使招办无能为力,他们也因此不得不落榜。与此同时,为给考生有更多的选择,有些 省市取消“服从”志愿,改为增加志愿个数。

Leave a Reply

郑重声明:资讯 【高考志愿填报-选择志愿的原则« 高考分数线-招生录取-高校信息-志愿填报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