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系统的软件服务价值

 

 

  随着计算机和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政府的服务管理职能也正在向信息化平台转变,同时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也逐步从产品竞争转向客户(或消费者)竞争,经历了从数量取胜、质量取胜、品牌取胜从而发展到了如今客户满意取胜的阶段。

    应该强调的是:在所有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中,软件本身只是一种“载体”,管理软件的“灵魂”是管理思想、方法和模式。管理软件不是扛回去就可以用的办公桌,软件管理系统的建设对于应用者来说,充其量也就是“有可能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只是一种“可能性”,要将这个“可能”变为真正的“功能”,高质量的咨询和服务是必不可少,而且是极其关键的。如果把一个有效的管理系统按满分100分来考量,软件本身最多也就是占30分,剩下的70分则需依靠专家的咨询和专业的服务来实现。这有点像医生治病一样,“三分药七分医”。所以,凡是信息化系统应用效果好的单位都会有同样的感慨:“管理系统是实施出来的,管理效果是服务出来的”。

  尽管如此,但目前大多数的单位仍然对事前咨询和事后服务的认识不足。近年来,由于工作的关系,笔者曾参与和见证了多家单位的管理软件考察和选型活动,发现许多单位的项目负责人马不停蹄地穿梭在软件开发商之间,在考察供应商实力时,往往将重点放在办公楼是否豪华宽敞,设施是否先进齐全,经济实力是否强大等方面。在考察产品时,往往将重点放在软件界面及功能模块上,很少xx软件供应商对企业管理的理解、对业务流程的熟悉、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否有成熟的实施方法和相应的咨询服务能力。总之,在考察软件供应商实力时重资产、轻人才,重表象、轻实质。在考察产品时重软件产品功能,轻咨询服务能力。在商务谈判时重产品销售价格,轻系统实施能力和长期服务水平。

  纵观目前的管理软件市场,有从财务软件领域扩展而来的用友、金蝶、浪潮通软、新中大;有来自于国外的SAP、Oracle、Baan。从软件系统的构成组织(模块)来说,由于财务软件有固定的数学逻辑,其实施和服务相对简便,所以一般不另外收取服务费,即便收取,数量也不大。但对于涉及到业务流程处理的系统,如在MRPII/ERP项目中,却是应该、而且必须付服务费的,因为这里面融合进了服务者大量的知识积累和研究成果。实际情况是,大部分企业支付的软件咨询服务费一般仅占软件许可费的10-30%,甚至有个别“聪明”的企业,先以项目做诱饵,得到{dy}个服务商的免费咨询,然后转身去寻找另一家服务商洽谈产品,以此来节省下一笔不菲的咨询费,美其名曰:市场经济。国外大型管理软件应用方面通行的做法是软件许可费和咨询服务费的比例为1:1甚至1:2,并且大多数项目的咨询服务都由专业咨询服务机构提供。当然,咨询服务价格的数字只是一个参考。在不同时期,不同市场,咨询服务的价格自然会有所不同。总的来说,我们的现状是对咨询和服务的价值还缺乏足够的认识。

  一般来说,一个单位实施应用管理软件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论证和立项、软件选型、教育与培训、流程分析和重组、软件安装和实施、系统验收、运行管理和系统维护。从立项到系统切换、正式运行,至少需要几个月时间,时间长的可达一年以上。这样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应用单位都很难具备全面的经验。因此,突出管理软件咨询服务的重要性,强调服务产品化、有偿化是一个需要转变观念才能够理解的,并非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更重要的是,规范、系统的咨询服务是管理软件系统成功运行的必要前提,应用单位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工程时,必须将咨询服务项目作为独立的要素进行特别考虑,尽量购买第三方咨询服务机构的服务,并与供应商或咨询服务机构签订详尽的协议。这样做的好处至少有以下几点:

  1、有助于对应用单位的管理模式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确定明确的系统实施目标,并确保项目有序、科学地进行。

  2、以项目目标和单位利益为导向,明确软件供应商的责任和义务,便于控制咨询服务质量,确保项目成功。

  3、在项目预算时将咨询服务列为最重要的项目要素,作出必要、足够的预算,避免在项目进行中在经费方面捉襟见肘,难以为继,造成系统瘫痪。

  4、对咨询服务进行xxx、全过程、全系统的规划和安排,避免在项目进行过程中“xx医头,脚痛医脚”,顾此失彼。

  5、有助于在系统实施的同时,对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组织结构进行科学的优化和重组,结合用户要求对软件进行既合理又“体贴”的客户化工作或二次开发,避免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去固化落后的业务和管理模式。

  对于如何选择软件的长期售后服务,重点考察的是服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可从下列几方面去考察:

    1、是否懂得企业管理理论。

    2、是否具备企业生产流程编制能力。

    3、是否具备财务税务知识。

    4、是否懂得企业成本结构和分析。

    5、是否具备必要的原材料管理水平和能力。

    6、是否懂得固定资产的管理。

    7、是否知道企业采购、销售、库存的业务流程和业务处理环节。

    8、是否具备数据库、操作系统、网络优化的管理配置能力。

 

    同样的一套软件,由不同的100个人去实施,就会得到100个不同的系统;由不同的100个人去服务,就会得到100个不同的结果;由不同的100个单位去使用,就会得到100种不同的数据;这就是信息化,奇怪吧!?

    如果一个单位在做信息化项目之前,把这些问题都梳理清楚了,那么可以说,这个项目已经成功了70%。反之,这个项目失败的概率大概在70%。

    可悲的是,直至今日,有很多单位在进行信息化项目选型时,仍然把软件的价格作为最重要(甚至是{wy})的xx点,仍然认为做信息化项目和买白菜一样,愿意挑{zpy}的,觉得实惠。

    说句不客气的话,这些单位的老总们压根就不知道信息化项目是用来做什么的。

 

    

    再过三天,就是我开博客三周年了,真想写点什么纪念一下,可是现在似乎什么也说不出来,那就再等等吧,再等三天,也许到了那天,就会有很多想说的了。 微笑 

 

郑重声明:资讯 【信息化系统的软件服务价值】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