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报》:现行xxx制度不利于信用消费- disreputables ...
《法制日报》:现行xxx制度不利于信用消费 [转贴 2010-06-26 08:26:19]   
《法制日报》:现行xxx制度不利于信用消费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728_90.html%20width%3D728%20height%3D9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2007年4月16日《法制日报》发表《现行xxx制度不利于信用消费》

xxx分为信用卡和借记卡两大类。其中,信用卡按是否向xx银行交存备用金又分为贷记卡、准贷记卡两类。贷记卡是指xx银行给予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额度,持卡人可在信用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卡。准贷记卡是指持卡人须先按xx银行要求交存一定金额的备用金,当备用金账户余额不足支付时,可在xx银行规定的信用额度内透支的信用卡。借记卡按功能不同分为转账卡(含储蓄卡,下同)、专用卡、储值卡。借记卡不具备透支功能。林林总总这么多的xxx,但真正的信用卡却少之又少。近来,北京市正在倡导xxx刷卡无障碍的活动。各商业银行开始了xxx业务的大比拼。然而,现阶段在中国刷卡无障碍,不仅有设备不足的硬件障碍,更重要的是还有法律上的障碍。解决这个问题是刺激xxx消费的关键所在。
目前,调整中国xxx业务的主要规范性文件是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xxx业务管理办法》。这个规范性文件已经不适应当今的社会情况,尤其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有很多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在风险责任的承担上,规范性文件并不明确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现有的各商业银行发行的各种xxx,将持卡的风险xx推给消费者,由持卡人自行承担未经授权的支出的责任。银行业这样做的依据是《xxx业务管理办法》第五十二条第五款的规定,“xx银行可以在章程或协议中自行与持卡人约定xx银行与持卡人之间的挂失责任的承担。”这个条款名义上是规定xx银行向持卡人提供挂失服务的“义务”,实际上是变相赋予了银行权利,致使消费者的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比如,中国银行《长城人民币信用卡章程》规定,“长城卡如遇丢失或被盗窃,持卡人应持本人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明,立即到附近的中国银行分支行办理书面挂失手续,并按规定交付挂失手续费。挂失之前及挂失次日24小时内,所造成的挂失卡风险损失仍由持卡人承担。”中国工商银行《牡丹国际信用卡章程》、交通银行《太平洋信用卡章程》等中都有类似的规定。挂失之前及挂失次日24小时内的经济损失由持卡人自行承担成了中国银行业的惯例。
银行信用卡章程中关于挂失风险责任的条款,免除了提供格式条款的银行的责任,加重了消费者的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条该条款应属无效。
其二,商业银行向透支的持卡人收取高额利息。《xxx业务管理办法》规定,“贷记卡透支按月记收复利,准贷记卡透支按月计收单利,透支利率为日利率万分之五,并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此项利率调整而调整。”利息日万分之五亦即年息18.25%,显而易见,xxx的透支利息含有惩罚性质。笔者认为,透支利息应该与其他各种xx的惩罚标准一致,具体标准应该比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xx利息的标准计算,并随着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xx利息的标准的调整而调整。但事实上,自《办法》发布以来,期间人行规定的银行逾期付款违约金的比例随着降息一降再降,至今只有日万分之二点一,但是,这个日万分之五的透支利率就一直没有变过。
国际通行的观念是:信用卡的“透支”是xx,是持卡人向银行xx。《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借款人应当按期归还xx的本金和利息。……  借款人到期不归还信用xx的,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责任。”因此,信用卡善意透支行为因应分三个阶段:免息期-计收xx利息期-计收逾期xx利息期。透支利率应按照同期银行个人xx的利息计算。银行应规定透支的还款期限,超过规定的透支的还款期限仍不还款,才适用逾期xx利息亦即罚息。而现在各银行的规定都是一超过免息期就征收罚息,没有一个正常xx的还款期限和阶段,这种规定实质是不鼓励信用消费。
其三,银行在信用卡业务上的收费缺乏统一的收费标准。中国人民银行规定xx银行向持卡人收取统一标准的费用有滞纳金和超限费、透支利息和ATM机跨行取款的费用等,但关于xxx的工本费、挂失费、年费、境外取现费等等各行的收费却不相同。如一张信用卡的年费,有的是每年100元,有的是200元,有的是300元,有的规定按年交,有的必须一次交两年的。这种收费上的混乱无序,亟需规范。
据悉,《xxx管理条例》已经报国务院,最快有望在今年七月出台。希望新的规定能够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保护消费者利益方面有较大突破和改善,惟此,才有可能迎来xxx消费的时代。
--------------------------------------------------------------------
指出两个错误:
1 、信用卡的透支利息不是罚息,真正的罚息应该是滞纳金或超额透支利息,前文的作者其实也提到了这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没有搞清楚它们各自的含义;
2 、收费的市场化是必然的趋势,也是根据不同细分市场、选择各自目标客户的银行经营策略,动辄要求以行政命令的形式统一金融服务价格,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惯性思维——很奇怪的是,一方面说到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和收益能力低下的愿意,似乎人人都能说:是市场化改革不够深入、政府过分干预的结果;另一方面,银行稍稍开始定价的自由化改革,立刻就有人大喊“政府要出面啊”——那到底银行要怎么进行市场化的改革,难道这只是叶公好龙的架势吗?
--------------------------------------------------------------------


QUOTE:安良 于 2007-7-11 22:59 写道:
指出两个错误:
1 、信用卡的透支利息不是罚息,真正的罚息应该是滞纳金或超额透支利息,前文的作者其实也提到了这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没有搞清楚它们各自的含义;
2 、收费的市场化是必然的趋势,也是根据不同细 ... 原文说“xxx的透支利息含有惩罚性质”并没有错,这不是说透支利息就是罚息。
--------------------------------------------------------------------
透支利息确实是很高的呀,希望降低透支利息,否则,信用卡的透支功能会不被人接受的。
--------------------------------------------------------------------


QUOTE:goodll 于 2007-7-12 10:45 写道:
透支利息确实是很高的呀,希望降低透支利息,否则,信用卡的透支功能会不被人接受的。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336_280.html%20width%3D336%20height%3D28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法制日报》:现行xxx制度不利于信用消费- disreputables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