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华服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二)_晓秋落叶_新浪博客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意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和动力。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蓬勃发展,成为增长势头最猛的产业之一。华服文化创意产业正是在世界文化创意产业不断蓬勃发展的背景之下产生,是集文化、科技、创意三位一体的产业形式,以传统华服文化底蕴为基础,利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通过人的创造力将两者结合,从而实现价值增值。 

华服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是一种经济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必然结果。在历史上,中国汉唐时期的“吴服”被日本国引进,在中国汉服的原有基础之上不断改良,加入日本自己的文化元素,使之成为今天的和服。明朝时期中国的服饰一直流传在朝鲜半岛,经济发展起来的韩国在传统服饰的基础之上逐渐改良,随着“韩流”的不断往外输出,遂形成了今日的韩服。由此,可以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中国传统的汉服在现代化社会中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于世界之林上借日本和韩国已经绽放出东方民族服饰的魅力。作为和服与韩服源头的中国汉服,更应在世界服饰之中放射其蕴藏数千年的璀璨光芒。

1、文化开放要求华服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

经济全球化下的文化是一种全面开放的文化,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文化创意产业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到世界文化竞争的洪流中,与世界先进文化不断交流、碰撞,抑或融合。以华服文化为主题,服装为载体的华服文化创意产业在继承中华传统民族服饰与文化的前提下,不断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并且,党中央在《“十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对文化实施‘走出去’战略,为中国文化产业在加入WTO 后的战略调整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思路由此可见,发展华服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化要从全球化的背景下寻求适合本国国情的文化走出去战略,从而实现国际化的飞跃式发展。

2、跨国企业要求华服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

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化发展愈来愈明显的“地球村”时代,随着高科技的不断进步,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生产和消费出现了跨区域、跨国界的合作,形成了从“规模优势”向“范围优势”转换的跨国文化企业。如美国的迪斯尼、时代华纳等大型跨国文化集团。它们更加重视整合国际资源,加快并购重组,利用技术先发优势和全球经营优势,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占据了世界文化创意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成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的重要力量。

华服文化创意产业要走向国际化,可以借助大型跨国文化集团的力量,包括资金、技术、管理理念与销售渠道等,通过与跨国公司之间的合作交往,学人之长、为我所用,不断实现中国华服创意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0年,我国基本实现了总体小康,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一个显著的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高及中产阶级的崛起,传统制造业和工艺设计带来的物质消费感受已经不能xx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人们对精神消费的需求正在不断扩大,并推动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A.马斯洛将人类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需求层次由低向高演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按照马斯洛需求定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将不断增长,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深厚的社会基础。

从国外经济发展经验来看一张有关人均GDP对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表:

 

 

由上图可知,一个国家的人均GDP10003000美元期间,人们的社会消费主要用于满足基本生存的需求,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为制造、加工和传统服务业;当人均GDP30005000元,社会消费结构为发展型,是社会经济发展由基本生活型向发展和享受型过渡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传统的制造、加工和服务业逐渐衰落,而新兴的科技、创意产业和高科技与服务行业刚刚起步;在人均GDP达到 500010000美元时,社会消费结构主要表现为享受型,对拉动经济增长快速的产业主要是高科技服务行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目前中国正处于第二个阶段,2008年中国人均GDP已经冲破3000美元大关,达到3266.8美元。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结构转型和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以华服为文化主体的创意产业,融合了多种知识、多门学科、多样文化和多现代技术,是一种传统文化与服装设计行业交叉的综合产业,具有强辐射性、高附加值、盈利空间大,未来的消费市场十分广阔。

显然,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潜在的精神文化消费市场为华服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为华服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支配的收入增加,为华服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从而为其国际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源。华服,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承载了一个文明古国的服饰文化与礼仪风范。中华民族,曾经在历史上有过辉煌灿烂的文化,汉唐盛世对周边国家形成了一种自发的向心力。对日本、韩国等国的深远影响一直延伸到现代。发展华服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化,是复兴中华文明的内在要求。

从内因来看,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又伴有市场经济下道德品质的颠覆,人们渴望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愿望愈来愈强烈;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长,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强烈渴望提高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中的地位;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频繁贸易与交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出国留学甚至在海外发展,他们希望能够弘扬民族文化,复兴中华文明。

从外因来看,在全球化的趋势下欧美日韩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十分巨大。例如由美国迪斯尼公司推出的取材自中国古代“木兰从军”故事的动画大片《花木兰》在票房上大获成功,相比之下,中国国内的《宝莲灯》收效并不如人意。日本动漫在中国年轻一代的受欢迎程度令当前国内动漫行业黯然失色。“韩剧”在亚洲金融风暴之后横扫中国电视剧市场,从而使韩服成为一度流行的服饰,以至于很多国人将“韩服之母”的汉服误认为了韩服。

针对国内文化市场“内忧外患”的局面,我们更应该发展华服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化,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承扬中华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的必然需求

当今世界,文化经济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对外文化贸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统计, 在世界文化产品市场交易额中, 美国占有43 %的份额, 欧洲34 % , 日本10 % , 韩国5 % , 除日本、韩国外的亚洲和南太平洋国家仅占4 %。美国是文化创意产业的{zd0}的出口国,影视业在全球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 电影国际销售额占全球份额的85 % 。因此,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展华服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化有利于发展我国的文化贸易。一方面,华服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以服装为载体的交叉型文化产业,具有高附加值,能够促进文化创意产品的出口,从而给我国文化贸易带来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华服文化创意产业以华服文化为主题,经过创意、技术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的行业,具有强辐射性,能够催生化妆、饰品、手工艺品等附加产品,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产品注入文化价值,有利于调整我国贸易结构。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形式

21世纪是一个奉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各国都将逐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可再生性、可持续性的新型产业,具有创新性、高附加值性、强融合性、渗透性以及持久赢利性等五大特征。华服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以华服为文化主体的创意产业,融合了多种知识、多门学科、多样文化和多现代技术,是一种具有创意的高产出低能耗的文化产业。发展华服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化,是经济与贸易发展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换升级的体现。

发展华服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化是低碳经济的要求。21世纪,低碳经济成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华服文化创意产业是低耗能低污染的创意产业,发展它的国际化,有利于产业的转型,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试论华服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二)_晓秋落叶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