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不仅仅是冷链

食品安全不仅仅是冷链

 

    端午节前夕,国家xxx、工信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下发通知,启动对一次性塑料餐盒生产、销售和使用的专项整治。 
    一次性塑料餐盒直接接触食品,其质量直接关乎人体健康。我国每年使用的一次性餐盒超过150亿个,其中有多少属于劣质餐盒甚至“毒餐盒”?这些劣质餐盒是如何从源头流向餐桌的? 
    近日,记者在北京周边暗访调查发现,无论是生产环节还是流通使用环节,劣质餐盒仍然有禁不止;无论是监管还是执法查处,力度明显不够。 
    企业被列入黑名单,劣质餐盒照样生产 
    今年3月,北京环保餐具联合组织等单位对一次性塑料餐饮具市场调查时发现,市场上销售的大量劣质餐盒,主要来自未获得生产许可证或添加劣质填充料的企业,一些企业用废旧光盘、废旧发泡餐盒或减震包装材料等废塑料,加入工业碳酸钙、荧光增白剂、石蜡以及有毒材料生产一次性餐盒,产品质量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其中天津圣元树塑料包装制品厂、天津云龙环保餐具有限公司、河北永清县刘街宏利塑料厂等10家企业因长期生产加工劣质餐盒,被列入黑名单。 
    记者在北京周边对这些企业进行了暗访。天津云龙环保餐具有限公司因加工生产劣质餐盒曾多次被执法部门查处。在天津静海县大丰堆乡李八庄村西头,记者以购买餐盒为由,进入“云龙公司”车间,空气里充斥着刺鼻的塑料味,两名工人正在把一些灰白色颗粒、白色碎片倒入机器,两条生产线不停地加工,10多名工人忙着切割包装,餐盒随意堆在地上,车间外有两辆厢式货车正等待装货。 
    记者抓了一把原料,并想拿走一个餐盒,引起厂里人员警觉。一名自称管理人员的员工让记者联系公司总经理肖增发,记者拨通电话,称想批发8分钱一个的餐盒,肖增发说:“我和库管员商量一下,你们去车间外等着!”大约5分钟后,车间门上了锁,肖增发回电话说:“现在我们生产的都是2毛多的,没有你说的便宜货!”随后,肖增发又打来电话威胁:“不管你们是买餐盒的,还是记者暗访,给我小心点,你们去北京市场上打听一下我肖某是什么人!” 
    记者将从云龙公司带回的餐盒生产料交给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环保专家董金狮进行了检测,确认这些灰白色颗粒为废旧回收塑料和碳酸钙的复合颗粒,白色碎片为餐盒边角料。 
    在永清县刘街宏利塑料厂,总经理叶振平自称由于产品质量被举报不合格,已停产了,但记者看到车间里仍有工人在生产,叶振平说这些餐盒是卖到外地的,不进入北京市场。 
    在河北沧县兴济镇北桃杏村某塑料机械厂,总经理张某告诉记者,一种新设计生产的制作一次性饭盒的压塑机十分热销,去年下半年已卖出二三十台,购买企业都是针对北京市场生产饭盒的。“废弃回收塑料颗粒{zh0}的才要5000元/吨,食品级的塑料颗粒要1万元/吨,很多厂家都用回收塑料做饭盒,这样利润丰厚些,半年就能收回投资”。按目前食品级塑料原料每吨成本1万元,每只餐盒重量15克计算,每只低于0.15元的餐盒就一定添加了废塑料和工业填充料,质量肯定不合格。 
    北京友谊医院血液科主任王昭介绍,不合格一次性餐盒主要含大量工业碳酸钙、石蜡等有毒物质,有些还使用废旧塑料,长期使用会对人体的代谢系统有影响,容易形成胆结石、肾结石,工业碳酸钙中的重金属对人体危害更大,特别是对儿童的神经系统造成影响。 
    劣质餐盒打上QS标志,冒充合格产品销售 
    北京市火车南站附近,一家只有十几平方米的饺子馆里,很多过往的食客点了饺子后,直接用一次性餐盒打包带走。老板娘的收银台旁,码放着一大袋一次性餐盒,餐盒很薄,软塌塌的很容易变形。 
    北京城有多少这样使用劣质餐盒的店铺? 
    金狮说:“劣质餐盒保守计算至少占有北京市场近一半,在批发市场上就能买到,如果相关部门查得严了,就转为送货上门销售等更隐蔽的手段,逃避监管。” 
    记者在新发地批发市场发现,低价劣质餐盒仍在销售,但大部分商户不敢摆在明面上卖,一些商户表示,“怕检查,需要可以随时取货。”更为恶劣的是,一些劣质餐盒打上了QS标志,冒充合格产品销售。 
    在新发地种子市场C座某摊位,记者看到,数十种一次性餐具敞开摆放,其中包括劣质餐盒,餐盒上落满了灰尘,根本谈不上卫生条件,很难想像这是装食物的。记者拿出带去的劣质餐盒,问有没有这样的产品,摊主黄女士称:“没有,现在的都是有QS标志的。”记者问:“两者有什么区别?”摊主说:“没区别,都是85元一箱,要得多还可以再便宜点,这两天查得严了,才印上QS的,带QS标志的不会被查,带新标的餐盒刚开始生产,没有现货,过两天可送货上门。” 
    在厨具调料大厅C区一摊位,摊主从桌下拿出了一种印有QS标志的一次性餐盒,85元一箱,每箱约900个左右,QS标志后,还印有质量监督许可证批号。但记者闻了闻,有一股异味,使劲摩擦后,手上甚至留下了白色粉末,记者问:“这是哪里产的?”摊主说:“天津。”“哪个厂家?”摊主探身在桌子下翻看了半天说:“纸箱上没印!”旁边一个摊主说,要有模具什么标都可以打上去,“QS”等市场准入标志的“识别”功能已经形同虚设。记者询问旁边的优质透明餐盒,摊主称每个要4至6角,“这种卖得很少,价钱贵,你们小饭店用不起!” 
    记者购买了一叠QS标志的餐盒带回,经董金狮确认为劣质餐盒。董金狮说:“事实上,优质透明餐盒的批发价也就是两毛多,但劣质餐盒企业利润大,给的回扣多,因此经销商都愿意推销劣质餐盒。” 
    监管缺位、执法不力,导致劣质餐盒泛滥 
    董金狮告诉记者,目前一次性餐盒的生产领域由质监部门负责,工商部门负责流通领域,但事实上,部门的监管存在漏洞,使得违法生产企业钻了空子。 
    今年4月24日,江西省质监局{yt}查获一次性发泡餐盒720万只,然而5天之后,被查处企业就又开工生产了。“生产商采用‘游击’战术,你查我停产,你走我开工,搞得质监部门也很累。”董金狮无奈地说,“也有一些地方部门以罚代管,对违法生产劣质餐盒的企业,主要处罚方法就是罚款,但罚款数额与巨大的利润相比,微不足道,罚款反而使违法生产合法化了,执法不力造成一次性劣质餐盒泛滥成灾。” 
    河北永清县刘街宏利塑料厂总经理叶振平称,我从2003年开始生产一次性餐盒,每年都被相关部门查处和罚款,平均一年要罚款一万多元。记者问:“那你还一直生产?”叶振平笑答:“混口饭吃呗。” 
    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明确的监管部门和鉴定部门,消费者无处投诉或根本无法投诉。“消费者维权太艰难了。”董金狮对此深有感触,“购买了餐盒,如果没有xx,一出门经销商就不认账了,而目前没有专业xx检测中心接受个人送检产品,因此普通消费者如何鉴定餐盒有毒有害也成为难题。” 
    全国生物基材料及降解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夏青介绍,现在市场上销售的那些所谓“降解”“环保”餐盒,实际上几乎没有达到新国家标准的。“我国从2009年12月1日起实施了《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要求一次性餐具不能乱标‘可降解’字样,对可降解餐具的规定是其生物降解率须达到60%以上,现在能达到这个规定标准的北京市场上几乎没有。”夏青认为,质量不合格的劣质餐盒对人体的具体危害,需要相关部门进行专门评估,建议地方政府部门规定企业在每个餐盒上打出标识和生产许可证编号,以方便消费者识别和监管部门追溯责任。 
    记者了解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餐饮具列为高风险抽检品,成为今年的重点整治项目,相关主管部门关于如何规范餐饮企业采购、使用一次性餐饮具的相关政策将于近期颁布,人们期望一次性餐具无人监管的混乱局面早日终结

    天津市的样本案例分析

    3月中旬,北京两家饭店被检测出所使用的餐盒是“毒餐盒”,且北京环保餐具联合组织指出,这些“毒餐盒”出自河北省和天津静海县的一些不法商贩之手。

  “毒餐盒”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它的背后到底有多少利润?这些廉价餐盒流向哪里?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对静海县部分乡镇的一次性餐盒生产企业、天津部分大型批发市场、餐饮企业和个人等进行了调查。

  生产环节

  石蜡、回收材料堆满仓库

  在天津静海县,从事一次性餐盒生产的企业有六七家,而获得QS认证的企业只有3家,分别是蓝海餐具厂、环宇塑料制品厂和丰源盛达塑料包装容器厂。静海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蓝海餐具厂、丰源盛达塑料包装容器厂停产很久了。北京环保餐具联合组织调查显示,有的企业虽然获得了生产许可证,但产品却并未合格。

  在大丰堆镇大丰堆村,一位村民指着村后一个砖厂旁的破旧大院子说,那里就是丰源盛达塑料包装容器厂。记者看到,该院子面积300多平方米,有四五间破旧的房子。记者观察到,该厂的仓库内堆积着很多工业石蜡,还有回收料的袋子。记者电话联系了该厂的法人代表郭xx,郭xx很谨慎地说,他正在河北区兴耀市场送货。问及是否停产时,郭xx表示:“那都是胡说┇┇”

  随后,记者前往西翟庄镇周庄子蓝海餐具厂。记者透过仓库一块破碎的玻璃看到,仓库里同样堆积着工业石蜡及回收料袋子。该厂法人代表高振海的妻子介绍说,他们从2008年就已经停产了。当记者问及,在兴耀市场看见他们家的货时,高振海的妻子并没有正面回答。

  在唐官屯镇一处300多平方米的厂房大院内,记者发现一个没有名字的餐盒厂。3名男子和一名女子往机器中倒着原料。记者发现这些工作人员除了往机器里倒聚丙烯外,还不断添加着粗石蜡、发黑的塑料碎片和粉末状的碳酸钙(滑石粉)。当问及其中一位工作人员石蜡的用途时,其回答说,这些石蜡是加到餐盒中的一种原料,能起到增白等效果。

  销售环节

  8分一个的餐盒卖得{zh0}

  记者以酒店采购为由,对河北区兴耀批发市场内的几个批发一次性餐盒的批发店进行了暗访。“8分钱一个。”一家批发一次性餐具的老板顺手从柜台上拿出一款颜色有些暗淡的餐盒介绍说,“很多大饭店都进这种。”该店大约20平方米左右,尽管柜台上环保餐盒的样品不下十几个,但是有现货的只有老板手里拿着的那款。“别的餐盒都贵,一个要2角钱以上。要的人不多,不敢多进,所以想要那些餐盒需要提前订货。”对比发现,老板推荐的这种价格只有8分钱的环保餐盒颜色暗淡,捏上去很软,轻轻一撕就裂,闻起来有一股味道。而一旁2角钱的餐盒样品,透明度高了许多,拿在手里也不变形,而且没有异味。

  老板随即打开一个没开封的包装箱,从里面拿出几个新餐盒。记者看到,包装箱外面没有任何厂名厂址,甚至连商品名称都没有,但餐盒上面却印有“可降解”“环保”等字样,纸箱里的餐盒外只包着一层薄薄的塑料膜,既没有合格证,也没有任何商品标签。

  在河北区兴耀批发市场,专门批发一次性餐具的商铺至少有三四个,每个商铺都有这种8分钱的廉价餐盒在销售。询问后得知,这些廉价餐盒大部分来自静海县的餐盒生产企业。

  使用环节

  这些劣质餐盒到底谁在使用?根据批发店老板提供的线索,记者走访了天津部分大、小型饭店、快餐店及街头外卖,发现这些地方几乎全都在使用这种劣质的一次性塑料餐盒。

  坐落在大沽路的一家连锁快餐公司专门从事外卖服务,每天一次性餐盒的使用量有上千个。店内一位女孩点了一份鱼香肉丝,销售的师傅把菜装进餐盒后,由于菜太烫,餐盒渐渐变了形。当记者对这种餐盒的危害发出疑问时,销售的师傅满不在乎地摇摇头说:“这上面不是写着"环保"两个字吗?”在环渤海装饰城门口,有多家露天盒饭快餐小吃摊点,每天中午都吸引了大批在周边上班的人来就餐。昨天中午11时许,记者在一个快餐推车前看到,几乎是热菜一倒进去,餐盒就变了形状。记者询问是否有其他餐盒时,老板立马说:“你放心,一点问题没有。”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天津多家大、中型饭店,结果是所使用的快餐盒也和快餐店、街头外卖的基本一样。一名经营者表示,对于餐饮企业来说,购买餐盒是笔不小的开支,为了节约成本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这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成本核算

  劣质餐盒成本低一半

  某餐盒生产企业负责人算了一笔账。正规餐盒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一吨聚丙烯的成本1万多元,一吨聚丙烯可以生产出3吨母料,按照每个餐盒重12克计算,可以生产6万6千多个餐盒,按此计算每个餐盒的实际成本已经到了1毛多。而工业废塑料的价格是一吨5000元,生产劣质餐盒的企业除了使用廉价母料外,更多地添加了废旧塑料和填充物,一个劣质餐盒的成本实际只有四五分钱甚至更低。该负责人抱怨说,现在做正规餐盒根本赚不到什么钱,我们这些正规企业生产的餐盒按照600只装计算,每箱利润只有1块多钱。而那些泛滥于市场的劣质餐盒只要七八分钱就能买到,商家多会倾向选择价格便宜的产品,他们这些正规企业很难和劣质餐盒竞争。

  中国包装资源综合利用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凯发环保中心总工程师董金狮告诉记者,“毒餐盒”长盛不衰有两个原因。一是餐饮企业方面出于成本的考虑;另一方面,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没有对使用有害餐盒的行为坚决取缔,给有“毒”塑料餐盒留下了生存空间。官方回应

  顶风作案者吊销执照

  静海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食品卫生的分管副局长苏运清表示,作为一次性餐具的生产方,必须保证产品质量合格,不得销售不合格甚至劣质产品。自3月14日以来,他们加强了日巡制度,对他们管界内的6家生产企业进行了定期的巡查。但一些不法企业还是在顶风作案,甚至和执法部门玩“猫捉耗子”游戏,当执法部门前去检查的时候就用停产的手段来应付。对于此种现象,质检部门一旦发现,会毫不留情对其进行整治。如果整治效果还不好的话,会吊销其执照。

  【相关链接】

  餐盒合格率不足一半

  日前,董金狮所在的机构和北京环保餐具联合组织对北京市一次性塑料餐饮具的生产和使用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市面上一次性餐盒的合格率还不到一半。董金狮表示,天津市部分餐馆、酒店情况和北京一样,也是“毒餐盒”泛滥的重灾区。

  记者了解到,2002年国家质检总局对一次性餐盒的检测结果显示5成的餐盒质量不合格,8年后这种情况依然没有改观。

  【读报提醒】

  “毒餐盒”伤肝肾可致癌

  董金狮表示,劣质塑料餐盒价格低廉,每个造价仅四五分钱。“毒餐盒”的“毒”在于原料。在这些劣质餐盒中塑料片材料含量少。由于成型需要,生产过程中必须加入少量滑石粉或碳酸钙,但为节省成本,不法商贩在原料中加入了过量的滑石粉。这些东西不溶于酸性物质,吃下后,胃酸不能溶解,久而久之,会形成结石。

  另外,这些劣质餐盒含大量的工业碳酸钙、回收塑料、工业石蜡等有毒物质,遇热水或经微波炉加热,有害物质会很快溶解在食物中,被人体吸收后会损坏肝、肾等器官,还可致癌。

  您在购买熟食、点心等直接入口的食物时{zh0}自带餐具,特别是不要用发泡塑料餐盒盛装温度较高的食物或将食物与塑料餐盒一起放入微波炉中加热,以防止有害物质渗入食物。

  顺口溜识破劣质品

  手摸软绵绵,轻撕就破裂,一闻刺鼻又呛眼,遇热变形还渗漏,剪碎入水就下沉,一折会出蜡印……记者柴波 (来源:城市快报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食品安全不仅仅是冷链】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