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菜莴笋种植_樱慈_新浪博客
2007-08-08 16:10:42  作者:  来源: 豆瓣菜,别名西洋菜、水田芥、凉菜、耐生菜,学名Nasturtium officinale R. Br.,为十字花科豆瓣菜属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原产欧洲,我国、印度和东南亚很多地区都有野生.种。我国以广州、汕头一带和广西栽培较多。近几年北方地区又从欧洲引进大叶优质品种,利用旱地种植或无土栽培,已较大两积开发利用。

 (一)植物学特征

植株高约30厘米,匍匐或半匍匐状丛生茎圆形,在幼嫩时实心,长老后中空,青绿色,具多数节;每节均能发生分枝和须根,遇潮湿环境须根即伸长生长。叶互生,每节一叶,奇数羽状复叶,小叶1~4对,卵形或近圆形,顶端小叶较大,深绿色,气温低时会变成暗紫色。总状花序,花细小,两性花,花冠白色。荚果内含种子30~40粒,种子细小,扁椭圆形,黄褐色,千粒重约0.25克,每升种子重580克。发芽力可维持5年。

(二)主要品种

1.广州西洋菜

小叶卵形,深绿色。在广州地区栽培不开花结果,但在北京能开花结实。定植后30余天收苗,亩产4 000~5 000公斤。

2.百色西洋菜

别名青叶西洋菜,主产区在广西、武汉。叶色绿,在南方能开花结籽。从定植至初收20~30天,亩产4 000~5 000公斤。

3.大叶豆瓣菜

从英国引进的品种,植株粗大,匍匐茎长60厘米以上。茎易中空。叶片大,小叶圆形,全缘,绿色,辛香味较广州种淡。在北京栽培4~5月开花,种子产量高。

4.武汉大叶豆瓣菜

植株茎叶粗大,小叶宽大,近似棱形,深绿色。主茎粗,纤维稍多,产量高。

5.耐耐菜

北京郊区河溪边自然生长。茎、叶较小,极耐寒,冬季能在长流水的河溪或泉水边以宿根越冬,春季即发芽生长,花期5~6月,结籽后能继续生长枝叶,采收期为6~9月。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

喜冷凉湿润环境,生长适温15~25℃,最适温20℃左右,10℃以下生长缓慢,能忍受短时间的多次霜冻,冬季气温在0℃左右可露地安全越冬,若温度高于30℃生长停滞,叶片易发黄或枯萎。

2.光照

生长期要求良好的光照,光照不足时茎叶生长纤弱,产量低。

3.土壤

喜保水保肥力强的中性壤土,适宜pH值为6.5~7.5。

(四)栽培技术

(1)繁殖方法  用嫩茎扦插和播种育苗繁殖。

    ①嫩茎繁殖:我国华南地区因不易采收种子,大都用嫩茎繁碴。当春季温度上升至25℃以上时不再采收,留着老茎渡过盛夏后,用老茎萌发的新芽种植。秋后大田生产期间,则按种植面积的l/4不采收留作种苗再插植。或在生产田中割取长约15厘米左右的植株上部嫩茎苗,按株行距3厘米x 10厘米定植。定植时应使种苗基部浅埋土中,旱地栽培可用小铲开浅穴,把种苗斜插泥土中。栽插后灌透水,以后每天都要浇灌水,保持田间潮湿状态,尤其是气温较高的季节,早晚浇一次凉水。北方冬季可在日光温室用旱地扦插育苗或生产,插植后防旱保湿即可,要用流动水浇灌,不能长时间浸泡死水。北方春季露地栽培,利用去冬保护地栽培的植株,割取嫩茎梢作种苗时,要注意勿将苗床的蚜虫带至大田,可把种苗放进1000~2000倍乐果稀释液中浸一会儿,取出再运至种植地。

    ②种子繁殖:南方温暖地区于8~9月分期播种。北方露地栽培宜春播。保护地栽培可全年随时播种。苗床可用旱地或半水地。用旱地育苗时,先将畦面平整细碎,灌足水后再撒播种子。播后撒上一薄层干细粪土,每天喷水1~2次。

    每10平方米的苗床播种量约8克,可供插植本田600平方米,由于豆瓣菜种子很小,播种前宜用3~4倍的细土拌匀再播,以使撒得均匀些。如种子量很少,宜用盆浅育苗,先用瓦片覆盖盆底的排水孔,装营养土至盆沿下2厘米处,抹平表土,将盆浅放入有水的大盆内润水,润透水即可撒种子。播种后再盖一层薄细上,以盖平种子为度、盆上再覆盖薄膜保湿。育苗期间不能从盆向上浇水。只能在大水盆内润水,或喷雾。早春育苗常出现小苗开花的现象,把小花摘去,植株能继续生长,也可于夏秋季播种育苗,移植保护地,扩大繁殖兼采收,来春截取嫩梢作种。   

    用半水地育苗时宜作高畦,畦的高度以畦沟中流过的水能分润湿畦面又无水层为宜。播种后撤一薄层干粪末,防止板结苗高约3~4厘米时,增加灌水量,使畦面有一薄层长流水,或每天灌水一次,以后随着幼苗的生长而逐渐加深水层。待苗高约15厘米时,可割苗移栽。

    (2)栽植  栽植地宜选择灌溉方便的低洼地,土质肥沃,水保肥力强的黏壤土或壤土水田。夏季栽培{zh0}选田地的南边销;高树或高生作物能适当遮阳之处。小面积可搭凉棚降温。      

     ①水田栽培:浅水犁耙,施基肥,均匀耕耘、耙平。按1.5米留一工作行。将种苗按株距10厘米,行距15~20厘米排放田中,稍压株苗基部使粘着泥土便能发根生长,插苗后即浅灌水。约2~3厘米,至发新根后用常流水灌溉,定植后25~30天可收割。水田栽培应每次收获后即翻耕耙平,重新插植。

     ②旱地栽培:不宜用砂壤田。翻耕地施足腐熟的有机质肥料,耙平后作1.2~1.5米宽的平畦,畦埂高约20厘米。种植株行距12厘米x 15厘米,每穴约3~5苗,用花铲将苗斜种入土,苗约入土l/3。种后立即灌水,以后每天灌 "跑马水"一次,夏季要灌2次。有些地区早春露地种植因气温变化大,刮大风前要加塑料膜覆盖。     

    (3)田间管理  豆瓣菜是速生叶菜,对水、肥要求高。但切勿使用未经腐熟的生肥及过浓的肥。水田栽培宜用长流水。固定水易出现烂秧的现象。旱地栽培灌以"跑马水",不便受旱。施  肥以薄施为原则,当秧苗移栽约一周成活后开始追肥,以后每隔  10天施一次。每次每公顷用尿素30~45千克加水3750千克泼施。最适用充分发酵后的麻酱水稀释6~8倍施用,使植株茎叶浓绿茂盛。旱地栽培常见害虫为蚜虫,连续采收的要在采收后喷一次乐果,或将田水灌满,淹过植株,把蚜虫淹死。

    (4)采收  一般定植后25~35天、苗高25~30厘米时便可收割,从植株基部割下。一次移栽多次采收的,在采收时留茎部约5厘米。多次采收虽省工,但产量低,后期杂草丛生,影响产量。采取一次收割后重新犁翻平地再种的办法。年总产更高。每次采收时留适量商品菜作种苗用。一般按栽培面积留1刈种苗。

    4.保护地栽培  在我国北方,豆瓣菜可以在保护地长年栽培,周年供应,种植方法与旱地栽培相同,只是夏季要注意防蚜虫的为害。不能长期重作。

    豆瓣菜适于水培,冬季利用日光温室或有地下热泉水的塑料大棚进行,只要冬季棚内地温或水温能保持在15~20℃便可。于7~8月播种育苗,或9月开始截取无性繁殖苗,按15~20厘米x20~30厘米距离定植于水培槽上。20~25天可以采收。

 (五)保护地水培栽培

    水培需配备循环水设施,并根据各地的水质施用营养液。

    在我国北方,豆瓣菜可以在保护地长年栽培,周年供应,种植方法与旱地栽培相同,只是夏季要注意防蚜虫的为害,不能长期重作。

    豆瓣菜适于水培,南方地区可露地过冬,北方地区冬季利用日光温室或有地下热泉水的塑料大棚进行,只要冬季棚内地温或水温能保持在15~20度便可。于 7~8月播种育苗,或9月开始截取无性繁殖苗或12~15厘米长的枝条,按5厘米×10厘米距离直接施入定植板的孔中,每个孔中插3支。20~25天后便可采收。水培需作循环水设施,作为营养液用水除井水外,还可以用河水、自来水、雨水等,并可根据各地的水质配制营养液。北京的水中,钙、铁、镁含量较高, pH值为8左右,属于典型的硬水。进行肥料用量计算时要将水中的钙、镁等的离子浓度考虑进去,并使用单位肥料配制营养液,不宜使用复合肥料。在北京西郊的配方是每升井水中用硝态氮3.5毫克、铵态氮0.25毫克、钾2.5毫克、钙1毫克、磷0.75毫克、镁0.5毫克、硫0.5毫克。豆瓣菜水培的管很简易,而且对营养液的配方、浓度、pH管理要求不严格,极易水培。

(六)豆瓣菜的留种方法

    豆瓣菜的各品种都能在我国北方开花结种,而以大叶种的产种子量多。用种子播种的,春、秋季都开花,无性繁殖苗于春季4~5月开花。留种母株用扦插苗或种子播种均可。开花后约一个月,种荚呈淡黄色时,便要分次采收,先熟先收。采收后晒干、搓碎、过筛,除去荚壳等杂物后,贮存于低温干燥处备用。

(七)豆瓣菜的营养成分及食用方法

    豆瓣菜的营养物质比较全面,其中超氧化物岐化酶 (即SOD)的含量很高,每1毫克鲜嫩茎叶中含147微克。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每100克 鲜样中含还原糖0.42克,蛋白质1.06克,纤维素t.09克,胡萝小时素4.67毫克,维生素岛0.17毫克,维生素C  80~124毫 克,钾308毫克,钠15.2毫克,钙43~121毫克,镁11.5毫克,磷19.5毫克,铜0.05毫克,铁1.03毫克,锌0.12毫克, 锰0.15毫克,锶0.7毫克,硒1.29毫克。

     国外的研究资料报道,豆瓣菜有通经的作用,并能干扰卵子着床,阻止妊娠。我国医学认为,豆瓣菜味甘微苦,性寒,人肺、膀胱。具有清燥润肺、化痰止咳、xx等功效。西方国家和我国广东人民认为,豆瓣菜是一种能润肺止咳、益脑健身的保健蔬菜。罗马人用豆瓣菜xx脱发和坏血病。在伊朗,人们认为豆瓣菜是一种极好的儿童食品。

    豆瓣菜的食法很多,可作沙拉生吃,作火锅和盘菜的配料,作汤粉和面条的菜料、汤料。广东及海外华人最喜欢的食法是用特殊的鲜香风味。近年北方的美食店还用豆瓣菜做饺子馅,但必须去除过老的下段,否则吃起来会粗糙如草。

    豆瓣菜不耐贮藏,宜鲜食。

 


莴笋四季高产栽培技术



  2、播期确定 春莴笋,12-3月大棚育苗,2月中旬至3月下旬露地育苗。夏莴笋,4-5月上中旬露地栽培,5月下旬至7月利用遮阳网覆盖,直播或高密度栽植。秋莴笋,7-9月利用遮阳网覆盖播种,育苗移栽。越冬莴笋,10-11月露地育苗。

  3、培育壮苗

  3.1 整土。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作苗床,播前5-7天每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5000千克或复合肥500千克作基肥。在整地前施入后深翻,整平整细,盖上塑料薄膜等待播种。

  3.2 种子处理。在5-9月播种的,由于炎热高温,种子发芽困难,播种前需低温催芽。即将种子在凉水中浸泡6-7小时 后用湿布包好在20-25℃处催芽至80%种子露白。或用凉水将种子浸泡1-2小时,用湿布包好,置于井下离水面30厘米处,每天淋水1-2次,3-4天即可发芽,也可将种子浸泡24小时后,用湿布包好,放在冰箱或冷藏柜内,在-3~-5℃下冷冻24小时,然后放在凉爽处,2-3天即可发芽。

  3.3 播种。春莴笋,大棚育苗播种时,先揭开苗畦上薄膜,浇足底水,待水渗下后,将种子掺在少量的细沙或细土中拌匀后撒播。10平方米苗床播种子25-30克。播后覆土0.30-0.50厘米,盖严薄膜,夜间加盖遮阳网或草苫保温。露地育苗加盖小拱棚。幼苗出土前,晚揭早盖覆盖物,不通风,提高床温。幼苗出土后,适当通风,白天保持床温12-20℃,夜间5-8℃。遮阳网早揭晚盖,2-3片真叶时间苗1次,苗距4-5厘米。移栽前5-6天,加大通风炼苗。

  夏莴笋选阴天播种。4-5月上中旬播湿籽盖薄膜,出苗后撤去。5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用小拱棚或平棚覆盖遮阳网至出苗或2片真叶。大雨天用遮阳网覆盖防雨水冲刷。10平方米播种5-10克。2片真叶前间苗1次,4-5片真叶时间苗1次,苗距10厘米。健壮苗还可按株行距10厘米左右高密度栽植。每次间苗、定苗和移栽缓苗后,结合浇水施腐熟稀粪水。雨天清沟排渍,定植前15天左右浇1次0.50%尿素水。定苗或移栽后25天左右,可陆续采收嫩株上市。

  秋莴笋播前先将床浇湿浇透,播后浇盖1层3-4成浓度的腐熟猪粪渣及覆盖1层薄稻草,或覆盖黑色遮阳网,播发芽籽或湿籽。出苗前双层浮面覆盖在苗床土上,出苗后盖银灰色遮阳网。早晚浇水肥,保持床土湿润,及时除草间苗。

  4、定植与管理 定植时,选择排水条件好的壤土,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4000-5000千克。深翻整平,做成1.20-1.50米宽的高畦。起苗前,先将苗床浇水。

  春莴笋,苗龄25-30天,5-6片叶时定植,株行距20厘米×27厘米,深度以埋到{dy}片叶柄基部为宜,栽后浇压蔸水。以叶上市,株行距15厘米×20厘米。地膜覆盖栽培的,底肥一次施足,并盖好地膜,雨天排水防渍。大棚和露地栽培,选晴暖天气中耕1-2次,适时浇水追肥,前期淡粪勤浇,保持畦面湿润,植株基本封垄时,可嫩株上市。以茎为产品的,每亩浇施尿素15千克1-2次。

  秋莴笋,苗龄25天定植,株行距25厘米×(30-35)厘米,以嫩株上市,株行距15厘米×20厘米。选阴天或下午定植后,及时浇压蔸水,并利用大棚、小拱棚或平棚覆盖遮阳网,缓苗后撤去。少中耕、浅中耕,淡粪勤浇,保持土壤湿润,在植株封垄期前后,每亩施3-4成腐熟人畜粪3000-4000千克或15千克尿素2-3次。

  越冬莴笋,苗床底肥不宜过足。苗龄40天左右采用地膜覆盖定植,株行距(30-35)厘米×(30-40)厘米。成活后追施1-2次淡粪水,如翌年以成株上市,越冬前应注意炼苗,不宜肥水过勤,防止苗期生长过旺,冰冻前重施1次防冻肥水。翌春及时xx杂草,浅中耕1次,追肥浓度由小到大。茎基开始膨大后,追肥次数减少,浓度降低。采用地膜和大棚栽培的,要施足底肥,注意通风管理。

  5、病虫害防治 莴笋霜霉病,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或58%雷多米尔500倍液,或40%疫霜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72.20%普力克水剂800倍液等轮换喷雾。莴笋病毒病,及时用氧化乐果或抗蚜威等防治蚜虫。发病初喷雾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抗毒剂一号水剂300倍液,或83增抗剂100倍液等轮换使用。莴笋菌核病,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轮换使用。莴笋黑斑病,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喷雾。

  6、采收、采种 在茎充分肥大之前可随时采收嫩株上市。当莴笋顶端与{zg}叶片的{jd0}相平时为收获莴笋茎的适期。秋莴笋为了延长上市期,延迟采收,可采用在晴天用手掐去生长点和花蕾,或莲座期开始,每隔5-7天喷350-500毫克/千克矮壮素2-3次,或在基部肥大时每隔5天喷2500毫克/千克青鲜素2次。

  莴笋采种以越冬的春莴笋留种为好,留种株品种间隔离1000米左右。选留生长健壮,具有本品种特征特性的植株,间拔以后,保持株行距33厘米以上见方,去掉老叶,增施肥水、培土,促侧枝生长。开花时适当摘除部分枝,插支柱防倒伏,花期不能缺水,花谢后减少灌水,开花后20-25天,种株叶片正常发黄,种子呈褐色或银灰色,生白色冠毛时,及时采收。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豆瓣菜莴笋种植_樱慈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