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乘除两部计算解决问题在两年前曾经研究和尝试过,并拍成了录像课,两年后重拾该课,又有了颇多的思考,同时又研究了东海林燕老师对该课的执教,感触颇多,受益匪浅。下面是本人的研课教案。
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9~62页内容。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应用学生已掌握的表内乘除的知识来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它以一群学生在公园先划船,再坐碰碰车为背景,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并解决游玩中的数学问题。学生虽然已对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结构已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两幅连续图来反映数学问题,自己找中间问题来解决终端问题的类型还是{dy}次接触,由此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在读懂信息结构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尝试用综合法和分析法有条理的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找对中间问题,了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征。
在学生会用分步列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初步尝试用递等的格式进行解答。并在具体情境意义的支撑下,初步理解乘除法混合运算顺序,会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运算,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解决问题做好思维上的准备。
教学目标:
1、应用学生已掌握的表内乘除的知识来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并初步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会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了解乘除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的基本结构,培养学生找对中间问题并尝试用综合法和分析法有条理的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思维品质。
3、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充分体验数学学习的愉悦,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数量关系
难点:找到关键的中间问题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你瞧,一群小朋友们外出游玩时就遇到了数学问题呢?
二、积极引导,探究解法
(一)提出问题
1、(课件)逐幅出示主题图,师描述场景,
图一:小朋友们来到了哪里,你看到了哪些关于划船的数学信息(有6条船,每条船坐4人。)
2、玩好了游船,小朋友们又兴致勃勃地来到了……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呢?我们这么多人,要坐几辆呢?(师板书:需要计量碰碰车)
(二)解决问题
1、师引导学生用分析法分析数量关系
思考:要解决“要坐几辆碰碰车”这个问题需要哪两条相关的信息?
生找到数学信息: 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每辆坐3人
2、但是小朋友的总个数没有直接告诉我们,
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3、学生观察{dy}幅图并说说寻找相关信息。
师:为什么解决碰碰车的问题而去找划船的小
朋友信息呢?
4、生列式计算
5、梳理数量关系,看着黑板用自己的话说说解决问题的思路(尝试用分析法和综合法来分析解题思路。
6、师小结解题方法(不管哪一种解题思路,都要先找到中间问题,然后才能解决{zh1}的问题)
(三)初步感知综合算式
1、能把这两个算式合成一道算式吗?(生独立尝试)
2、反馈综合算式,教学递等式,理解计算顺序。
师边板书边说:先算什么?象这样乘除在一起的算式,一般从左往右算。(简单介绍递等式书写格式)
3、发现得到:分步列式和综合列式的异同
发现格式不同,意义相同:都是先算一共有多少人?所以属于同一种解题方法。
三 、分层练习,巩固深化
(一)基础练习
1、出示蛋糕图
(1)师:几个小朋友春游玩累了,几个好伙伴打算休息吃些蛋糕,仔细观察, 认真分析,能不能用今天刚学的本领来解决。
(2)生独立解答,同桌互说想法。
(3)投影反馈学生的作业
生1:3×8=24(块) 生2:3×8÷6
24÷6=4(块) =24÷6
=4(块)
(4)请学生自己解释算式的含义,简单说说解题思路。
2、分可乐
(1) 学生独立做,师巡视。
(2) 请4位学生来板演
①3×3=9(人) ②18÷(3×3) ③18÷3=6(瓶) ④18÷3÷3
18÷9=2(瓶) =18÷9 6÷3=2(瓶) =6÷3
=2(瓶) =2(瓶)
(3)生生互动,你问我答,理解解题思路
如:××,请问:你的算式是什么意思?
(4)找相同意思的算式,真正明白分步和综合的具体含义。
(二)拓展练习(世博游园会)
1、找算式(灯谜馆)
(1)灯谜馆:一共做了24只红灯笼,平均每个小朋友做了几只?
(1) 24÷4÷2 (2)24÷4 (3)24÷(2×4)
(2)学生伸手指表示,说说为什么这样选?
(3)如果选②,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4)师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用相对应的信息来解决相关问题。
2、补充信息(球类馆)
平均分给8个小组,每组能分到几个皮球?(学生反应缺少信息,不能做。)
再出示信息:
请学生自主计算并交流算法。
3、补充问题(鲜花馆)
出示信息 (1)走廊上摆了4盆月季花。
(2)兰花的盆数是月季花的2倍。
(3)牡丹花的盆数是兰花的3倍。
请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提问并解答。
4、提高题:(智力馆)
有一根12米长的绳子被对折了一次后,再对折了一次是多长?
a.12÷2=6(米) b.12÷2÷2=3(米) c.12÷(2×2)=3(米)
四、课堂小结
1、师:我们回忆一下,在这节课中你有哪些收获?
2、师生共同小结:今天我们运用以前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一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两步计算的,可以有两种方法去想:{dy}种:看看题目中的两条相关信息能知道什么,再用求得的新信息和第三条信息解决问题,这就是从信息到问题。第二种:想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两条相对应的信息,是不是都已经直接告诉我们了,如果没有,就把它先算出来,这就是从问题到信息。
五、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