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小说》期末课程论文

    参考书目

1《马恩选集》  第四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3版

2《江曾培论微型小说》 江曾培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3版

3《朵拉小说选》    朵拉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6版

4《现代小说技巧讲堂》刘恪    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版

 

 

 

 

   浅谈微型小说创作中的以“小”见“大”

【摘要】微型小说的篇幅微小,一般情况下不超过一千五百个字。因此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其构思和行文时必须注意字句的 凝炼,语言方面上不允许作品中有赘词冗句。

【关键词】   微型小说    以“小”见“大”    创作    

   小说的创作古之有之,最初的小说都是以“短小”著称,后来才慢慢有了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创作初期的小说都是千字以内的微型,没有长篇大论,这时的微型小说都有着短小精悍、用精巧的比喻衬托着巨大的精神世、粗放简略的人物刻画的特点。像干宝的《搜神记》{dy}卷中一段

   淮南王安好道术,设厨宰以候宾客。正月上午,有八老公诣门求见。门吏白王,王使吏自以意难之,曰:“吾王好长生,先生无驻衰之术,未敢以闻。”公知不见,乃更形为八童子,色如桃花。王便见之,盛礼设乐,以享八公。援琴而弦歌曰:“明明上天,照四海兮。知我好道,公来下兮。公将与余,生毛羽兮。升腾青云,蹈梁甫兮。观见三光,遇北斗兮。驱乘风云,使玉女兮。”今所谓《淮南操》是也。

简单的不足百字就为读者刻画了“淮南操”的来历及这操将给我们呈现的样子,语言而简单形象生动。

   在金地微型小说也是不断有佳作问世,像郭沫若于1920年在《学灯》上发表的的小说《他》就三四百字,但也给我们将“他”的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来。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左翼文艺运动中出于政治上的原因大量的支持微型小说的创作与发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双百方针”的引导下,各种小说的创作犹如雨后春笋般的大量涌现。

    微型小说在篇幅上字数上是微型的,其文学意义上的根本取向依旧是小说,也同样具备小说创作的四要素,但有时由于字数等原因,有些创作要素在创作的过程中将被省去。微型小说的创作过程中要实现“巨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式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这三者之间的xx的有机的结合。

   微型小说的创作的过程不像长篇、中篇等文字量大的小说那样能够反映生活的各个侧面,而是截取一个生活的横断面。生活的横断面好比大树的横断面,虽系树木的一个片段的平面,但我们也能从它的枝叶、年轮等多个方面窥测出一个大树的风貌,同样微型小说截取的一个生活横截面也照样反映社会的风貌和时代的精神,从而达到以小见大,举一隅而三反的目的。截取生活截面的微型小说在取材的过程中,如果取材恰当同样可以给人们以一斑窥全貌,以一目尽传精神的艺术效果。微型小说是选择角度的艺术,取材角度正确了,微型小说的创作也就成功了一半。为此我们要勇于去芜存精,选择那些能够以小见大的生活场景。在取材的时候,我们要用我们像显微镜的双眼去洞察生活的细枝末节,又要有高瞻远瞩的精神明白生活的来龙去脉,这样才能提取较好的以小见大的角度。我们在选材的时候要善于创新,积极的培养创新的精神,让微型小说成为小说的“排头兵”,拥有迅速的反应时代新思想、新风貌、新问题的功能。

    在微型小说的创作过程中要讲究“布局”,讲究小说的结构。文学作品是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没有完整、统一、和谐的结构,就不会有优秀的文学作品。微型小说虽然在篇幅上较小,但是它也必须是个完整的作品。这就像我们所见到的江南园林中的微型盆景一样,但它容纳的并不是分散的,凌乱的景色,相反它更精于布局,在不大空间内做到主次分明,比喻恰当,疏密有致形成一个独立的完整的艺术品。同样微型小说的结构有着其基本上的特点:单纯和简练,一些创作上的固有套路对它并不适用。由于微型小说创作过程中取材只是生活上的一个片段、一个镜头,因此其结构上就可以有“头”无“尾”,也可以有“尾”无“头”,也可以无“头”无“尾”只取“腰”这一段。创作过程中求全是不恰当的,但尽管如此结构上的那些虚实、疏密、主次、起伏、浓淡等辩证关系,则一定要精心运用的。

  微型小说的环境描写应该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描写,在微型小说的创作过程中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都应与小说塑造的人物主题相符,否则就是一种累赘。微型小说的环境描写需要融合在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情绪之中,这一点就像我们在欣赏白石老人画的虾的时候,一张白纸,未见任何水纹,但见几只鲜虾嬉戏其上,这让你感觉到的是虾的灵动和一泓碧波正荡漾着微微绿涟。我们在创作微型小说的时候就要学习这种“不写之写”在“没有背景中”见背景,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微型小说特有的简练的形式需要。

   文学的语言是艺术的。文学的语言要求生动、简洁、准确。微型小说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稍有一些语言垃圾就会影响作品的整体。因此微型小说在语言艺术上的要求将更高更严。契科夫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上xx的短篇小说大师,其中最重要是因为他在语言上有很高的造诣。高尔基曾称赞他“用一个词就能够创造一个形象,用一句话就能够写出一篇故事.”在微型小说创作过程中我们就应该有像契科夫一样的语言驾驭能力。

 总之以“小”见“大”在一般的小说创作中多是最易蕴藉含蓄,不把一切都说出来,让作者的意图隐蔽于作品描绘的形象中,引发读者睹影知竿。但是微型小说创作过程中这样做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它还要像“诗”与“画”一样进行大量的艺术的留白,让这些艺术留白成为微型小说的有机整体。微型小说有了艺术留白,也就可以使用最少的信息产生{zd0}的想象。我们以马克.吐温的《丈夫支出帐单中的一页》为例

           

         丈夫支出帐单中的一页

           招聘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

      提前一星期预付给女打字员的薪水……(支出金额)

         购买送给女打字员的花束……(支出金额)

       同她共进的一顿晚餐……(支出金额)

       给夫人买衣服……(一大笔开支)

       给岳母买大衣……(一大笔开支)

      招聘中年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

 

  

   这是一篇不足百字的微型小说却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有情节,有人物的故事,一个有妇之夫,与自己新招聘的女打字员关系暧昧。为了博得女打字员的芳心丈夫提前一星期就给付了女打字员薪水,并且殷勤地给她送花,{zh1}发展到了两人共进晚餐。他这样做引起了夫人与岳母的不满,为此他只得辞退那个年轻的打字员,另外雇一个中年的打字员。我们在阅读这篇作品时,发现它的结构是不完整的,情节间的跳跃是很大的,段峰连云,给我们留下不少的空白。小说中的“关系暧昧”“不肯罢休”“年轻美貌”均没有明写,它是我们读者按它的展示“计白当墨”自然而然的发生出来。如果我们再仔细品味这篇小小说会发现一些深层次的留白。诸如有妇之夫与那个年轻的打字员陷得有多深,后来雇的新打字员能否解决为题,这是不是美国社会的一种病态表现等等,这就像文中的省略号一样,留给读者进一步的想象的空白。读者阅读这样留白就像“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会产生不同的新的见解。但是这样新的见解却使作品扩充了艺术形象,加大了艺术容量,深化了艺术意蕴。作为读者在这种想象的驰骋中,会得到一种审美的愉悦与满足,所以,好的微型小说作品正是通过在篇幅上,布局上的微型以及运用留白的手法形成的。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微型小说》期末课程论文】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