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国电动汽车前景仍然任重而道远_迪族车网Dizo

    美国发展电动汽车技术的优先考虑因素是改变能源结构,欧洲优先考虑的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中国力图实现跨越式发展,但现在看日本在这方面最有希望做全世界先进技术的{lx}。中国现在做的努力就是率先实现电动汽车的产业化。

  电动汽车是一个好东西,它是环保的产品,它是中国汽车工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希望。但是作为商品,它一定要变成货币,完成惊险的跳跃。电动车的市场化面临什么问题?

  最近某媒体做了一次网上调查,调查结果很令人深思。

  首先是消费者对电动车的xx度。由于媒体大规模宣传,车展高调展示,政府政策支持,公众对电动汽车的xx度很高。但是调查显示,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xx度{zg},非常xx的比重{zg}为61.5%;其次是以省会为代表的二线城市非常xx的比重为50%;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非常xx的比重{zd1}为34%。  

  调查者认为,出现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各种山寨电动汽车已经在国内一些小县城上路了,当地政府不给上牌但也不予以监管,有很多是地方企业的产品,受到地方政府的保护,因此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更早地接触到了新能源汽车。

  调查发现,消费者不选择新能源汽车的首要因素是配套设施少,充电站在国内如凤毛麟角,难寻其踪,但是在电动车保有量几乎为零的情况下建大量充电站,在经营上也是划不来的;第二是技术不成熟,质量不可靠。据有的人透露,有的城市示范运营的电动车一个月换了7次电池;第三是车价太贵,调查显示,在达到预期节油水平下,比同级别燃油汽车价格高30%以内,有77%的消费者表示愿意支付,如果高出30%,22%的消费者表示愿意支付。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承受力有限,成本高将是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重大障碍;第四因为保有量低,不了解情况;第五是因为优惠政策太少。

  等待大量建设充电站如同“激西江之水而救涸辙之鲋”,“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鱼之肆”。国内许多城市对配套设施思路单一,就是建大规模的充电站,这样的做法投资大,效益差,不可能大量推广,应该有更便利消费者的做法,如结合现有停车设施建设简易的充电桩,或者{dy}步先推广双模式电动车。

  价格高是电动车发展的死穴。企业认为只要大量生产就可以把成本降下来,但是不能大量销售何来大量生产?要大量销售必须降低价格,企业不降价的原因是不愿意承受初期的亏损。现在消费者有替代选择,汽车品种又多又好,为什么要为电动车付出更高的代价?

  我们且看企业如何起跳。

郑重声明:资讯 【【图】中国电动汽车前景仍然任重而道远_迪族车网Dizo】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