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朝乐器各有千秋

各朝乐器各有千秋

2010-06-13 09:16:13 阅读8 评论0 字号: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音乐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古代乐器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文化底蕴很深,种类繁多,形状各异,变化万千,独具风格,美不胜收。而且每一朝代的乐器都各有千秋,不尽相同。随着朝代的变迁,乐器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而乐器与音乐其实都一样,亦是反映当时社会的特定的文化背景,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内心感受和思想状态。在悠久深远的中国历史中,中国乐器也扮演着人们内心世界的传播者。

大约公元前6000年-公元前1711年,吹奏类乐器是最早出现的乐器,以河南舞阳骨笛最为久远。弦乐器见于典籍的有“瑟”,远古时期的乐器以狩猎和歌舞伴奏为主。

目前发现最为古老的埙是距今有7000余年的无音孔陶埙(只有一个吹孔),此外就是距今有6700余年的两个陶埙,一个无音孔,另一个有一个音孔,能吹出羽(F)与宫(bA)两音,构成小三度音程。

其它吹奏类乐器见于传说记载的有龠、管、箫、笙等,箫也是由骨哨发展而来,则用于虞舜时期的乐舞《韶》的伴奏,故又名《箫韶》,此乐舞大约于汉末消亡。

仑是传说中伊耆氏时的乐器,《礼记.明堂位》记载:“土鼓、蒉桴、苇龠,伊耆氏之乐也。”夏禹时的乐舞叫《大夏》,以仑伴奏,故又名《夏仑》。
 
笙则传说是由帝喾命锤制作。远古时期已有了击奏类乐器,如磬、鼓。

此外,在河南登封告城镇王城岗夏文代遗址发现青铜器残片,说明夏代已有青铜器,故铜钟在此时可能已出现。

击奏乐器见于史籍的还有足鼓、缶、鞀等。足鼓据说是夏后氏时期出现,是在土鼓的鼓腔中装上用陶土制作的足,以便鼓放平稳。缶是由先民的盛水用具发展而来。

《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篇》中说:“昔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畜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命士达作王弦之瑟,以来阴气,以定群生”。

先秦时期(公元前711年-公元前256年)是我国乐器发展史的{dy}个高峰,确定了乐器的分类法“八音”。古琴在这时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独奏乐器。这段时期的乐器以击奏类为主,出土实物以曾侯乙编钟影响{zd0},音乐也是以钟鼓乐为代表。

秦汉隋唐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960年):这是我国乐器发展史的鼎盛时期,弹奏类乐器得到空前的发展和繁荣。唐代则是我国乐器发展的{zg}峰,出现了古琴谱,现存丘明(494年-590年)所传《幽兰》是我国最早的琴谱。晚唐曹柔又创简字谱,使得古琴音乐得以保存。琵琶则是唐代最为重要的乐器,音乐也以宫廷燕乐为代表。拉弦类乐器开始在民间出现。 

秦时,宫廷建立了音乐机构--乐府,设专专职的演奏乐师,乐器制造,及管理人员弹奏乐器筝的出现,后来称为“秦筝”。

汉时开始出现了“鼓吹乐”,即是吹奏与打击乐器互相结合的演奏方式,分为鼓吹(以排箫、笳为主,道路行进仪仗形式)及横吹(鼓、角为主,军乐奏于马上)。琴,逐渐定型成七弦琴的型态,独奏技术更加精进,许多xx琴曲诞生。

琵琶类乐器出现并急速发展。当时重要乐器还有:排箫、笛、羌笛、竽、笳、角、琴、瑟、箜篌、琵琶、铜鼓,等等。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乐器有:笙、笛、篪、琴、瑟、筑、琵琶、方响、筚篥,等等。

唐代重要乐器有:五弦琵琶、阮弦琵琶、竖箜篌、卧箜篌、凤首箜篌、琴铜、鼓铜、钹、筚篥、笛,等等。

宋元明清时期,(960年-1840 年):这段时期最为重要的是弓弦乐器发展,弓弦乐器的传入和普遍使用,促进了戏曲、说唱音乐的发展。古琴则出现了众多的流派。吹奏类乐器元代出现唢呐,击奏类乐器元代出现云锣,这段时期宫廷音乐逐渐萧条,取而代之的是民间音乐。

以上只是极为概括地说了一下中国古代乐器的大致情况,由此只见一斑而已。而事实上,中国古代乐器是浩如烟海,种类庞杂,有的已经销声匿迹了。不禁令人感叹:人间何来如此之多、如此之美、如此之不同的乐器?难怪有很多人开始相信中国的古代文化是一部神传的文化,是神的智慧在人间的展现。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各朝乐器各有千秋】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