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川阁
晴川阁位于汉阳龟山东麓的禹功矶上,东对长江,与武昌黄鹤楼隔江相望。江南江北,楼阁对峙,互为衬托,蔚为壮观。清顺治年间文人程封在其《登晴川阁》诗中写道:“凭栏高倚半江秋,楚国晴川{dy}楼”。晴川阁的历史虽然没有黄鹤楼、岳阳楼那样悠久,但由于其所居独特的地理环境、独具一格的优美造型以及诸多文人名士的赞咏,使它赢得了重要的历史地位。所以用“楚国晴川{dy}楼” 冠誉晴川阁是不为过的。
晴川阁与黄鹤楼夹江相望,是武汉地区{wy}一处临江而立的名胜古迹。整个占地约一万平方米,平面呈三角形,由晴川阁、禹稷行宫、铁门关三大主体建筑和禹碑亭、朝宗亭、楚波亭、荆楚雄风碑、碑、敦本堂碑以及牌楼、临江驳岸、曲径回廊等十几处附属建筑组成。
晴川阁,又名晴川楼,是明代嘉靖26年至28年[公元1547—1549]汉阳知府范之箴为勒记大禹治水之功德而修建的,其名取自唐朝大诗人崔灏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诗句之意。该阁自创建以来,几经兴废,从嘉靖至今的400多年中,先后进行过5次大的维修增建,2次重建。现存建筑是1983年依据清末晴川阁的历史照片及遗址范围进行复建的。复建后的晴川阁占地386平方米,高17.5米,重檐歇山顶式,麻石台基,红墙朱柱,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整个楼阁分上下两层,沿檐回廊,原汁原味地再现了楚人依山就势筑台,台上建楼阁的雄奇风貌。
晴川阁主楼,又称晴川楼。它始建于明代初年,为当时汉阳知府倡议兴建,取唐代诗人崔颢登黄鹤楼写下的诗句“晴川历历汉阳树”中“晴川”二字命名。历史上晴川阁屡毁屡建。明清两代,晴川阁先后进行了五次维修,其间遭受{zd0}的破坏有两次,一次是明末农民起义中,晴川阁作为军事要地,在硝烟弥漫的战火中几乎成为废墟;另一次是太平天国运动中,太平军在武汉与清军进行殊死战斗,在战乱中晴川阁毁于大火。屡毁屡建的晴川阁重建后规模一次比一次宏伟,清湖广总督张之洞曾亲自为修葺后的晴川阁题写楹联:
青春鹦鹉起楼台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龟山屡遭重炮轰击,晴川阁受损严重,虽未全毁,但已成摇摇欲坠之势。到了1934年,一场大飓风吹塌了晴川阁。1983年,武汉市政府在重修黄鹤楼的同时,依照清光绪年间的样式修复了晴川阁。阁名是由中国佛协主席、xx书法家赵朴初先生所书。从此,晴川阁与黄鹤楼再次雄踞大江南北,楼阁对峙,交相辉映,成为江城一大旅游胜景,有“三楚胜境,千古巨观” 之美誉。请大家与我一起去登阁远眺,真切的去体会一番临江而立,纵览晴川全景的独特感受吧。大家可以在此凭栏远眺,前后龟蛇之巅黄鹤楼、电视塔赫然在目。
禹功矶原是龟山的山头,据说,明朝的一位皇帝见龟、蛇二山后,怕这里“风水”太好,将会出与其争夺天下的人才,就下令将龟山“斩首”,将蛇山“断腰”,于是龟山身、首分开,筑起了铁门关,蛇山腰间亦凿开了一个口子。而龟山的头据说是大禹治水成功之处,元世祖便将其命名门禹公矶。
禹稷行宫
禹稷行宫,本名大禹庙,由司农少卿张体仁于南宋绍兴年间所建,后成为武汉历代祭祀大禹之地。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重修,明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年)改大禹庙为“禹稷行宫”,在原祭祀大禹的基础上,又加祀后稷、伯益、八元、八恺等先贤。现存建筑为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修建,1984年修葺一新。禹稷行宫占地面积为380平方米,由大殿、前殿、左右廊庑、天井等构成,是现存不多的清代木构建筑。
晴川阁禹稷行宫,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原名禹王庙。明天启年间改为现名,为武汉历代祭祀大禹之地。现建筑为清代同治三年(1864)重建。
“禹稷行宫”中有名家沙孟海年六十时所书的“德配天地”“万世蒙泽”的匾额和“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八年于外平成河汉江淮”等名联。宫内,陈列着记载大禹治水的画图、表册、说明等史籍材料和一大批实物。宫中,矗立着大禹治水的塑像
晴川阁虽不及黄鹤楼那么气势磅礴,但也颇宏伟壮观。它雄峙江边,居高监下,既可俯瞰一碧万顷的云影波光,饱览瞬息万变的江上风云,又可纵目来往不绝的艨艟舟舸,倾听那高亢激越的汽笛声声,确是别有一番情趣,阁前有老诗人赵朴初先生所书的苍劲有力的“晴川阁”匾额,阁内书画楹联比皆是,琳琅满目。而“洪水龙蛇循道走,青青鹦鹉起楼台”最引人注目,他的横联“山高水长”确是耐人寻味,言简意赅。
登上阁的顶层,长江那“茫茫九派流中国”的气势,黄鹤楼那高耸云天的英姿,武汉长江大桥那“飞架南北”的气魄,加上高二百二十米的电视塔和八十八米多的晴川饭店的衬托,使得风光即绮丽又壮观;即有古建筑的精华,又有现代建筑的结构;即触人思古之幽情,更能激发人们对新中国突飞猛进的讴歌赞颂之豪情
【荆楚雄风碑】
【荆楚雄风碑】此碑刻于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为荆南观察使李拔所书。碑文意为赞扬荆楚民众与洪灾水患顽强拼搏的精神。
【禹碑】
【禹碑】相传大禹治水成功后刻石纪念。碑文77字,奇特难识。意为禹治水,使百姓安居乐业。碑亭东面的禹碑为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所刻。
铁门关
铁门关,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魏相争,设关于此。”从三国时期到唐初的数百年间,铁门关一直是武汉重要的军事要塞,曾历经多次攻守激战。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汉阳建砖城后,铁门关军事作用日渐削弱,成为文化、经贸交流的一条重要通道。明代末年,铁门关被毁,仅剩土基墙座,清初在残存的土基上建关帝庙,民国初年因战乱,铁门关遗迹连同庙宇一起成为废墟。1990年12月,铁门关复建。
复建后的铁门关,占地面积为800平方米,通高为26米。关体墙面由红沙石砌成,城墙内部结构为钢筋水泥,关上城楼翘戗飞檐,翼角升腾,表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
同样是屡建屡毁,同样是人过留墨香。变换着,流逝着,也永恒着。晴川阁与黄鹤楼两座名楼隔江对望,一同承载了崔颢名诗,然而,登临的感受各不相同。
如今,站在楼上放眼望去,江面巨轮穿梭不见一叶扁舟出没风波。数座大桥横跨长江变通途,汽车火车远去了古道西风瘦马。空中从容地的客机,替代了让古人伤感的传书鸿雁。繁华而散漫无章。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