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诗人地——池州

千载诗人地——池州

2010-06-14 09:53:57 阅读12 评论0 字号:


       

千载诗人地——池州 - wei1791 - wei1791的博客

       池州,这是一块具有历史神韵的土地,这是一片充满艺术灵性的地方,素有“千载诗人地”之美誉。池州地处吴头楚尾,北望合肥,东邻金陵,南接黄山,西眺匡庐。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池州独特的区域文化。吴侬软语、三楚情思、中原雄风在这里融汇流转,孕育了一代代文人骚客、俊才名流。景因诗文名,迹以人物重。晋唐以来,陶渊明、李白、杜牧、苏东坡、萨都刺、董其昌、袁枚等文学巨匠游历于斯、吟哦于斯,留下了无以数计的佳作,黄宾虹、张大千、刘海粟、李可染等画坛巨擘挥毫于斯、泼墨于斯,创作了留芳百世的丹青抒怀。诗人寄 情,丹青抒怀,这些历代名家的大作,金声玉振,灿若玑珠,为池州这块宝地增添了夺目的光彩。“千载诗人地”的美誉经岁月磨砺愈加温润,愈加灿然。

千载诗人地——池州 - wei1791 - wei1791的博客

池州千古秀


    池州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山川秀丽,风物潇洒。
    池州的历史上可上溯到夏商周王朝时期。秦统一中国后,区境大部属扬州之鄣郡。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改鄣郡为丹阳郡,今贵池区、青阳县、石台县以及东至县的大部分地区均为所属。
唐武德四年(621年)始置池州。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八十多年的历史了。2000年6月,国务院批准池州地区撤地建市,2001年元月池州市正式挂牌运行。池州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池州千古秀。其秀有二:一为大自然造化出壮丽而秀美的山川形胜,二为人民群众创造了丰厚而灿烂的极富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名山——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华山;有名村——天下{dy}诗村“杏花村”;有名戏——青阳腔、目连戏和被称为戏剧活化石的古傩戏;有名台——中国古大古钓台之一的昭明钓台;有经典古建筑——一批唐式民宅、明清祠堂、书房、牌坊。这里还有联合国认定的“xx宏大的动植物基因库”——牯牛降;迷人的中国鹤湖——升金湖;深藏神奇奥秘的“洞天世界”——瑰丽的溶洞群。历代文人墨客、俊才名流在池州留下了无以数计的名篇佳句。
    池州区位优势明显:通江达海,承东启西,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区段。今天,沐浴世纪朝阳的池州人民必将以其勤劳与心智,使这片土地更加神奇美丽。

千载诗人地——池州 - wei1791 - wei1791的博客

    九华山共有99座山峰,以天台、十王、莲华、天柱等九峰最雄伟。群山众壑、溪流飞瀑、怪石古洞、苍松翠竹,奇丽清幽。名胜古迹,错落其间。素有“东南{dy}山”的美称,现被列为{gjj}风景名胜区。

    九华山,汉称陵阳山,南梁称幘山,盛唐前称九子山。据《太平御览》记载:“因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唐天宝年间(公元742-755年),李白游秋浦时,写下了“妙有万二气,灵山开九华”的诗句,遂易名九华山。继李白诗赞九华之后,历代文人墨客、达官显贵,纷至沓来,咏诗赋词赞美九华,留下诗文赋五百余篇。
    九华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据记载,九华山初为道教圣地,晋隆安五年(公元401年),天竺僧杯渡禅师来九华传经布道,创建茅庵,佛教始传入九华。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新罗(今朝鲜南部)国王近亲金乔觉来九华修炼,圆寂后,葬于九华,尊称“金地藏”。此后,九华山辟为地藏菩萨的道场,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嵋山、浙江普陀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历经唐、宋、元、明、清,香火日盛。明清两朝,庙宇遍布全山,达300余处,僧尼约四五千。峰顶悬崖上琼楼仙馆,山谷深壑中梵宇琳宫,点缀在苍松翠竹之中。

    九华庙宇建筑,从整体布局上看,以天台为首,九华街为腹,五溪为足。依山而筑,高低错落,回旋曲折,结构精巧,气宇非凡。大都采用山村居民的建筑风格,外形朴实,墙为条石砌筑,墙体多用块右泥板,白石灰抹外,木格小窗,赭黑色陶瓦辅顶,形成了一个风格独特的庞大的古庙建筑群落。

九华山共有99座山峰,以天台、十王、莲华、天柱等九峰最雄伟。群山众壑、溪流飞瀑、怪石古洞、苍松翠竹,奇丽清幽。名胜古迹,错落其间。素有“东南{dy}山”的美称,现被列为{gjj}风景名胜区。

    九华山,汉称陵阳山,南梁称幘山,盛唐前称九子山。据《太平御览》记载:“因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唐天宝年间(公元742-755年),李白游秋浦时,写下了“妙有万二气,灵山开九华”的诗句,遂易名九华山。继李白诗赞九华之后,历代文人墨客、达官显贵,纷至沓来,咏诗赋词赞美九华,留下诗文赋五百余篇。
    九华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据记载,九华山初为道教圣地,晋隆安五年(公元401年),天竺僧杯渡禅师来九华传经布道,创建茅庵,佛教始传入九华。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新罗(今朝鲜南部)国王近亲金乔觉来九华修炼,圆寂后,葬于九华,尊称“金地藏”。此后,九华山辟为地藏菩萨的道场,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嵋山、浙江普陀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历经唐、宋、元、明、清,香火日盛。明清两朝,庙宇遍布全山,达300余处,僧尼约四五千。峰顶悬崖上琼楼仙馆,山谷深壑中梵宇琳宫,点缀在苍松翠竹之中。

    九华庙宇建筑,从整体布局上看,以天台为首,九华街为腹,五溪为足。依山而筑,高低错落,回旋曲折,结构精巧,气宇非凡。大都采用山村居民的建筑风格,外形朴实,墙为条石砌筑,墙体多用块右泥板,白石灰抹外,木格小窗,赭黑色陶瓦辅顶,形成了一个风格独特的庞大的古庙建筑群落。

千载诗人地——池州 - wei1791 - wei1791的博客

 风流杏花村

    杏花村位于池州城西郊。据《江南通志》、《池州府志》载:隋、唐时,村内酒店如市,沽酒者如织。唐会昌年间,有名黄广润者,在村内开设酒号,生意极为兴隆;因店内有井,水似甘泉。被誉为“黄公广润玉泉”。用此水酿成的酒,色清透明,醇厚可口,为时人所争饮。晚唐诗人杜牧于会昌四年至六年出任池州刺史,务政之暇,常漫步杏花村酒市,著有《清明》诗。
    杏花村美景如画,人称“杏花自古艳池阳,美酒名花十里香。”邑人郎遂撰《杏花村志》十二卷,记有“杏花村十二景”:“平天春涨”、“西湖烟云”、“三台夕照”、“杜坞渔歌”等。一步一景,引人入胜。明末,左良玉兵东下围池州,杏花村被焚掠一空;清时,杏花村已无“娇红灿烂,连村十里”的旧貌。
    新世纪之交,池州市政府与欧华房地产开发会司联合开发杏花村,一批有代表性建筑,如黄公酒泸、怀杜轩、杏花村井亭都在恢复之中,过不了多久,香了千年的杏花必将散发出更加迷人的幽香。

千载诗人地——池州 - wei1791 - wei1791的博客

 悠悠秋浦情

    秋浦河发源于安徽省祁门县,经石台县流入贵池注入长江,全长149公里,是纵贯石台县、贵池区的最长河流。因“溪流橙碧长秋”而得“秋浦”之名。自隋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改石城县为私浦县之后,秋浦河便成了贵池的象证。秋浦河景区自然风光{jj0},沿途名胜古迹众多:朗山崖上有飞泉奔泻成潭的玉镜潭;石城村,有古县城遗址,有昭明太子读书和著《文选》的圣地秀山(山上古有文选楼,巳毁,但昭明太子衣冠冢尚存),秋浦河与神仙濠汇合处有全国xx古钓台之一的昭明太子钓台,还有爱国名将岳飞“剑击”的金灯崖。秋浦河畔的贡溪还是晚唐诗人社苟鹤的家乡。沿河的大王洞、万罗山等景点好似嵌在河岸的明珠,无不使骚人墨客流连忘返。诗仙李白寄情山水,尤爱秋浦,曾于唐天宝八年至上元二年(公元749-761年)五次光临,足迹踏遍秋浦河两岸,留丁了45首诗作,其有xx的《秋浦河》十七首,描写了秋浦的风土人惰,使秋浦风光名播千古。1987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将秋浦合列为{dy}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千载诗人地——池州 - wei1791 - wei1791的博客

 清溪清我心

        清溪河现称白洋河,有上、下清溪之分《清史稿·地理志》载“清溪河出清溪者为上清溪,出南太朴山者为下清溪,俱东西入江。”

上清溪邻近本市xx风景区之一的万罗山,“清溪夜月”是贵池负郭十景之一。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李白来秋浦,沿清溪游吟、独钓、听曲,面对气势巍峨、高达数丈的“江祖石”和沿岸的绮丽风光,诗人留恋不已。

下清溪历史上以精美、鱼肥而闻名。明洪武初,该地曾设有河伯所(渔税征收机构)。xx政治家、军事家刘基(伯温),曾来下清溪与在河伯所任职的老友姚伯渊相聚,写出具有清新风格的七古一首,综述了水秀山青的清溪风光和富饶的渔产。明代中叶,下清溪建有七层宝塔一座与百牙山塔近相屹立,各显风姿,更增加了湖光山色的美丽。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千载诗人地——池州】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