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dy}台电脑是1992年时候买的,型号记得非常清楚是386DX33,价格是12000元,不仅价格贵,而且是从深圳预定了2个月之后才送到的。电脑上有个透明的标志“Intel Inside”,这是电脑上{wy}的标志,我小心呵护还用了一个塑料胶布贴在上面作为保护。
时间过得真快,那已经是18年前的事情了。写这篇博客的时候我正在公司,四周张望了下,身旁共有四台电脑,都是笔记本电脑,2台Thinkpad,2台MacBook。对了,这些电脑也都是Intel的芯片。但是18年前,我会清晰的记得我的电脑叫386,这其实是英特尔芯片组的名称。而现在更多的是PC厂商的品牌,而具体是什么型号就不太在意了。
Intel就是这样一家芯片厂商,从我接触电脑到现在,每年都在让我惊叹速度又快了,性能又高了,价格又降了。基于Intel芯片的发展推动了PC厂商、软件商,最终让消费者感受到PC体验的变化和革命。这就是横向整合的力量,Intel专注于芯片技术的研究、设计、生产和销售。基于芯片这个核心技术的变革推动着其他PC行业的发展,PC厂商能设计出更棒的电脑,软件商能开发出更强大的软件,更漂亮的游戏等。
但最近几年,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接入设备早已经不再是单一的PC,而延伸到了客厅、手机,以及类似iPad这样的新产品形态。苹果这家公司演绎了一段又一段的神奇,比如说iPhone或者iPad,从硬件、设计、软件到内容都进行了垂直的整合,将{zh0}的体验提供给用户。这就是纵向整合的力量。
在过去几年做媒体的经历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IT大佬之一就是Intel中国区总裁杨叙先生,跟他的交流总是很务实很愉快,同时他也是重庆人,好爽的性格总是让我觉得很亲切。在6月初很高兴有机会参加杨叙举办的一次博客沟通会,让我一直很迷惑的关于横纵之道有了新的思路。
杨叙谈到英特尔还是专注芯片的厂商,不可能像苹果那样做垂直的整合,但很多产品类似上网本英特尔都做出了非常厉害的芯片,但是之后的环节需要产业的衔接,不然就会出现用户体验不到最棒的最终体验,在这个时候垂直整合却是发挥了很大的效果。但是随着用户需求进一步的提高,芯片始终驱动着设备的性能,也将是保证续航时间等最重要的核心部件。英特尔一年投在芯片上最起码研发是50亿美金,设计工艺是50亿美金,要保持世界{yl}的芯片技术,研发和生产追加投资每年100亿,这个非常昂贵,不是能通过代工解决的。{zh0}的例子就是多任务,多任务对芯片的处理能力要求就是很高的。所以我们不仅要看到这一代设备,要看到未来的设备,他们都需要强大的芯片支持。
对于横纵之道,就像PC产业刚刚发展时也出现类似IBM这样垂直整合型的厂商,那么苹果是否能够延续其神话,还是最终走向横向驱动、开放合作的发展,我们只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