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种植综述阿里巴巴mdd2010的博客BLOG

茭白系禾本科菰属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植物,喜沼泽多湿环境,产品器官为变态肉质嫩茎。原产我国及东南亚,属于特优蔬菜品种,我国许多地区都有零星种植生产规模小,多沿用传统耕作技术,效益差。因此,提高茭白产值,必须进行规模化生产,做到规范化栽培。早在1000多年前茭白、纯菜、鲈鱼就列为东南三大名菜,茭白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保健价值,具有降血糖,去烦热,止渴,消酒毒,利大小便,促消化等功效。食用菜谱上可焖,炒,煸,烧、凉拌等几十种菜肴,并可当水果生吃,生津去渴,解烦热,调肠胃。
凤都镇凤都村茭白科技组织成立于1997年,几年来一直担负着全镇6000亩茭白的科研攻关任务,为凤都茭白产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盛不衰作出有益的探索和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一、茭白种植数据分析
(一)品种分类
根据收获季节的不同,茭白品种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双季茭白,夏秋季采收,采收期长达5个月;一类为单季茭白,秋季采收,采收期只有一个月。单双茭白在选种,育苗,移栽的时间和方法上相同,不同的是,双季茭白生长至9-10月叶龄时,且温度从15ºC度升到17至18ºC左右时,开始孕茭;单季茭白生长至19-20ºC叶龄时,温度要以30ºC以上下降到22至23ºC左右时,才开始孕茭。
(二)适应范围
双季茭白是在每年的5月上旬至6月下旬的采收夏茭,9月上旬至11月下旬采收秋茭,7月上旬——8月下旬双季茭白由于受超过30度以上的高温天气所影响,不是不能正常孕茭,就是所结的茭白品质较差,处于半停产状态,为生产淡季。这时其它品种蔬菜受高温天气影响也处于生产淡季,蔬菜价格整体上扬,茭白也不例外。此时单季茭白因只有在高温季节末期才能孕茭的特性所影响,恰好能在双季茭白处于生产淡季的时候大量上市,而且所产茭白肉质鲜嫩、色泽光亮、洁白,品质优于双季茭白,市场价格高,能有效弥补双季茭白不能在高温季节正常孕茭的不足。
例如:2002年凤都双季茭白,4月8日—5月29日价格为1.2 元—1.6元每公斤,6月1日—24日价格为1.1元—0.9元每公斤,6月25日—7月6日价格为0.9元—0.6元—0.9元每公斤,以后价格逐步下降至1.1—0.5元。单季茭白6月27—8月31日价格均在每公斤1.2—1.5元之间。9月1日起价格骤然下滑至0.8元以下。
因此,双季茭白适宜海拔较低的洋面田种植,利用早春气温上升快的优势,尽早孕茭上市,抢占市场;单季茭白适宜海拔较高的山区种植,利用高海拔山区特有的昼夜温差大,降温快的山区小气候,在大多数蔬菜处于淡季的时候上市,增加效益。
例如:2002年凤都村茭白科技组在海拔四百多米的新建村进行单季茭白高山反季节种植的试验,由凤都村茭白科技组提供技术并全程跟踪,扶持。新建村的叶久崇试种了7.5亩。由于新建村所在地比海拔360多米的凤都洋面高出100多米,在7月初就开始采收茭白,比凤都提早了一个月左右上市,价格均在1.2元—1.8元每公斤,7.5亩茭白共创产值1.5万多元,扣除成本0.4万元,获纯利1.1万多元,日均工分红近百元,种植效益是水稻的十几倍,而双季茭白在新建村种植,采收期要比凤都晚一个月,种植效益不如凤都洋面。
(三)单双季茭白效益比
单双季茭白投入与产出比均比1:2,双季茭白亩须成本八百多元,单季茭白亩须成本五百多元。双季茭白4—5天采收一次,采收期长达5个月,单季茭白2—3天采收一次,采收期只有一月,所以双季茭白比单季茭白更为费工,单、双季茭白的投工为1:1.8,双季茭白每亩用工23.6天,单季茭白每亩用工12.3天,双季茭白因其采收期长,每次采收量相对较少,须千亩以上,才能形成规模效应,单季茭白采收期短,采收期集中,五百亩就可以形式规模效应。单季茭白由于采收期短,集中上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种植风险高于双季茭白,但采收期处于各种蔬菜淡季上市,若孕茭早、销路畅通则综合效益比优于双季茭白。
二、茭白种植技术
(一)良种选育
茭白是在每年的11—12月份就可以开始育苗,每年育苗都要进行“提纯复壮”,去除雄茭,灰茭。雄茭、灰茭与正常茭白区别如下:
雄茭:植株高大,地下茎发达,叶片较宽,先端下垂,叶二间脉之间{zd0}值为11条;茎圆,不膨大,茎中空,薹管较长,一般拨出的薹管有3—5节;生长势特别强,分蘖檗特别多,有时达到40以上。
灰茭:植株略高于正常茭,地下茎发达,叶色较绿,二间脉间的细脉{zd0}值为10条,孕茭初期切开茭肉,就可看见黑色的孢子。
正常茭:植株较低,一般地下茎不发达,植株高50—70cm时根本没有地下茎;叶色较浅,二间脉之间细脉最多9条,长势中等,分蘖稀疏。
将提纯复壮出的茭墩,用快刀砍成一粒粒子少要有三根薹以上的小墩,按15×10cm的比例整齐地排列在宽为1.5米并且平整好的寄秧田中,保持2cm的水位,盖上农膜就可以安全越冬,到2月份时就能长至40cm以上。在春节过后并且日平均气温在15度以上时就可以移栽。
(二)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种植茭白应选择,交通方便,水源稳定的田地,双季茭白适合土壤肥力高,土层深厚的土地,单季茭白除特别肥沃的土地外,其它田地均可以种植,移栽前先筑好田埂,田埂要筑得平滑结实,筑好后每亩施入碳铵50公斤作基肥,有条件的话{zh0}使用农家肥作基肥,再用拖拉机进行机械化作业耕作,将要种植的田块打烂,拉平。双季茭白以90×70cm的比例种植,每亩种植1000多株,单季茭白以90×60×60cm的比例种植每亩种值1800株,栽种深度以原□管与地面齐为宜,保持2cm左右的水层,十天左右就可以返青。
(三)追肥
移栽20天后追施分檗肥,双季茭白每亩施入碳铵35公斤,过钙13.5公斤,并结合耥田除草;长粗期与孕茭期每亩施入尿素13.5公斤,二铵11.5公斤,硫酸钾13.5公斤,或硫酸钾复合肥25公斤,轮换施用。植株叶色浓绿可以适当减少氮肥使用量,如果锈病比较严重则增加磷肥的使用量。
由于双季茭白从移栽到收获只需二个多月,需肥量大,应每隔15-20天追肥一次,全年追肥7-8次。单季茭白分檗期施肥量同上,施肥两次。长粗期视植株长势而定,若植株过分落黄则适当追肥,反之不用追肥。孕茭期施肥,要等到全田要有20%的茭白开始孕茭、扁杆时才开始追肥,否则过早施肥,植株徒长,推迟孕茭,过晚追肥,影响产量,每亩施入45%氯化钾复合肥20公斤。茭白每次追肥,肥料均应施在距茭墩15cm左右的地方,以免肥害。
(四)水层管理
茭白由于是水生植物,耐涝不耐旱,适宜种植在水源稳定的水田中,水层管理以“浅水栽插、深水返青、浅水分蘖、中后期加深水层、湿润越冬”的原则。移栽时和分蘖期均保持3-4cm水位,以利于返青和分蘖。长粗期和孕茭期保持12-15cm水位,以控制无效分蘖,促进孕茭。
(五)田间管理
双季茭白种植1个月后就要开始剥除植株上的病叶、枯叶,剥叶要求拉清不拉伤,目的是保证田间通风透光增强植株光合效率、提早孕茭,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剥叶要进行4-5次。单季茭白由于生长期长,孕茭期晚,剥叶只要进行1-2次。双季茭白由于是边分蘖边收获,收获期长,需肥量大,不耐贫脊,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抗病病虫害能力低,田间管理十分繁锁等原因,单户农民种植规模有限,达到一定面积时,不利于继续扩大种植面积。而单季茭白由于一年只分蘖一次,采收一次,收获期短需肥量较小,对土壤肥力要求不高,能耐贫脊,抗病虫害能力强,田间管理粗放,不需要精耕细作等优点,简单到在2月份移栽后就跟水稻一样管理,7—8月份采收一个月的茭白就可以了,十分有利于广大农民在已有种植双季茭白的基础上再大量种植单季茭白,扩大种植面积。
(六)病虫害防治
茭白的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对茭白生产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大螟、长绿飞虱、茭白水蝇、潜叶蝇、锈病、胡麻叶斑病、纹枯病等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本着以长、短效农药结合,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防治为主,做到无公害种植。防治害虫早期以拟除虫菊脂、吡虫啉进行防治,孕茭期以锐劲特、阿维菌素进行防治,采收期尽量做到不进行病虫害防治。近几年由于氮肥施用过量和连年连作,3—7月份茭白锈病比较严重,防治锈病以福美双500倍液、多菌灵700倍液、甲基托布津700倍液、粉锈宁2000倍液进行轮换、混合防治,以免病菌产生抗药性,其中由于粉锈宁属于唑类内吸性xx剂,一定要按说明书推荐剂量使用,过量用药会使作物遭受药害。胡麻叶斑病要到7—9月份才会发病、防治胡麻叶斑病以异稻瘟净0.25公斤或多菌灵0.15公斤,加水200公斤喷雾即可。
(七)适时采收
当双季茭白生长至9—10叶龄时,单季茭白生长至19—20叶龄时,黑粉菌的厚坦孢子产生菌丝体而侵入茭白植株的生长点,分泌吲哚乙酸而刺激茎膨大,形成茭肉。倒4叶颜色褪淡,倒5叶和倒6叶鞘与抱茎叶分开,并开始扁杆,就进入孕茭期。茭白从孕茭到采收为14—19天左右,当基部孕茭部分明显膨大,叶鞘一侧因肉质茎的膨大而被挤开,露出0.5—1cm左右就可以采收,双季茭白4—5天采收一次,单季茭白2—3天采收一次,防止发青老化确保品质。采收时,不能损伤其他的植株,因为就整个田间的茭白群体而言,其生长、孕茭、采收是同时进行的,如果这时植株受到损伤,所结的茭白就较小。采收下来的茭白只剥去外部叶鞘,留下30cm左右长的内部叶鞘,可以保持茭白肉5—7天不变质,有利于短期贮藏或运销外地。
(八)采后处理
(一)清水贮藏:将带壳茭装入纺织袋,用石头压在水池中,使茭白全部浸没在水中,经常换水,保持水的清洁,该方法可在5—7天内保持茭白外观和品质均佳且无损耗。
(二)盐渍茭白:先将茭白肉浸在较低浓度的盐水中,压上重物,让其脱水2—3天,再放在浓度较高一些的盐水中,再脱水2—3天,然后捞起,放入装有盐水的塑料桶中密封后即可。
(三)冷藏保鲜:选择晚熟品种,去除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的茭白,套袋装筐后以骑马式排列在冷库中,保持库温0—1度左右,可以安全贮藏2个月左右。
当前各地都在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就只通过种植适销对路的作物,提高产值,赚更多的钱,提高生活水平。现在茭白种植面积相对较小,种植茭白的效益相对较好,通过种植茭白将能使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早日过上较为宽裕的生活。



无显示 无显示
郑重声明:资讯 【茭白种植综述阿里巴巴mdd2010的博客BLOG】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