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新区十年能否再造一个重庆? 原创日记原创日记蔡律

我的日志

 

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之后,重庆“两江新区” 2010年6月18日挂牌成立。 李靖 摄

两江新区规划图

我国第三个{gjj}新区重庆2010年6月18日挂牌成立,国务院批复指出,两江新区是中国第三个、内陆{wy}的{gjj}新区,包括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三个行政区部分区域和{gjj}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两路寸滩内陆保税港区,规划面积1200平方公里,其中可开发建设面积550平方公里,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未来将建成我国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设立重庆两江新区,有利于探索内陆地区开发开放的新模式,提升重庆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对于推动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重庆将举全市之力、汇全球之智、聚四海之财,以创新之策、非常之举,努力推动两江新区实现跨越发展。”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两江新区挂牌仪式上表示,两江新区将用10年时间“再造一个重庆”,即实现GDP6000亿元,工业销售值将超过1万亿元,常住人口约400万人,直接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量和金融机构存xx余额分别占全重庆1/3以上,将建成功能现代、产业xx、总部聚集、生态宜居,具有国际影响力和中国内陆开放示范效应的{gjj}新区,同时也是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西部大开发的“标杆”。

   重庆市委常委、两江新区管委会主任翁杰明介绍,两江新区建设将按照“两年初见成效、五年形成框架、十年基本建成”的目标推进。把两江新区建成功能现代、产业xx、总部聚集、生态宜居,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我国内陆开放示范效应的新区,成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西部大开发的“标杆”。

  未来“十年”看重庆,两江新区十年能否再造一个重庆?如何做到“两年形成框架初见成效、五年形成功能、十年基本建成”?

  如何好中求快,科学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低碳经济、自主创新为方向,推动产业、资金、人才等各种要素集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同时,保护好区内山脉、河流、湿地等xx生态屏障,建成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山水园林新区。

  重庆市委书记按照规划,到2020年,两江新区经济总量将超过6000亿,对全市经济的贡献超过1/4,工业产值将超过1万亿,相当于10年再造一个重庆,这将改写重庆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的位置。与深圳、浦东、滨海相比,两江新区辐射面将更宽更广,在西部67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重庆这一个一是“长江上游的金融中心”;二是“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三是“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而“金融中心”、“开放门户”和“示范窗口”都是具有独特性的功能定位,极其珍贵,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重庆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待。

  到2015年,中国消费占世界的比重还将继续攀升并超过14%,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中国经济的重心也将逐步由主要依赖外需转向以内需为主导,这是未来经济的大趋势,我们须清醒认识并因势利导。西部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市场前景广阔,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建设重庆两江新区的战略决策,正是科学发展的生动体现。xxx说,两江新区既是重大的机遇,也是全新的挑战。但正因为有挑战,工作才有干头儿,事业才有想头儿,浑身才有劲头儿,干出来才有奔头儿,这样的生活才更充实,生命才更有价值。

 

  两江新区位置:两江新区位于重庆市主城区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包括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三个行政区部分区域和{gjj}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两路寸滩内陆保税港区。

  两江新区规模:总规划面积1200平方公里,其中可开发建设面积550平方公里

  五大功能定位: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中国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

  一、发展规划:立足重庆市、服务大西南、依托长江经济带、面向国内外,形成“一门户两中心三基地”,即:西部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长江上游地区现代商贸物流中心、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内陆国际贸易大通道和出口商品加工基地、长江上游的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

  两大核心区护航:核心一:北部新区重庆市北部新区于2000年12月18日设立,2001年4月25日挂牌成立,将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基地、都市发达经济圈的核心增长极和都市风貌展示区。 核心二:两路寸滩保税港区 重庆(寸滩)保税港区是我国{sg}内陆保税港区,也是{sg}同时拥有空港和水港的保税港区。该保税港区位于重庆市江北区寸滩港,规划控制面积8.37平方公里,分水港和空港两个功能区。

  二、产业布局: 两江新区的产业布局为“5+3”战略性布局,依托较好的产业基础、技术力量、产业工人条件,壮大既有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仪器仪表等优势产业,实施“5+3”战略性布局。即:轨道交通、电子装备(含核电、风电等)、新能源汽车、国防军工、电子信息等五大战略性产业,以及{gjj}研发总部、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灾备及数据中心等三大战略性创新功能布局,加快培育一批高成长性新兴产业集群。

两江新区“三大特色板块”

   两江新区将构建三大特色板块,形成xx功能分区。三大板块即:(1)南部沿江一带的“现代服务业板块”,集中布局金融、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2)西部、中部区域的“都市综合功能板块”,集聚高技术产业、楼宇工业和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成为宜居新区的集中展示区。(3)由北向东形成带状环绕的“先进制造基地板块”,是先进制造业集群连片布局、功能互补的区域。

两江新区xx功能区

   xx功能区即:(1)江北嘴中央商务区,它将建成全市金融、商贸、文化发展等商务核心区,是未来重庆的“陆家嘴”。(2)保税港区,建成具备港口作业、保税加工、保税物流等功能的现代化保税港区。(3)鱼复现代制造和物流区,将成为全国区域性物流中心、{gjj}物流节点的重要对接平台。(4)龙石先进制造区,重点布局轨道车辆、国防军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5)北部新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新区人口聚居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6)空港新城,集中布局临空物流、电子信息、临空加工制造等,以商贸商务、航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7)悦来会展城,重点布局西部国际会展中心和重庆北部会展中心。(8)蔡家高科技产业区,重点布局微电子和高品质生态商住区。(9)水复生态产业区,重点布局低排放、低污染的清洁制造及生态休闲产业。(10)木古出口加工区,重点布局现代食品工业、xx服装产业、xx家具产业、新型玩具产业等。

  三、开发建设管理模式 。

   “1+3”:即在两江新区开发 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由两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具体负责两江新区的统一协调、统一政策、统一规划、统一宣传、统一口径。在开发任务上,两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会同江北、渝北、北碚三个行政区,实施“1+3”的开发模式,平行推进。

  两江新区采取“1加3”,“3托1”的开发模式。即在两江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两江新区管委会及江北、渝北、北碚3个行政区,分别作为开发主体,按“统分结合”方式,北部新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鱼石片区3个片区实行多元协同开发。

  成立两江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由重庆市长黄奇帆担任组长、市委常委翁杰明(兼任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市政府副市长童小平、市政协副主席吴家农任副组长。成员由市政府相关副秘书长、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政府主要领导,北部新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管委会主任,市政府有关部门、部分中央在渝单位、部分市属企业主要负责人组成。

  领导小组下设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党工委),两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是重庆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又是两江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的常设办公室。两江新区管委会(党工委)负责统筹两江新区范围内的规划布局、开发建设、统计宣传及其综合协调;按照重庆市政府授权,负责鱼石片区的基础设施和功能开发建设;受重庆市政府委托,代管北部新区管委会和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管委会。组建两江新区开发有限公司,负责鱼石片区的开发。

  蔡律 2010年6月19日

 

你可以通过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http://cailv.bokee.com/viewdiary.49682749.html

个人形象

郑重声明:资讯 【两江新区十年能否再造一个重庆? 原创日记原创日记蔡律】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