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开幕的{dy}天,中粮集团(以下简称中粮)董事长宁高宁和总裁于旭波同时出现在位于世博园D片区的中粮食博汇餐厅。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为这家特别的世博餐厅(兼展厅)开业揭幕做宣传。这是一幢由世博园区的保护建筑——中国{dy}家水上飞机诞生地的老飞机库改造而成的餐厅,内部装修时尚而亲近自然。餐厅分为上下两层,参观者既可以在这里品尝到由大厨用中粮的米、面、油等原料精心烹制好的美食,也可以通过展示区的影像了解中粮食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
去年7月,作为中国{zd0}的粮油食品企业,中粮签约上海世博会,成为其高级赞助商。根据合约,中粮旗下的“福临门”系列产品和“长城”葡萄酒分别成为上海世博会{wy}指定粮油产品及{wy}指定葡萄酒。此外,通过与麦德龙启动战略合作,中粮还将旗下的肉食产品、茶叶、巧克力等食品配送到园区各处。诚如于旭波所说,世博园内但凡有餐饮的地方,就能找到中粮的产品。
毋庸置疑,中粮已将此次参与世博会作为宣传自己“打造全产业链的粮油食品企业”战略的{jj1}机遇,而由此提出的“从田间到餐桌”的口号,则形象地诠释了这一战略的含义。“为世博会供应食品,对中粮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于旭波说,“我们必须建立最为严格的食品可追溯体系,确保我们所提供的食品不但{jd1}安全,而且符合世博会营养、健康的国际化要求。”
与世博签约后,中粮成立了由于旭波领导的世博项目小组,针对世博会的食品供应编制了专门的食品安全控制手册。他们为供应世博会的每一样产品都建立了可追溯的标码。通过标码,消费者可以准确查询到产品的详细出产地、生产加工工厂、仓储点、物流配送等食品从诞生到流通的各个环节的信息。此外,中粮还与麦德龙签订了“全产业链食品供应质量互动管理可追溯系统合作备忘”,以加强食品安全方面的监督管理。“中粮希望通过世博把自己的产品展示给广大消费者,通过自身的服务,给消费者带来愉悦。”于旭波说。
已有超过60年发展历史的中粮是一家国有大型企业,在香港和内地拥有7家上市公司。在2009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中,它以264亿美元的年营业收入位居第335位,而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粮就已经跻身“世界500强”之列。然而,几年前提及这家中国粮油食品企业巨无霸的名字,还很少有人能准确说出他们是做什么的。成立发展几十年间,农产品贸易和加工成了这家大型国有企业的主营业务,而这家企业成立之初的使命,就是通过外贸来调节国家粮油供应的余缺。
2004年末,时任华润集团董事长的宁高宁被“空降”到中粮任董事长,此时,中粮的各类业务有50多项。“这好比走进一间摆满了桌、椅、橱柜的屋子,但家具的陈设却显得缺乏条理,甚至有些杂乱无章。”于旭波形象地比喻。宁高宁的加入,为中粮带来了新的发展战略——“有限相关多元化,业务单元专业化”。2005年下半年,宁高宁将中粮50多项业务归类、收缩为7大业务群、34个业务单元,并将各业务单元的管理权交由集团直接负责。2007年,他又进一步将业务调整为9大板块,主要涉及食品、地产和金融领域。
44岁的于旭波自上世纪80年代大学毕业后便加入中粮,至今已经为中粮工作了22载。他和以并购高手著称、被称为“红色摩根”的风云人物宁高宁的搭档,为中粮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与这位年轻而又不乏沉稳的中粮高管对话,人们会轻易转变对陈旧的“大国企干部”的偏见:在国外有着多年工作经历的他会说地道的英文,言语中透着自信和幽默。“现在的中粮已经是一家xx市场化运作的‘新国企’。”于旭波说。“过去中粮的使命主要是服务国家,如今它更多的是服务消费者、股东和员工的利益。食品行业需要中粮来为它的健康发展做出表率。”
由于大型国企历史发展的原因,在食品产业链的中上游,中粮在原料基地和农产品加工方面拥有无法撼动的优势。2006年3月,中谷粮油集团公司并入中粮,成为中粮全资子公司,这为中粮确立在粮油内贸的领导地位奠定了基础。在番茄果蔬领域,中粮在新疆屯河拥有50万亩的番茄种植基地和亚洲{zd0}的番茄加工企业。事实上,无论是联合利华、百胜餐饮,还是亨氏、康师傅这些令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全球知名食品企业巨头,都是中粮产业链下游的大客户。
2009年4月,中粮公开提出了“打造全产业链的食品企业”战略。此战略的提出,给了市场一个明确的信号:中粮将开始大规模向产业链下游和销售终端进发。“中国食品行业的年均增速在20%以上,远远超过GDP的增速。在中国食品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中粮如果不能利用自己在产业链方面的优势,打造出自己的食品品牌,那将是非常遗憾的事情。”于旭波说。
中粮往产业链下游发展的另一重要原因,是粮食加工环节的利润已经变得越来越薄。以国内食用油市场为例,由于竞争过于激烈,现今油籽压榨的平均利润率已经低至1.5%左右,处于亏损边缘。据中粮控股对外公布的年报信息显示,其油籽加工业务毛利率已由2008年的11.5%大幅降至2009年的4.3%。相比之下,销售环节的利润仍然较为丰厚。
一系列围绕打造全产业链的并购在2009年展开。2月,中粮入驻濒临破产的五谷道场,踏进方便面市场,并以此作为发展方便食品业务链条的入口,形成一条重要的产业链条。3月,中粮投资177亿元建设生猪产业链;4月,投资40亿元在天津建立北方{zd0}粮油基地;5月,借款5亿元整合丰原生化,踏进生物工程领域;6月,推出自有品牌“悦活”果汁;同月,出手20亿元助推新疆林果业,计划打造休闲糖果业务;7月,联合厚朴基金投资61亿港元收购蒙牛20%股权;12月,出资1.94亿元收购外资在华合资肉食企业万威客食品有限公司{bfb}的股权。
一系列并购之后,中粮增加了“肉”和“奶”两大新业务。无论是万威客还是蒙牛,在食品消费品市场上都是行业中的xxx。万威客在低温肉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仅次于雨润和双汇,在广东、上海和北京拥有很高的份额。蒙牛早已成为国人皆知的乳业品牌,2009年连续5年销售蝉联液态奶市场{gj}。“在全产业链的发展策略上,我们坚持有基础的自己去做,有合作空间(并购机会)的,我们不等,积极争取。”于旭波说。“中粮之所以进入‘肉’和‘奶’两大新领域,一是因为这两大市场发展至今仍然高度分散,市场空间巨大;二是因为我们在这两大业务的上游和周边——饲料、糖等方面已经有了深厚的业务基础。”
在一系列兼并收购后,如何管理中粮大家庭中不同背景(民营、外资和国有)的成员是极大的挑战。“关键是融合——文化、团队及专业三方面的融合。”于旭波坦率地说。“我们建立了开放、阳光、透明的管理文化,让不同背景的公司都能在这里‘找到感觉’。”以蒙牛为例,现任蒙牛董事长的于旭波坦言,中粮目前并不具备在具体事务上“指挥蒙牛人做事情的能力”,“蒙牛拥有{yl}的专业团队,而中粮需要秉承开放的学习心态,通过中粮的资源优势来帮助蒙牛在未来发展得更好”,而蒙牛似乎也在中粮的庇护下找到了“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感觉。
不仅仅是品牌食品,在渠道终端方面,中粮也已经悄然布局。就在上海世博会开幕前夕,上海xx中粮品牌专卖店在距离世博园2公里的地方开业。在成都,中粮已经开始大规模发展品牌直销店。与此同时,它也丝毫没有放过互联网带来的机遇。通过与开心网合作,中粮的“悦活”果汁几乎在一夜之间让数千万网民认知了这个品牌。去年8月,中粮旗下专业食品购物网站“我买网”(www.womai.com)正式上线运营,由此踏入了B2C电子商务业务。
在幕后蛰伏数十年后的中粮,现在已经越来越多地走到了消费者的眼前,在中粮旗下众多品牌的广告中,“中粮集团”的名字已经如影随形。“从一个原料供应商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转变为一个拥有众多众多知名品牌的食品企业,是一个需要巨大投资和精心培育的漫长过程。我们准备用5年、1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来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于旭波说。毋庸置疑,一个纵横跨越广阔领域的食品帝国已经开始崛起。
中粮旗下的部分品牌:
葡萄酒:长城
粮油面粉:福临门、香雪
巧克力:金帝
方便面:五谷道场
茶与饮料:中茶、悦活
乳制品:蒙牛
罐头食品:梅林
肉食产品:万威客、家佳康
电子商务:我买网
地产:大悦城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