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 Mac mini 换壳升级兼加价,但究竟合不合大家的口味、需求,主站编辑在经过连日的测试后,终于是有了个结果,除了一些基本的介绍之外,主要还针对了 Mac mini 能否胜任 HTPC 这项工作来讨论

硬件、外观设计部分

Mac mini 经过了多年(2005 年起)的打滚,终于在今年换上了新制服,加入了一体成型铝壳的行列,风格也是一整个极简,在厚度上面,比起过去薄上一些(约 3 公分),不过所占的面积则是大了些,然而容积方面,根据苹果的说法,是没有啥太大的改变,简单说,新版 Mac mini 在外观上,可以说是打扁后重生的产品,整体看来,跟苹果的另一砖块Apple TV 并没有啥太多的相似之处。

由于底部的特殊橡胶转盘设计,新版 Mac mini 摆在桌上的时候,并不是服服贴贴的,而有数公厘的突起,底部用一层橡胶转盘,主要是基于两个理由,一则是方便前后的进气、排气散热,另一方面,将转盘一转 开,就可以看到 Mac mini 的 WiFi 天线其实是在主机的底下前半部,这样也可以简单铝壳对讯号的干扰,另一组 WiFi 跟蓝牙的接收天线则位在正下方的塑料板上,负责 360 度的讯号接收。

WiFI 的讯号方面,在主站编辑家中单一台的 WiFi(5GHz)分享器上网,基本上没有发现啥死角,不过在更复杂、干扰更多的环境下使用如何,目前则还没有机会进行测试。

橡胶盖转开后,进入眼帘的除了上述的部份外,还有内存的部份,可惜除了能够让使用者自行更换内存外,苹果没有进一步的把硬盘也露出来,毕竟硬盘还是比较容 易出状况(特别是拿 Mac mini 养宠物的状况下…),使用者也常常有升级的需要,没能让使用者方便的进行硬盘更换的动作, 有点浪费了这项设计。

连接埠方面,则是有四个 USB(2.0)、FireWire 800、HDMI、mini DisplayPort、以太网络、SD 读卡机(支持 SDXC)、音源输入(麦克风)/ 音源输出插孔(支持光纤输出)等;而这次的 Mac mini,根据苹果官方的说法,是要让它一开盒就可以接上任何种类的屏幕使用,也因次苹果很佛心的附了 HDMI 转 DVI 的转接线,不过其它的就要自己另外掏荷包了,一如 mini DisplayPort 转 VGA(要价约人民币220,很意外吗?);另外 HDMI 部份也支持了 HDMI 1.3,最多可以操到八声道、1920 x 1200,不过没有支持色深(Deep Color),另外 HDMI 跟 mini DisplayPort 同样可以同时输出,mini DisplayPort 部份的{zg}输出分辨率为 2560 x 1600。

内部方面,Mac mini 的基本配备跟 MacBook 类似,主站手上这台为频率 2.4GHz 的 Core 2 Duo 处理器、NVIDIA GeForce 320M GPU、2GB of RAM 以及 320GB 硬盘一枚,对于 700 美元(4,779 人民币)来说,并没有很经济实惠,换个牌子,早就有 Core i5 了,不过主站为苹果缓颊,说啥虽然硬件小小比不上竞争对手,但是省电节能方面,却占了 10% 的优势(待机、没啥工作进行的时候)。

另外内置的电源供应器,显然让 Mac mini 少占了一些空间,电源线的部份则可以跟 Apple TV 共享,如果您有这东西的话;而在使用时的音量方面,Mac mini 可以说是静悄悄,同时在玩游戏、看影片时,也很少听到风扇狂转,这并不是风扇坏掉的征兆,而是 Mac mini 似乎颇能够有效率的让主机温度维持在正常的范围内,运行一整天下来,主站编辑也没有发现啥过热的状况,所以小编跟部份读者的疑虑,应该是可以xx了。

硬件跟其它大致上的表现方面,主站最想抱怨的,还是没有蓝光的部份,他们说既然有了 HDMI 输出,而且价格还在七百美元,多加一台 Blu-ray 蓝光光驱,很过份吗?至于苹果的理由是说,他们并没有看到苹果的使用者有这样的需求存在,而且 Blu-ray 现在也没说很流行就是,这样的理由,主站编辑认为没有反应事实(以美国来说),也不太能说服人就是。

执行效能表现

原则上来说,2.4GHz Core 2 Duo 跟 1066MHz FBS 这样的配置,跟过去的产品相比(从 2008 年以来),不太容易看出啥太大的进步,至于加入 NVIDIA GeForce 320M 会有啥化学效应呢?虽然还是整合式的显示芯片,但是执行上来说,还是有不错的提升就是。

在日常的使用上,一如上上网、编辑文件、用 iTunes 等等,有问题就有鬼了,然而比起其它采用 Atom / Ion 平台的准系统 / HTPC,Mac mini 则是在 HD Flash 影片的播放上更加的流畅,未来支持 Mac 硬解加速的 Flash 10.1 “Gala” 推出后,状况应该会更好才是。

影片格式的支持方面,不管是用了 Perian 外挂的 QuickTime,还是 VLC、Movist 等等,基本上没啥影片不能播的,在播放 1080p HD 影片时,也都没有遇到啥不顺的状况,用 iMovie 编辑影片亦同;另外 benchmark 的结果部份,以 Geekbench 测试则拿到了 3385 这个相当中肯的分数。

然而在游戏方面,由于用的是 GeForce 320M 这颗整合式的显示芯片,所以也不用期待有太过人的表现,在 Portal 这款游戏原始设定的 1920 x 1200 分辨率下,大概仅能以 17-20 fps 来跑,就算降到 1080p 输出到 HDTV 也差不多,使用者要顺顺的跑xx的游戏,也只能降分辨率求流畅度, 要让 Half-Life 2 Episode 2 顺顺的以 30fps 来执行,测试后没啥问题的{zg}分辨率为 1280 x 800,还是老话一句,Mac mini 并不是硬底子玩家的{zj0}选择就是。

当 HTPC 使用,合适吗?

答案是…没有想象中理想;尽管 Mac mini 多了 HDMI 这个输出选项,但是他的设计上,毕竟还是以 Mac 为出发点,要拿来当 HTPC 使用,不是不可以,就算是旧款的 Mac mini 来说,也算是行之有年,但是整体来说,就是不xx,以下详情听说。

首先,HDMI 确实提供了更弹性的画面输出选项,但是一旦送到了 HDTV 上面,画面的呈现还是 Mac,而不是合适的多媒体平台,在操作上还是要仰赖鼠标、键盘来使用,就算可以通过 Apple Remote(另购)来操作 Front Row,但不仅是内容有限,整体接口操作上,连 Apple TV 都不如,更遑论一般人(特别是家中有不习惯 Mac 的人口…)习惯的电视、多媒体内容的使用方式,是有很大的限制跟缺点。

关于这样的疑虑,苹果官方的响应则是说,HDMI 的选项,本来就不是要让 Mac mini 能够胜任 HTPC 的任务,而是让使用者有更多的输出选项罢了,使用者想要把 Mac mini 当 HTPC 玩,显然是要自己去挖一些第三方的软件来配合,跟 Windows 7 底下 的 Media Center 相比,Front Row 在功能上确实是大输呀!Mac mini {wy}跟 HDTV 搭的上边的内置设定,就只有把画面以 1080p 输出这个部份而已,其它就真的都要靠自己了。

而目前主站手上比较方便的选择,大概也只有挂了 Perian 的 Front Row 跟 Boxee,两者在以 HDMI 输出播放1080p MKV 影片时,都是相当顺畅;音效输出方面,一如先前所提,7.1 声道音效的输出方面(以 HDMI 输出),不论是 DVD 或者透过 VLC 来播放都没问题,只不过后者要是 DTS 的话,要在设定方面桥一下就是。

结论呢?虽然要把说 Mac mini 跟 HDTV 挂上边,比起前辈们是容易多了,不过回头来看,连苹果自己都承认,没有让 Mac mini 成为 HTPC 的企图,不过着眼于 Mac mini 的小、安静、不容易过热、影音处理能力上的优势,他仍旧是个可行的选择,只不过大家要特别注意,要达成 HTPC 的任务,还是需要一些软件、硬件上的设定,没有那么直接就是。

结论与建议

整体来看,以一台小型准系统的标准来说,Mac mini 确实没啥好抱怨的,甚至可以说是目前市场上前几名的选择,但前提是说,如果您刚好像要买一台 Mac,然后预算又有到700美元左右,就败吧!

而换个角度来说,700 美元要弄台效能更强的 PC(说不定还可以挂屏幕…),可以说是易如反掌,对于想要买台 HTCP 的朋友,那甚至还可以弄台 Blu-ray 光驱,更别提目前 Mac mini 要当作 HTPC 使用的诸多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