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珠&次仁藏行日记(8)野花·白梯子·五彩经幡·米拉_萝卜饼_新浪博客

我们在拉萨河谷边行驶,偶尔看到低飞的海鸥掠过河面,河边可以看到游荡的牦牛和牧民们简陋的住房。我们翻越一座座山口,目及之处皆是光秃秃的山峰,即使有植被,也是贴着地面艰难生长的高山草甸,像一块巨大的毛绒地毯覆盖着岩土,漫山遍野的牛马羊在上面漫步啃食,山顶的生态既脆弱又顽强。高原草甸上草都是很矮小的贴地植物但却开各色的花朵,红、蓝、青、绿、黄、紫、白,漫山遍野地色色相映,十分漂亮。若不是我们按动快门,映下它们的芳容,它们将永远无声无息花开花落,清淡的芳泽只有牛儿、羊儿、马儿才能触碰。我们在地面上的岩石缝里经常可以找到一种小花,颜色各异,花朵小得只有小拇指甲那么大,却一簇簇地相拥盛开,像一束新娘的手捧花。若不经意,你很可能一脚就踩在上面,但是它们的渺小却显得尤其伟大,面对这样一个顽强的生命,我终于明白什么叫美丽的生命,生命的美丽。还有一种开满紫色花朵的植物,漫山遍野地疯长,扎西师傅说这种植物浑身带刺,牦牛不敢吃它,藏民们砍下山可以当柴烧。由此我羡慕生活在此的藏民,一生享用不完的清新空气,活在无边草原上的那份悠闲自在,还有姑娘、小伙们私语后开朗的笑。


照片名称:地毯般的高原草甸



照片名称:牛羊满山坡


照片名称:紫色野花



照片名称:紫色野花

 

路边的山体表面,经常可以看到用白色涂料画着梯子图案的符号,关于白梯子,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山脚画着梯子,表示山上是有xx台,那是引导死者攀往天堂的指示这让我想到一个词——天国的阶梯。另外一种说法是,藏族人认为本命年是一个不好过的坎,把白梯子画在路边,是为了引起路人的注意,不由得念叨几句,灾殃就化解了。

白色梯子,是源于藏民族白色崇拜一扇藏式木门上,画着白色的太阳和月亮图案;路边的一块石头上,画着通天白色梯子;来客要献上洁白的哈达所有礼物要系上白羊毛很多仪式要划出白色的雍仲符号;吃的是白白的糌粑喝的是白白的牛奶;{zg}的山峰上是皑皑白雪最神圣的寺庙和最普遍的民居都涂抹着白色……白色是藏族文化的底色白色是西藏{zg}的颜色。白云在轻轻飘动白云之下,地球上的{zg}处是山峰,那里有终年不化的积雪闪着银光芒。是不是色彩也有等级和秩序在{zg}处的白色就是最崇高的色彩?有一首藏族情歌是这样唱的:“哈达不需要长,只求洁白质纯;朋友不需要多,只求忠诚之友。”姑娘的回答是:“在洁白的碗里,盛有洁白的奶子;我的心诚与否,请往碗里看看。”





   途中,我们经过墨竹工卡县,这里是松赞干布的出生地。我们下车拍照,几位藏民围了上来,好奇地打量顿珠的相机,顿珠每拍完一张照片,他们便凑上前看,比划着说些什么,从他们的表情上不难猜出,他们觉得这个家伙很神奇。纯朴的藏民让我们心头为之一暖。


照片名称:松赞干布出生地


照片名称:好奇的藏民

 

跨过一座横在拉萨河上的铁索桥,两旁的经幡密密麻麻随风飘摇,仿佛在热情迎接我们的到来。不久,看到一处站口,醒目的标牌写着:绿色林芝欢迎您。从这里开始,车子沿着Z字型的山路缓缓爬坡,海拔也在不知不觉中缓缓上升,景色逐渐变得荒凉,视野逐渐变得开阔,拉萨河不知何时已被我们抛在山下。车子转过一个弯,眼前出现一大片彩色的经幡,扎西师傅把车靠边停下,告诉我们:米拉山口到了。


照片名称:林芝欢迎您



照片名称:桥上的经幡



照片名称:桥上的经幡

 

米拉山口位于拉萨墨竹工卡县与林芝工布江达县交界处,是米拉山的鞍部,海拔5013.25米,这是我们到达的{dy}个海拔超过5000米的山口。米拉山是雅鲁藏布江谷地东西两侧地貌、植被和气候的重要分界米拉山以西地区气候干燥寒冷,以东地区气候温暖潮湿,植被茂盛。站在山口放眼望去,都是连绵不绝的棕绿色的山头,在阳光和白云的阴影下起伏奔腾.给人以辽阔无垠,豪迈沧桑之感在山口的{zg}处,有一座石砌平台,方形栏杆围着一个圆形高台,标有“雪域之舟”四个字,这里原来有一座西藏耗牛石雕像,牦牛石雕现在却不知去向。



 

{dy}次站在海拔5000米之上,有种轻飘飘、晕乎乎的感觉,如果风大一点,估计能把我们直接吹下山去,这是高原反应的典型症状。对于经历过高反的我们来说,已经不会再恐慌和束手无策了,大家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尽量平静地面对壮美的风景,高反也就这样自然而然地被我们接纳成了好朋友。






   在西藏,每座山口上都会照例挂满经幡,五色经幡迎风招展,更增加了山口苍凉的氛围这一面面小旗在藏语中称为“隆达”,因为“隆”在藏语中是风的意思,“达”是马的意思。直译即为“风马”的意思经幡源于一种原始祭祀文化,主要由对动物魂的崇拜而来。在藏区人们认为风马寓指人的气数、命运,或者指金、木、水、火、土五行。一串串、一丛丛、一片片以经咒图像木版印于布、麻纱、丝绸和土纸上的各色风幡,有方形、角形条形,它们被有秩序地固定在门首、绳索、族幢、树枝上,在大地与苍穹之间飘荡摇曳,构成了一种连地接天的境界这些幡上面都印有佛经,在信奉藏传佛教的人们看来,随风而舞的经幡飘动一下,就是诵经一次,在不停地向神传达人的愿望,祈求神的庇佑。




照片名称:米拉山口的经幡



照片名称:拉萨河边的经幡



照片名称:田野间的经幡



照片名称:桥上的经幡

 

我们停车拍照的这会儿功夫,几个藏族小伙子拿着各色经幡,围着我们,让我们买一个挂在山口上。这些五彩缤纷的经幡,其颜色都有固定的含意。蓝幡是天空的象征,白幡是白云的象征,红幡是火焰的象征,绿幡是绿水的象征,黄幡是土地的象征五彩经幡象征着天、地、人、畜的和谐吉祥。当微风吹过,经幡便温柔地摆动起来,吃草的牛羊无声走过它的身旁,因经幡的保佑,草原变得水美草肥;挂在窄路险道山口的经幡,庇佑着过路的人能出入平安;逐水草而居的牧人,每迁徙一次,搭完帐篷后的{dy}件事就是系挂经幡,以祈得周围神灵的许可和福佑;朝圣者结伴跋涉荒漠野岭,也一定扛一面醒目的经幡,祈求免入迷途遇灾难;江畔湖边人们遍插经幡,以示对树灵水神的敬畏与供奉;生活于莽林峻岭间的人们高悬经幡,以示对山神岩神的虔诚与供奉;在圣迹古刹张挂五彩风幡,表示对神佛祖魂和选取哲贤圣的崇拜与礼赞;阳春三月开犁播种,耕牛的头角上一定插挂经幡,那是向土主地母致敬和祈祷,祈望五谷丰登xx台附近张挂风马则是超渡亡灵寄托哀思……等等。总之,在藏民心目中经幡是沟通世俗与灵界的通用媒介,是藏民心灵的寄托。

离开米拉山口,我不由得向身后张望,山口消失在视线里,高扬的经幡却依然清晰可见,它们同银光闪闪的雪峰、绿毯茵茵的草甸、浩阔茫茫的漠野、金光灿灿的庙宇一样,成为藏区自然和人文环境的一种独有而鲜明的象征

 

 

啊~~~唵嘛呢叭咪吽

蓝天下飘着五色的经幡

把天和你一起留在了高原

明媚的歌谣唱着你的故事

马蹄的声音响着你的

啊,经幡,高原的经幡

你在雪域迎风飘展

朝圣的路上有你不孤单

啊~~~唵嘛呢叭咪吽

喜马拉雅飘着五色的经幡

吉祥和你一起伴着布达拉

姑娘的哈达带着你的圣洁

汉子的钢枪带着你的力量

啊,经幡,高原的经幡

你托着太阳和月亮

保佑大地挂满吉祥

啊~~~唵嘛呢叭咪吽

                     ——《五色经幡》


照片名称:拉萨河谷



照片名称:拉萨河谷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顿珠&次仁藏行日记(8)野花·白梯子·五彩经幡·米拉_萝卜饼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