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英雄萨科齐遭遇大罢工的宿命

作者:陶短房

当地时间3月18日晚,以夜间火车客运服务中止为信号,巴黎和全国200多个城市相继进入罢工、罢课、公共服务瘫痪状态。据媒体报道,巴黎奥利和戴高乐两大机场1/3航班被取消,全国10%的火车停运,10%的电力供应中断,200个城镇参加了罢工,规模预计比1月份的百万大罢工更大。

2007年萨科齐刚刚上台时,八大工会同样组织过大罢工,当时的民调显示多数人不支持;而此次罢工则不同,经济类大报《回声报》的民调显示,74%的法国人支持此次罢工行为,而且罢工的矛头直指萨科齐本人。

打着“改革法兰西”旗号上台的萨科齐,自上任以来,便致力于大刀阔斧地改革法国社会福利体制:延长工时、提高医疗付费比例、削减公营和社会服务部门员工员额、加强对移民的限制、减少对特殊行业退休员工的福利照顾、取消公营媒体广告……在他看来,正是这些“不合时宜”的法国传统,令法国社会效率低下,人浮于事,竞争力下降。不仅如此,在他担任内政部长期间,“改革法兰西”的口号一度人气旺盛,上任之初也曾赢得不少附和,正因如此,尽管反对声不断,萨科齐仍顽固地继续推进他的社会改革蓝图。

然而固执的萨科齐忽略了一点:氛围变了。

当初人们支持改革,是感于其他国家发展迅速,而法国因福利负担沉重而步履蹒跚,希望改革可以令法国轻装上阵走上发展快车道,令自己获得更好的未来;如今全球经济陷入衰退,法国失业人数已突破200万,未来10个月内更可能突破10%大限,不论公营或私营雇员,无不为生计和前途忧心忡忡,此时此刻,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成为民心稳定的保证,更是每个提心吊胆的法国人{zh}的寄托,可想而知,当萨科齐不合时宜地继续挥舞大锤,砸向法国人这{zh}寄托与保证时,点燃的是怎样一座火山。

事实上法国人曾给了萨科齐机会,在1月的罢工期间,工会和萨科齐进行了对话,并发出了冻结改革的呼吁,但他们得到的答复是“理解,但不能停止”,当然,还有“我会把经济搞上去”的承诺。然而尽管萨科齐政府斥资24亿欧元,并启动1000多个政府项目,力图刺激经济,但并未见到什么立竿见影的效果。

当经济形势恶化、就业形势恶化,人们口袋里的钱越来越少之际,仅凭言语之雄辩、口才之动人,是不足以扭转乾坤的;而对长于口辩、拙于庶务的萨科齐而言,一旦言语不足以动人,他便不得不一次又一次面对越来越多、越来越愤怒、越来越不耐烦的公众:1月份是请愿,2月份是海外省大爆发,如今则是席卷全国的总罢工和“萨科齐下台”的怒吼,也许他还会坚持他钟爱的改革计划,因为那几乎是他的政治商标,也许他还会突发奇想,构思出更多意在转移公众注意力的噱头,但一味乞灵于言语和“一闪念”,恐怕只能让他的路越走越窄、越走越艰难。

(作者系旅加学者)

郑重声明:资讯 【语言英雄萨科齐遭遇大罢工的宿命】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