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耕身
提要 经济民族主义情结究竟多大程度上左右了商务部的裁定,商务部一直试图与其划清界限,但民族主义者们却热切地将此视为自己的胜利,这真是一件尴尬事情。
商务部3月18日表示,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未通过反垄断审查。这是反垄断法出台后,商务部{dy}次对跨国公司并购国内品牌企业亮出红牌。商务部公开未通过审查的三个原因:{dy},如果收购成功,可口可乐有能力把其在碳酸饮料行业的支配地位传导到果汁行业。第二,如果收购成功,可口可乐对果汁市场的控制力会明显增强,使其他企业没有能力再进入这个市场。第三,如果收购成功,会挤压国内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抑制国内其他企业参与果汁市场的竞争。随后,可口可乐与汇源方面分别发表声明,称尊重商务部关于该收购事项的决定。
尽管三个“如果”的句式,令人恍惚。但是至少,这桩此前被交易人士喻为“就像把球投入一条黑暗的隧道”的并购案,终于有了一个明白的结果。在交易双方事后十分官样并公文式的声明中,我们看不到那一纸声明的背面隐藏着怎样的表情,到底是欣慰还是失落?但双方“一战即溃”,顿收满天雨云,让人隐隐有一些奇怪,似乎这样的一个结果一点也无争议之处。然而谁都知道,商务部的此番裁夺可能不是{zh}的结果。根据《反垄断法》第53条规定,对反垄断执法机构依据相关条款作出的决定不服的,可以先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但不论是汇源,还是可口可乐方面,显然都无意这样去干了。
虽然商务部决定之下,并购案双方表情阴晴未明,但是有一种表情,却迅速地呈现出来、放大出来了,这就是来自网民的欣慰与满意。据报道,商务部决定发布数小时中,即有超过7成的中国网民对这一决定表示赞同。这一统计数据与此前并购消息甫出之时,即有近8成网友反对这起收购的调查互为呼应。与此同时,随便点开网上有关禁止并购新闻的网民跟评,我们毫不意外地发现绝大多数人对汇源这一“民族产业”得以保全而大放赞声。当然,这便是所谓民族主义情绪不加修饰的流露了。然而,商务部叫停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竟然只是一次经济民族主义者的胜利吗?商务部的决定仅仅只是一次民意挟持的结果吗?
网民对民族产业一片赤诚之心,可以理解。而且我也认为,市场也不应排斥民意。然而真正尴尬的是,商务部却未必能够承认其决定是基于民意而非市场,是受到民族情绪的裹胁而非法治。就在此前,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谈及此案时曾表示,商务部正在根据反垄断法依法审核该案,不会受任何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在我看来,经济民族主义即为外部关键因素之一。在商务部此番否决该并购案时,所列举三大原因——亦即三个“如果”——皆未提及民意因素。而在新华社同日刊发的评论中,也指出禁止收购是维护消费者利益,“依据的是法律而不是感情”。在商务部决定出台后,中央党校研究室赵杰博先生即指出“明显受到了国内舆论和社会情绪的影响”。但这应该只是一种“妄加揣度”吧。
面对其他一些国家实施的贸易保护政策,我们表示出了足够的义正辞严,所以我愿意相信商务部也不愿授人以柄。尤其是在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中民族主义情绪的泛滥的情势之下。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在2008欧盟商会意见书中对此案就曾专门提到,“‘经济民族主义’在中国已经日益成为需要关注的现象。”商务部不愿让人形成与经济民族主义为伍的印象,但民族主义者们却又热切地将此视为自己的胜利。这真是一件尴尬的事情了。尽管,商务部似乎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自证清白”。其否决收购的“三个如果”,除了其虚拟的语气带给人的恍惚之外,也未能真正说服更多的人。赵杰博先生就反问道,“谁能用简单的逻辑推理和各自采集的数据说清楚保护竞争和保护竞争者的区别呢?”
商务部否决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的真正原因之所以应当“更透明”,更重要的还因为也有人在怀疑,商务部的决定事实上帮了可口可乐的忙。这正是学者陈青蓝在《经济学人》上分析道的:因为可口可乐2008年9月提出收购汇源的24亿美元的出价过高,是金融危机前的“泡沫价”。可口可乐对此前出价已有悔意。“此时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被商务部驳回,正好给了可口可乐以体面理由下台阶,让洋人挽回了巨额的经济损失。”事实是否真的如此,我们不予判断。但是如果真是如此的话,则那种以民族主义为特征的民意,又将如何自处。
一片赤诚,满怀尴尬。面对云山雾罩,那种经济民族主义情结,还是歇了吧。只有回到法治与市场的理性中来,民意才可免于被利用的难堪。(作者系《潇湘晨报》资深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