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巧夺天工的扬州玉器(4)(组图)_photo0152_新浪博客

  纵观扬州玉器的历史,是与新疆和田玉有着十分亲密的关系。

      在众多享誉海内外的扬州玉器产品中,主要就 是以和田玉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和田玉,扬州工”亦为业界公认,“买白玉(产品)到扬州”成为世人共识。

  现珍藏于故宫博物院的青白玉山《大禹治水图》等6件大型玉器,其材均取自和田玉,由扬州琢制而成:

 

  《大禹治水图》玉山,为新疆密尔岱(喀什)山所产青白玉,重约一万零七百多斤,做成后高224厘米,为世界和田玉玉器{zw}。据考证,从采玉到制成,共用十余年时间,其中在扬州琢制为时六年,用工达15万个,耗费白银一万五千余两。这件玉山构图宏伟,气势磅礴,人物山水风景如画,堪称稀世珍品,是中国玉器的象征。   《秋山行旅图》玉山,玉料产自和田,成器后重一千多斤。玉山高130厘米,最宽处74厘米.最厚处20厘米,前后用工三万,总计费时五年。这件玉山玉质洁白,中间杂有淡黄色斑,内含石性,通体重绺,犹如冰裂。作品充分利用玉料特点,量材施艺,琢出深秋山林景象,配以登山行旅,使玉料特点题材内容融为一体.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乾隆帝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和三十九年(1774年)先后两次为之赋诗赞赏。   《会昌九老图》玉山重1648斤,通座高145厘米.最宽处90厘米,乾隆五十一年(1786 年)于扬州琢制完成。作品运用多种雕刻技法,层次清晰,情景交融。次年正月.乾隆御制七言诗 一首,命玉工镌刻其上。   另外,玉山《丹台春晓》、青玉《云龙玉瓮》、《海马》等,这些巨型玉器的琢制成功,既标志着扬州玉器发展到清代娴熟的雕琢技巧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又反映了和田玉在中国玉器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可想而知,在那个交通工具不发达的年代,将原材料从新疆和田运至北京再至扬州是很艰难的。据清代黎谦“瓮玉行”书中记述:“于田飞檄至京师,大车小车大小图,轴长三丈五尺咫,堑山守水湮泥涂。小乃百马力,次乃百十逾,就中瓮玉大{dy},千蹄万引行踌躇,日行五里七八里,四轮生角千人扶。”此外,还有“由冰而拽运辇至京师”的描述。这样的运载方法和艰难的程度及费工费时之惊人,在古往今来的运输史上是罕见的,这不能不说是和田玉及和田人对中国玉器的一大贡献。凡是研究中国玉文化历史的专家们,也不能忽视这一玉器史上辉煌篇章的。   历史有其惊人的相似之处,事隔二百多年后的今天,在现代的中国工艺美术博物馆内、珍藏着现代扬州玉器的四件大型作品,其原料又都是来自新疆,分布在新疆四个主要的玉石矿区。 白玉山子《大千佛国图》,原料系一块重944斤的新疆和田白玉山流水,堪称羊脂白玉。像这样的白度、质地、体积、重量的新疆和田白玉可以讲,历史上前所未有。1983年,国家轻工业部行文指令扬州制作出一件稀世珍品。当年五月,原料安全运抵扬州后,经过慎重研究,反复推敲,从几十件稿样中筛选,{zh1}定题“大千佛国图”。由工艺师钱磊、曹茂亭据以设计,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永顺领衔制作,历时8年时间,作品完成后高80厘米,宽80厘米,40厘米。刘海粟大师为作品题字《大干佛国图》。1990年被评为国家质量珍品金杯奖,同年运往北京,现收藏在中国工艺美术馆。   白玉《宝塔炉》,原料是新疆于田的优质白玉,呈粉皮青色。作品高86厘米、下部为稳重浑厚的三足元炉,上面是五层宝塔,层层镂空,每层塔门和窗扇式样互不雷同,塔顶部垂挂着八根共有128个细圈的玉链条,紧连在塔楼挺翘的飞檐上、翘角下是风铃,富有民族特色。1973年,全国{dy}次玉雕质量评比会在扬州召开,此作品被评为优秀作品,1985年被国家作为工艺美术珍品征集,收藏于中国工艺美术馆。   另外两件珍品一件是用新疆玛纳斯碧玉雕琢的玉山《聚珍图》,高120厘米,宽87厘米。重1500斤、作品将我国唐代的乐山大佛,大足大佛,北魏时期的山西云岗石窟和洛阳龙门大佛等石窟艺术融合在一块玉石上,赵朴初先生题词《妙聚他山》。1986年此作品被评为国家质量珍品金杯奖,同年被证集,现藏于中国工艺美术馆。   另一件是白玉《五塔》,原料取自新疆且末,高140厘米,宽130厘米,一塔为主,五塔相连,互相辉映,呼应—体。线条多而不乱,纹饰繁而不碎,浑厚中见玲珑,刚健中见圆润,可谓气魄宏大,精美壮观。作品于1986年被国家作为工艺美术珍品征集,收藏于中国工艺美术馆。

  溯源思今,扬州玉器与和田玉结下的不解之缘,是贯穿于中国玉器的发展史。特别是在当代,这种友谊与交往更为频繁,促进了两地经济的活跃和中国玉器事业的前进。特别值得一书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国务院把扬州与和田列为经济合作的友好姐妹城市,在两地领导的关心下,扬州玉器厂与和田地区工艺美术公司合作成立了“和田——扬州玉雕联营厂”(即现在和田玉雕厂的前身)。在各方面的重视下,工厂运转态势十分良好。1990年,xxx总书记亲自视察了这个厂,高度赞扬了扬州人到和田办厂,为促进和田地方特色工业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井欣然为工厂题词,留下{yj}的纪念。这是扬州人的骄傲,也是和田人的光荣。(摘编自:)

 

【原创】巧夺天工的扬州玉器(4)(组图)

《普度众生》        新疆和田子玉  25.5x16.5x9.5cm

 

【原创】巧夺天工的扬州玉器(4)(组图)

(局部1)

 

 

【原创】巧夺天工的扬州玉器(4)(组图)

(局部2)

 

 

【原创】巧夺天工的扬州玉器(4)(组图)

(局部3)

 

 

【原创】巧夺天工的扬州玉器(4)(组图)

(局部4)

 

【原创】巧夺天工的扬州玉器(4)(组图)

(局部5)

【原创】巧夺天工的扬州玉器(4)(组图)

(局部6)

 

 

【原创】巧夺天工的扬州玉器(4)(组图)

(局部7)

 

 

 

【原创】巧夺天工的扬州玉器(4)(组图)

(背面)

 

 

【原创】巧夺天工的扬州玉器(4)(组图)

(背面局部1)

 

 

 

【原创】巧夺天工的扬州玉器(4)(组图)

(背面局部2)

 

 

 

【原创】巧夺天工的扬州玉器(4)(组图)

(背面局部3)

(未完待续)

【相关阅读】:

【特别声明】:

(1)本图片由深圳摄影师郑武华拍摄,版权所有,请勿侵权!如有转载、摘引和使用本人作品之行为的,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2)由于拍摄现场条件所限,相片色彩与原件有出入,拍摄效果不太理想,请见谅!

(3)上述图片均为缩略图,如需要相关图片的原始文件或购买上述作品或有相关合作意向的,请与本人联系。本人联系方式:13902902152;13004308583(扬州);qq:474071092,e-mail:photo0152@126.com)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原创】巧夺天工的扬州玉器(4)(组图)_photo0152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