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绿色通道”不是一通百了

从今年三月十五日起,台胞消费者申诉和举报快速解决的“绿色通道”工作机制将率先在福建福州、厦门、漳州、泉州四地试行,七月一日起在全省范围内正式实施。(3月14日中新网)这对广大台胞来说,无疑是一桩大好事。

所谓“绿色通道”,也称“无申报”通道或“免验”通道,是指旅客携带无须向海关申报的物品或只出示申报单或有关单证后即可放行的通道。现泛指方便众人的服务。维权的“绿色通道”的功用应该是,接受举报,迅速受理,尽快解决。据介绍,台胞可以通过来人、来电、来信、互联网等各种途径向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进行申诉举报。对台胞来信或通过互联网申诉举报,各级工商部门应在收到申诉举报邮件或信息之日起二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

这些年来,不少部门都开辟了“绿色通道”,诸如举报“绿色通道”、扶贫“绿色通道”、就医“绿色通道”、上学“绿色通道”,等等,这些通道的开辟,不仅方便了群众,而且提高了办事效率,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应该充分肯定。但开辟“绿色通道”,不等于一通百通,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绿色通道”的关键是一个“通”字。大家都知道红灯停,绿灯行。如果有了“绿色通道”,却不能畅行无阻,等于亮起了红灯。老实说,消费者维权虽有《消法》等尚方宝剑,但维权谈何容易。据3月14日《通信信息报》披露,消费者的投诉热点正悄然生变。以往,服务业尤其是电信业是投诉热点,而据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zx}统计,2008年互联网投诉比2007年上升12.3%,其中质量上升9.1%,营销合同上升44.1%。而这些误入消费的投诉,往往陷入维权难的境地。究其原因,这不仅因为网络陷阱多样,一时难以识别,也表明相关政策还不够配套,有关互联网法律监管制度还不完善。虚拟世界维权难,其他领域的维权同样如此,特别是一些平头百姓的维权就更不容易。可见,维权光开辟一条“绿色通道”是远远不够的。

工商部门或消协向消费者开辟维权“绿色通道”,无疑是一项为民、利民的善举。但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由于自然力或人为因素,有道路不通的情况不是不存在。方便群众维权固然重要,要使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还须做到“四要”。一要尽心,忠于职守,努力为之。事业心就是一种道德品质,而事业心的要求就是一种道德的要求。责任是成功的基石。责任心强,“通道”通畅,否则,再好的通道也迟早会闭塞。二要主动,变被动受理为主动出击。今年中消协将挑战宾馆“中午12点退房”等商家所谓的潜规则,这就是一种积极维权的主动精神。侵权案例随时都能发生,不要非等到3.15再来发布。平时就要加强监管工作,敢于挑战商家的潜规则,一旦发现假冒伪劣商品及商家精心设计的陷阱,就要适时发布案例,提醒消费者注意,预防受骗上当。三要持久,坚持不懈。既然开辟了维权“绿色通道”,就要让其久通不阻,如果似通非通,抑或通通停停,甚至成了维权的“形象工程”,那除了说明忽悠消费者,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失职,还能说明什么呢?四要规范,严格依法办事,力求让消费者满意。舍此,再多再宽的“绿色通道”也没有用。

郑重声明:资讯 【维权“绿色通道”不是一通百了】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