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想——陈广育_巨野镇第二中学_百度空间

教学随想

巨野镇二中   陈广育

教学是教和学的统一,重在学而不在教。很多人都想创出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按此模式组织教学,不再劳心伤神,一劳永逸。其实这些人把教学看的太过简单了,想把教学固定化、模式化、样板化,这样做谈何创新,又怎么会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也很难做到因“材”施教。所以在教学改革中虽有各种各样的比较成功的模式,但始终没有固定的统一模式,这也正是原因所在吧。多年的教学经验也让我明白,这是不可能的。

在教学中我从不想去把自己的课堂模式化,只努力把自己的课堂风格化。因教材而定教学方法。在以往我曾有很多好象不切实际的教学设想,由于多方面原因,没有大胆去实施。前段时间到杜朗口参观学习,我深有体会。我对他们的所谓教学模式并不太感兴趣,但对其教学理念却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是不会去套用其先进的教学模式的,但让学生人人动起来、人人参与的人性化教学却是不得不学的。我自认为这才真正是其模式的成功之处。其课堂的组织实施、程序等虽仍有一些感觉中的不足,但在一定程度上把学生很好的调动了起来,基本上是人人参与,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回来之后,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专业知识上可以说是得心应手,没有什么大的困惑。在教学思想和教学基本功方面应该说也没有太大的问题,而{wy}不足的正在于课堂上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上。虽然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仍是收效甚微,很难使人人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对那些一点也不学的学困生就更不用说了。而学习兴趣才是{zh0}的老师。对于不学的学生来说,别说是我们一般的教育者,就是孔圣人再世恐怕也是无可奈何。所以我认为教学改革就是想办法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和快乐,唯有如此,学生才会对学习产生长期的兴趣而不再厌学,才会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就会更容易完成,学生的整体素质才会有效地提高。

基于以上考虑,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的尝试。主要就是想办法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人人成为学习的主人,人人参与,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课堂学习的重点放在学上,教师只是加以指导点拨,做课堂的组织者,也就是只发挥主导作用而不只是主讲者。例如在学习碱的时候,我提前布置了一下预习,要求学生如果你是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你怎样向大家介绍你自己?课上进行展示。不料在上课的时候,学生非常感兴趣,积极踊跃,还有一学生问:“能不能合作?”我很感意外,也很高兴地说:“当然可以了!”结果这个小组的学生表现非常好,以小品的形式把几种碱的性质和用途表达了出来,全班为其喝彩,兴趣高涨,学习知识的课堂欢乐一片。我想这样的课堂学生是喜欢的,效果也应该不会错吧,比起以往的讲解强调不知要好多少倍。这次的意个也让我产生了一点灵感,既然学生喜欢何不进一步尝试。结合教材特点,我又多次尝试,效果都不错。尤其是学习几种盐的时候,有学生竟还把苏打和小苏打设计成了姐妹。可想而知,学生在课上的展示,课外是下了功夫的,而且离不开合作,然而这些根本不用老师去督促,学生感兴趣,乐于去做。当然在这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培养了素质,更形成了学习化学的兴趣(比起一般课堂上激发的学习兴趣要长久的多),这些不正是我们课堂上所追求吗!

有了这次的经历,我更加树立了自己的观点,那就是教无定法,而又有法,课堂应该不拘一格,捕捉课堂灵感,让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小品、知识竞赛、实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讲解点拨等等因教材特点而定。甚至在教材的运用上也不一定要循章蹈节,教师应有灵活地主动权,在认真钻研领悟教材、课标的基础上,大胆灵活地运用,有机地整合,可以想象效果应是特别的好。没有人见过当年孔子是怎样讲学的,我自认为应该是一种“自然教学法”,学生自主学习应是主要形式,这和我们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学习主动性不正是同出一辙吗?所以要说有统一教学模式的话,那就是“灵感教学”,也就是“自然教学”模式。这也是我课堂教学改革追求的{zg}境界。

当然,我校目前的课堂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尤其是在学生和班级管理上的问题更是突出。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会解决的。



郑重声明:资讯 【教学随想——陈广育_巨野镇第二中学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