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花,白兰花
这些日子是上海这座凌厉漠然的城市最为迷离朦胧的时候。
梅雨季。 高温高湿,还有一直不停的雨,阳台上固执的不肯干透的衣服,地板上顽强泛起的湿气,每每遭遇此等情境,我们就苦中作乐的在实验室里感慨,啊呀,这下不怕培养箱坏掉了,这是大自然造就的霉菌培养{zj0}条件~~~哦耶!那些白花花黄蜡蜡红艳艳绿莹莹五彩斑斓的霉菌部落们正欢天喜地的生长繁衍发展壮大,一派欣欣向荣…… 好吧,上面扯远了,本来是想讲讲本地在这个时节{zj1}浪漫气质的剪影的,怎奈我对梅雨季节实在怨念颇深。。。。
回归正题,下次如果有导演想演绎一下上海的浪漫,千万不能错过在淅沥温柔的梅雨中萧然寂寞的卖花镜头。 梅雨季也是雷雨的集中造访时段,湿嗒嗒的一塌糊涂,自然没有杏花雨那种沾衣欲湿的羞涩纯洁, 她大刺刺的把你浇成落汤鸡,幸灾乐祸看着你慌不择路狼狈窜逃。然后在地铁口、车站旁,广场的一角,商厦的门口,甚至菜场的左近,不经意就闻到一种湿透饱满的暗香袭人,悄悄地,无声无息无孔不入,哪怕人群往来拥挤,也无法掩盖那种悠远妩媚的香味,散淡蔓延在下不完的雨水里。 如果你左右看一下,则必定会看到卖花人的身影。多半是个端坐着的老太太,一个板凳,一只竹篮,蒙盖一块洗得发白的蓝布,摆放着穿好成手环或挂饰样的白兰花和栀子花,白灵灵清透透。也会有间或的叫卖声响起,悠然的,不紧不慢,尾声会稍微的翘起,带着浓浓的沪语味,那是一种难以形容的韵致,“栀子花~~白兰花~~~” 你会在一霎那,不由自主感受一种时光倒流,如同三十年代弄堂里青灰的石库门,荫翳的天空,架满的电线杆,清脆或沙哑的叫卖声,然后某个亭子间老虎窗打开,钩子垂下一个放着零钱的蔑竹篮子,卖花人收下钱,把栀子花或白兰花放进去,篮子随即晃晃悠悠又被吊上去,消失在老虎窗背后。多么的上海意味,比世博会更有上海味道的城市生活。 好像又扯远了……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栀子花和白兰花逐渐消失的城市,只有某个特定的季节才会忽然发现,不经意的时候我们丢失了一种生活方式,那些悠然的不紧不慢的叫卖声,便注定只能在舞台上重现,假模假样的供人参观——好吧,至少我们还能参观到,总比上穷碧落下黄泉的找不到要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