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金瓶梅之蒜皮鸡毛_蜃楼_百度空间

端午节放假三天,上课用了{yt},想到可以在家休息两天,真是个心花怒放,这几日,总是觉得累,所以,早就对家人说,今年想过完节再包粽子。可午饭间女儿轻飘飘地一句问话,却打破了我的计划,她说:“什么时候包粽子?”

下午,黏米拿了回来,婆婆正坐在外面和伙伴们玩耍,一见我要包粽子,就利麻地回家来了,同伴一片挽留声:“你家媳妇会包粽子,人家也不用你,你回去得瑟什么?”

“妈,你玩吧,我一会儿就包好了。”我道,从心里不想婆婆插手,真的想自己一个人做点事,可是,婆婆的身手一向麻溜、快捷,也从来不会以我的意志为转移。

我刚刚拿出盆子,婆婆已经倒了多半袋米下去了,看婆婆收拾起那剩下的米,我不解地问:“就三斤米,还留它们干什么?都包了好了。”

“包那么多干什么?够吃就行了!”婆婆说。

我听了,心中不觉一堵。关于粽子,关于端午节,我是有结记的。

妈妈家没有人会包粽子,那时,奶奶教会我包粽子时就嘱咐说:“好好学吧,以后我不在了,好包给你爸妈吃。”所以,每年包粽子送给爸爸妈妈,成了我神圣,不可推却的职责。

虽然他们家早就吃上了粽子,但那不是我包的,没有奶奶的味道。妹妹老早就说:“爸爸嫌粽子不好吃呢!”我知道她的意思,可是,跟家里往娘家拿粽子,感觉极不舒畅,所以,不想包粽子,也是因为这点,不想婆婆插手,也是因为这一点——

婆婆一直知道妈妈不会包粽子,她为什么就从来不主动提出来呢?如果她说咱包点粽子给你爹妈呀?那我心中该多么高兴呀?可她从来考虑不到这一点。

心头不悦,便径直去烧水滚红豆。这边,婆婆想了想,把剩下的黏米也倒了盆里,她看着我往锅子里倒红豆,又指点上了:“少倒点!”

我终于不能忍耐,央求道:“妈,你出去玩牌吧,就这点粽子,我一个人就行了。”

婆婆像没有听见一般的。唉,我也知道叫她不得的,但,谁知道我心中的折磨?

“你倒出点开水,好好搓搓黏米!”婆婆指导我说。

我道:“已经洗干净了,开水搓,米中的营养不就流失了吗?”我听见自己在努力克制着语气:“现在都是精米了,不比原先的米糙。”

“米没有泡,开水搓搓不是能好熟点吗?”婆婆倒也和气。

“不差这一点……”虽然不知道有此一说,我还是坚持保全营养为原则。

我弯腰从厨子里拿出蒸锅,坐在灶上,这边婆婆从厦子里拿了只不用的电饭锅回来,一声不响地收起了蒸锅,把电饭锅摆在柜上了。

我道:“妈,电饭锅煮不开这么多粽子吧?去年不也是三斤米吗?也是蒸锅煮的,你忘了吗?”

婆婆并不睬我,只顾低头洗米,我又叫了一遍,我道:“妈,我说的话你听见了吗?你能不能听听我的话?能不能不这么固执?”

婆婆慢慢扭过头来望着我,眼中冰如秋水:“就这一次没有听你的话了呗?我问你几遍了包不包粽子,你都不说话,就这次你没有当家呗?”

“我早就说想过完节再包粽子,你真的就没有听见吗?你真的就听不见我说的话?”我问道,心说,当家?哈!是谁在当家?家在哪里呀?没有厌恨,只有疲倦,深深的疲倦。

“哎呀,你是当家人,家里的活都是你干的!”婆婆不回答我的问话,却抓住另个话题深入了。

“一家人,谁得手,谁就多干点,不干,别人也会干,哪里能计较那么清呢?”我默默地注视着婆婆,我知道她在说她干活了,她提醒我这一点,她让我感恩,这是我最害怕的。

我真的不能担负她的“活儿”,她一直以为是她在养活我们,就是因为她以为自己做活了,可是,知道吗?我是情愿她什么也不干的。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家里同样也不能容两个当家的女人,有她忙忙活活,常常让我感觉窒息,我做了活,她百般挑剔;不做,更是不对,可是,有她,我又能干什么呢?

“妈,你什么都插手,你想没想过你不在了,我们怎么办呢?你怎么不趁着还在,放手给我们呢?要是我们哪里做不好了,也有个问的人不是?”心头翻滚了无数个念头,张口却是这一句。

婆婆这一生很不容易,就是性格太要强了,真应了古人的话,心刚命不强,她也是大把年纪的人了,做活也会很累吧?我为什么还要用语言去博斗她呢?

再说,我不是一样的好胜、耍强,还太过敏感,我为什么就不能再容些她呢?为什么不能像以前那样似小鸟一般偎着她叫呢?

做不到了,我曾经那样的依偎着她,她却又是怎样对我的?旧的伤痕留在心里太深了,我最不能忘却的就是被人抛弃。

我既然都做不到,又改不了性格,凭什么却来要求婆婆改变?我们谁也没有力量超越,所以,如果不能欣赏对方,就试着去包容吧,哪怕这包容是插在我心头的尖刀,这几日心境平和,是因为读书的缘故,但心口的结块一直在痛,用手摸摸,自觉得长大了些,也在想,是不是平和是表象呢?只是自己在骗自己吧?

婆婆站在水池边回望着我,我默默地看着她,终于,婆婆一声不响走过来坐下包粽子了。

历史,个人的历史,社会的历史,家族的历史,等等,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流失,说流逝,只是我们美好的希望,它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地沉淀下去,这一点,不容被忽视。

今天读《美学新论》,其中有唯物辩证法,深受其意,赞一个,摘录如下:唯物辩证法包括三个方面:一、它是唯物的,它所尊重的是“物”,这个“物”,是客观的存在、事实和规律。

二、它是辨证的,它所尊重的是辨证的法则。1、任何事物都是对立面的统一,都是多方面的联系。2、任何事物都不是固定的,而是处于永远变化的状态之中。

三、它是历史的,它所尊重的是历史的积累。

说的极好!又,一连两天都在读《金瓶梅》,读至四十七回,感触:其书可与红有一比,称得上是伟世之作,都是大家之笔,非大家无法成书。但,读《红楼梦》,犹如聆听神曲——似在天上偷窥着人间的风流;读《金瓶梅》,却仿佛自身潜如井市一般——耳边一片鼓噪,眼前一片人影。

《金瓶梅》,写尽了人间的丑恶事,它描写的是财欲,肉欲,权欲,xxx的欲望,赤裸裸地占有欲,无限膨胀的贪心,使得人成了仅会行走、说话的“动物”——没有廉耻,没有伦理,没有道德……有的只是黑暗,一团漆黑,让人看不见一丝丝的光明。

潘金莲可谓是聪明的奇女子,但占有欲、淫欲心重,不可救;武大郎冤屈吗?不,他死于自己的贪心,可知天下没有白来的财宝;李瓶儿大度、贤惠了?非也,看看她是怎么对待前两任丈夫的吧?她的大度,是非常环境下的委屈求全而已;西门庆更是尽其肮脏丑恶之事。可怕的是这辈不学无术、沦丧道德之当权之父母,今皆有之。

这本书,读之让你眼前一片黑暗,仿佛置身于地狱中,但同时又会觉得书中的那些人物就生活在你我身边。

书中那些性的描写,我并没有什么感觉,那也是人性,无需大惊小怪,我只为我感觉到的人物的真实而悲叹!

——你无法把生活中的某个人,和书中的那个人物对号入座,但你却能真实地感受到他的影子就在你眼前漂浮,是他!是她?或者,就是我们自己吧?叹!

思考:书中有不少佛家弟子做佛事,如算命、卜卦、诵经、超度之事,其中隐藏着作者什么寓意?他的思想是什么?不知。



郑重声明:资讯 【端午节、金瓶梅之蒜皮鸡毛_蜃楼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